我的位置: 首页 > 原创 > 独家策划 > 正文

朗读者丨李承亮:致多年不见的老同学

微信截图_20191112204953.png


  这是李承亮离开上海的第七年。那年,他28岁,是一名意气风发的“上漂族”,却毅然选择背离城市繁华,回归家乡甘苦,成为大黑村远近有名的能干“年轻人”。如今,走过“七年之痒”,他早已从迷茫走向笃定。想起多年未见的老同学,他说“如果你来,带你看看我们贵州的美丽乡村。”



  “家是我最深的眷恋”


  李承亮今年35岁,体型偏瘦、皮肤黝黑,一身旧夹克、一双带泥的皮鞋,除了那一丝年轻人的朝气,很难再从他身上找到“大城市”的痕迹。


  “家是我最深的眷恋,小时候穷受过乡亲的帮助以后一定要还。”李承亮出生在安顺市西秀区刘官乡大黑村,曾是省级二类贫困村,全村没有一条水泥硬化路。小时候,虽然生活贫寒,但是乡亲们仍对他不吝帮助,这份家乡的恩情他始终铭记在心。直至后来他长大学业有成,走出了这片“黑土”,依旧念念不忘。


  他是喜热闹的。2008年大学毕业后,留在上海打拼的他,每年都会回到大黑村,帮助村里举办春节联欢活动。一来二去,那份想回家的心愈发蠢蠢欲动。2012年,在时任大黑村老支书的动员以及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号召下,他毅然辞掉工作,回到家乡,离开了他曾经为之奋斗的梦想,也离开了得意失落时把酒言欢的老同学。



  “七年之痒”


  那几年,李承亮是大黑村村民们闲话家常里的“常客”,城里的大学生回到了农村成了一件热闹的稀罕事。回到家乡,李承亮跟着老支书边学边做,从担任村主任助理、再到副主任,直至临危受命、扛起大黑村党支部书记的重任至今。


  “这份责任有多重呢?”这些年,看着老支书去世后村民主动捐款修建的纪念碑,他不断提醒自己,这是一份重担也是一份荣誉。


  热闹终将止于实干。2014年起,大黑村喊出了“敢向命运抗争,誓与时代同步”的口号,采取“一二三”步骤,围绕村级发展规划,科学理清发展思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推进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发掘历史文化,塑造文化乡村。李承亮组织了46户村民集资成立村集体合作社,发展种植了观光果园300亩、茶叶200亩、美国山核桃70亩、辣椒150亩、大棚草莓20亩、黑糯米20亩、优质红米40亩,招商组织大户种植中药材400亩,林下养殖蛋鸡3000羽等。改善人居环境、振兴产业经济、发展乡村旅游三措并举,如今大黑村农村人均纯收入已达到1万8千元左右,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出列。


李承亮与村民一起在蔬菜大棚里劳作


  “我们都要积极支持他的工作,只要农活不忙我们都会参加。”大黑村大黑组村民吴兴菊早早地赶到了在大黑村举办的“民宿厨艺”培训班现场。如今,这个有能力的年轻人成了大黑村村民的主心骨。


  “我更耐得住寂寞了”


  回到农村最不适应的是什么?间或夜晚,厨艺不精的李承亮也会怀念起城市点买卖的便捷生活,在与老同学的不时交谈中,他也会怀念起与朋友喝酒唱歌的休闲时候。但是,日子像水一样流过,在脱贫攻坚的繁忙进程中,李承亮逐渐习惯了起早贪黑、面朝黄土的日子。“我更耐得住寂寞了。”这是他对自己7年历练最朴素的告慰。


  如今的大黑村,青砖白墙、稻香鱼跃、垂柳依依、闲适宜人。


大黑村村貌


  “现在我们的生活不再是我到田里干一天就有一天收入的年代了,我们必须结合科技知识才能致富。”对于家乡未来的思考,李承亮从未停止过。他希望更多有知识、有社会责任感的年轻人愿意回到农村,将真心与热血付予农村的热土,报之以脱贫致富的“白昼”。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监制/陈海东 杨仪

  文/周璇

  视频/冯相清 刘义鹏

  海报设计/徐微

  责任编辑:杨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