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先锋时评 > 正文

黔言︱从百年党史中汲取前进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 石培新


  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关键阵地,必须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大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赓续红色血脉,将伟大建党精神代代相传。


  汲取坚守理想的力量,坚定不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以做到“两个维护”擦亮高校政治底色


  坚守理想是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在党的领导下,一代代教育人矢志科教兴国和教育强国的理想,奋力推动教育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建设起了世界上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高等教育在学规模2020年达到了4183万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教育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创见的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回答了一系列方向性、全局性、战略性问题,作出了建设“双一流”等重大决策,开启了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的新征程。实践证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高等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最大的体制优势、最强的源生动力和最重要的宝贵经验。在新的征程上,高校要自觉忠诚核心、拥戴核心、维护核心。要心怀“国之大者”,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保证党的基本路线和教育方针政策在高校贯彻落实,让做到“两个维护”成为新时代高等教育的最大政治底色。


  汲取践行初心的力量,坚定不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以人民立场彰显高校办学本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站稳人民立场,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党的性质宗旨在教育领域的集中体现,承载着教育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1949年的0.26%提高到2020年的54.4%,高等教育普及程度堪称世界奇迹,极大解决了人民群众“有学上”的问题,越来越多的山里孩子进入了心仪的大学,亿万人民通过受教育实现了完善自身、改变命运、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高校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站稳教育的人民立场,把“人民满意”作为衡量办学的最高标准和价值导向。要秉持“优质公平”的思想,健全高等教育公平保障体系,让受教育者享有均等的受教育权利、受教育机会和优质教育资源,以更多教育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要坚持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头等大事,坚持“以本为本”“四个回归”,全面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大力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不断提升人民的教育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彰显高校的办学本色。


  汲取担当使命的力量,坚定不移坚持立德树人,以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检验高校办学成色


  勇担使命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鲜明特征。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教育方针始终坚持德育为先,培养了一代又一代扎根人民、奉献祖国的青年英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高校要从赢得青年、赢得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切实增强培养时代新人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不懈抓好“四史教育”,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把稳时代新人培养之舵。要始终坚持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立德树人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铸就时代新人培养之魂。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打造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一流教师队伍,夯实时代新人培养之基。以培养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检验高校的办学成色。


  汲取改革创新的力量,坚定不移深入推进教育综合改革,以扎根中国大地凸显高校办学特色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一招。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一百年的中国共产党高等教育实践史,就是一百年中国共产党的高等教育改革史与发展史。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持续推进了高校院系调整、招生考试、教育教学等全方位改革,先后实施“211工程”“985工程”和“双一流”建设计划,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改革发展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急速缩小了与世界教育强国的差距,极大提振了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勇气和信心。新的征程上,高校要走在教育改革前列,加快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学校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建立完善的科学评价体系,加快推进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要增强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的自信,从中国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和现实国情中汲取智慧,构建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要加快推进科技创新评价体系改革,大力激发各类人才活力,凝聚人才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开展原创性、系统性、引领性研究,加快弄通“卡脖子”技术的基础理论和技术原理,引领科技自立自强,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高校的智慧和力量。


  (作者为贵州师范学院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