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原创 > 正文

@在京贵州学子|来加入这个宝藏组织,为自己来自贵州骄傲

文/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庞博


微信截图_20190922092530.png


  9月21日,贵州研究生联谊会第八届迎新交流活动在北京理工大学举行。特邀了贵州省政府驻京办党组成员、副主任王心一,欧洲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孟杰,北京贵州企业商会副会长、文化企业家刘学文等嘉宾,以及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京津冀高校博士、硕士和大学生130多人,分享人生经历和学习经验,以社会引路人的身份给学子提出期望与建议。同时,通过招新宣讲、部门介绍,让更多的在京贵州优秀研究生了解、加入贵研会,为贵研会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W020190922305793705999.jpg


  贵州研究生联谊会是由贵州籍优秀研究生组成的高层次人才联谊组织,宗旨是“汇聚黔英.共谋发展”。在贵州省委组织部、省人民政府驻北京办事处的指导下,北京贵州商会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贵研会致力于打造成为四个重要的平台:贵州研究生、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之间的交流平台;贵州研究生情感支持、学业交流、信息分享的发展平台;贵州经济社会发展人才的整合储备平台;多彩贵州形象展示宣传平台。


W020190922305794040957.jpg


  贵研会第八届会长郑炜介绍,目前,贵研会已经辐射到武汉、西安、成都等全国各高校,对推进贵州研究生的交流和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系列活动已经举办60余场,吸引了近万名优秀的贵州籍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参与;建立了人才储备数据库,至今已经有300多名博士,3000多名硕士入库,为贵州社会各界发展提供人才支持的同时也成为多彩贵州的良好宣传平台。


W020190922305795093852.jpg

省政府驻京办党组成员、副主任王心一在签名墙上签名


W020190922305795905538.jpg

欧洲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孟杰为贵州学子分享求学经验


W020190922305796586275.jpg

北京贵州企业商会副会长、记者、作家、文化企业家刘学文在签名墙上签名


  在迎新交流活动上,省政府驻京办党组成员、副主任王心一表示,贵研会从2012年成立以来,一届又一届来自贵州的热血青年怀揣对家乡的热爱和对社会的奉献精神,以乡情为纽带,组织了许多公益活动,并积极参与协助“贵州文化旅游走进北京高校”“拥抱大数据时代——全国百名博士贵州行”等多项贵州省政府驻京办组织的大型活动,促进美国硅谷、北上广深的博士、专家和学者与家乡的联系,提高贵州知名度、影响力,助推贵州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王心一说,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龚自珍说过“欲知大道,必先为史”,中国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文化绚烂,贵州文化多元、多样、多彩,希望同学们从中吸取营养、涵养气质、获得力量;祝愿贵州学子在新的起点上,张开双臂拥抱新时代、放飞新梦想,厚德至善、笃学笃行,成为国家需要的栋梁之材。


  @贵州学子,大咖们想对你说:


  欧洲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孟杰:


  我经常问我的研究生,你们为什么来读研究生?如果你们的导师没有问,我希望能帮你把这堂课补上。


  习近平总书记说得好,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孟杰告诉大家,青春是用来学习的。人的硬件是父母给的,但软件是教师给的,你有机会去改变,所以在你选择老师的时候,也想一想,自己的志向是什么。


  过去我带的“70后”学生,说老师你要小心“80后”要来了,“80后”的学生告诉我,老师你更要小心“90后”来了,再过几年,“90后”的学生又会告诉我,“00后”要来了。其实,每一届的学生到来,我都会告诉他们,你们要志存高远,仰望天空,但也要脚踏实地,从细小的小事做起。如果你身边的同学遇到困难你却没有伸出援手,我无法相信你能对世界心怀善意;如果一条线一张图你都无法画好,我很难相信你能成就大业。


  同时,我也会告诉学生,你可以一辈子在犯错误,但不能总犯同一个错误。贵州人地处边远,但贵州人淳朴,这种淳朴代表着传统中华文化留下的礼仪与传统,所以我们做事情要有礼有节。


  最后,我要送给大家两句话,“横比同龄青年,纵比牛人当年。”当你们迎来人生将要承担的那一份责任的时候,就是你们闪光与发光的那天。


  北京贵州企业商会副会长、记者、作家、文化企业家刘学文:


  我到北京已经有几十年了,我的文化自信来自贵州。


  在贵州历史上有很多人值得我们敬佩,哲学家、军事家、思想家王阳明在贵州修文创立了心学,还有从贵州走出的张之洞、李端棻。


  近年来,贵州发展飞速,当我再提起贵州,人们都投来羡慕的目光。


  在新时期,在互联网领域一批年轻的贵州人正在崛起,比如知乎的创始人周源、马蜂窝的联合创始人陈罡,还有高德地图的创始人肖军,他们是新一代的榜样,我们应该给他们掌声。


  前段时间王志纲老师的一篇文章《日鼓鼓的贵州》在网络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和共鸣。这篇文章让我想起在中美关系上,有三个贵州人值得我们尊敬,他们分别是龙永图、戴炳国、任正非,他们是“日鼓鼓”精神的代表,他们的背后是我们大家,是3600万贵州人民。


  驯鹿旅行联合创始人兼COO、环球旅行家、摄影师陈嘉翔:


  我能认识大家是因为《贵州,人类的终极家园》这篇文章。我在世界各地旅行,为什么想起来要写一写家乡,是因为发现外界对贵州的认知度还很低,其实那些世界级的“网红”小镇并不如家乡的风景,虽然大学的时候还有同学开玩笑说贵州人是不是都要包头,但我认为这些“刻板印象”正是这个地域的可爱之处。      

                                                       

  以前我们都希望周围的人说自己的家乡有钱、富裕,好像很有面子,但现在更愿意听到家乡美丽、宜居,贵州现在至少满足后者,而前者我相信也已不远。


  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杜兰大学博士向田:


  人总是需要什么就应该努力去得到什么,而说到努力,第一种是兴趣驱动型的努力,这是一种积极的努力,这是最好的。而第二种的被环境迫型的,比如为了家人更好的生活。最后一类是任务完成型的努力,而这一种的努力是我不提倡的。(责任编辑:刘诗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