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市州县新闻>遵义>仁怀市 > 正文

凝心聚力铲穷根——仁怀改革开放四十年扶贫工作缩影


文 当代贵州融媒体记者 王静 

    改革开放40年,也是乡村蝶变的40年。早在1945年,“消除贫困”就被写入《联合国宪章》,各国人民迈开了与贫困作斗争的步伐。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拂来,以润物细无声的姿态让乡村悄然改变。2015年,脱贫攻坚战役的打响,则以狂风暴雨之势,洗礼着乡村发展,催动着乡村化茧成蝶。仁怀也坚持将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和要务,扎实推进各项工作,让60个贫困村发生了巨变。 

    扶贫产业  让群众腰包更鼓

    多年以来,仁怀工业发展强劲有力,然而“地无三尺平,人均只有八分地”的客观条件却限制了仁怀传统农业的发展,城乡收入差距明显成为了仁怀最突出的矛盾之一。这样的情况在长岗镇蔺田村更为显著。

微信图片_20181206104102_meitu_1.jpg


    因黑灰色的山石遍布山间,蔺田被人们称为“石头村”。这里山高坡陡,水源匮乏,土地贫瘠,人均耕地面积少,恶劣的生态让依靠单一农业为生的村民们穷困不堪。就在四年前,蔺田还是一个人均收入不足4000元,村集体经济不足5万元的省级三类贫困村。而到2017年,长岗镇蔺田村人均收入已经达到1万元,村集体经济达到25万元,顺利实现了脱贫出列。

    这些成绩的取得少不了产业扶贫的功劳。蔺田村依托特色资源,围绕绿水青山优势,大做“产业扶贫”文章,通过古银杏群、射箭体验场等景点打造,走出一条集旅游观光、生态体验、避暑度假等于一体的“大旅游+大扶贫”新路子。同时,大力发展黄金梨等经果林,种出了一片片脱贫致富的“摇钱树”。中华蜂等养殖产业也让群众尝到甜头。

    73岁的老党员杨存喜是蔺田村脱贫致富的有力见证者。“以前在蔺田村,出门就是一脚泥,喝水都难以保障,年轻人大都外出打工了,不愿意在家过苦日子。”杨存喜说,蔺田已经不再是那个“要想变富有,除非卖石头”的落后村了。如今的蔺田已然是金黄银杏引客来,带动产业促增收,土墙青瓦变洋房,水泥大道通屋后的美丽新农村。

    不只是蔺田,如今产业扶贫的号角已经吹遍了酒都大地,在全市基本形成了“1+4”产业扶贫发展格局,让18349户66360名贫困群众得到真真切切的实惠。

 

    夯实党建  让战斗堡垒更坚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如果脱贫攻坚战是一列疾驰的火车,那么农村基层党组织则是引领脱贫攻坚的“火车头”,其战斗力的强弱直接决定脱贫成效。因此,仁怀在脱贫攻坚战场上不断夯实党建扶贫基础,让战斗堡垒更牢固。

微信图片_20181206104116_meitu_2.jpg


    2010年以来,仁怀强力推进“党员创业带富工程”,不仅有力助推了经济社会发展,而且引起了全省关注,在全省推广实施。

    2015年,仁怀树立鲜明的党建工作导向,实施“典型引领”行动和“双创双带”行动,加强村级阵地规范化建设,不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促进效益转化,彰显“市场效应”。

    2016年,仁怀出台了《关于深入推进“党建+”行动的实施意见》,构建以党建为引领、统筹推进各项工作的“党建+”新机制,其中一项就是“党建+精准扶贫”计划。

    2017年,仁怀注重发展农村党员工作,把522名优秀农村党员纳入村“两委”后备干部培养,确保村级党组织后继有人,为决战脱贫攻坚打造“永不走的工作队”。

    2018年,仁怀按照“一任务两要点三清单”要求,实施组织强村、群团联村、产业富村、部门助村、先锋带村“五大行动”,为脱贫攻坚提供了坚强组织保障和人力支持。

    随着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不断加固,全市60个贫困村党支部旗帜更加飘扬。党员干部们坚持用脚步丈量脱贫攻坚之路,以满腔的真情问需于民。他们走进千家万户,踏遍千山万水,在脱贫攻坚路上留上了或深或浅的足迹,镌刻一首首动人的诗篇。他们保持践诺之心不变,发挥着酒都先锋指明灯作用,点亮了贫困乡村的万家灯火。

 

    补齐短扳  让美丽乡村更靓

    改革开放之初,三合镇的村民们有一个共同的心愿——“有一条像样的路”。“那时候,乡亲们要想挑柴担粮到市中心去卖,只得靠一根扁担两条腿,一步一步沿着杂草丛生、乱石垒垒的小路向前迈。”三合镇71岁老人张德刚回忆起往事,感慨万千。“从1998年开始,政府提出了修建村村通公路,大家都欣喜若狂,茶余饭后围在一起便聊这件事!”他说。

微信图片_20181206104131_meitu_3.jpg


    在改革开放40年间,三合镇那个共同的心愿早已经实现,甚至得到更大的满足。在2015年底全市174个行政村(居)就实现了“村村通油(水泥)路、通客运”,村、组、寨道路全硬化,基本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完善、安全畅通、干支结合、四通八达的道路交通网络。如今“村村通”、“组组通”公路建设正在大刀阔斧的推进中,将致富路修到了家门前,为乡村农产品出山再添助力。

    在交通先行的基础之上,仁怀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狠抓农村群众到户基建补短板工作,推出了安全饮水工程、危房改造、农村三改等举措,保障群众饮水和用电安全,提升农村人口基本生活条件和质量,改善了农村综合环境。

    同时,仁怀市紧抓机遇,深挖乡村旅游资源,规范完善和精心包装乡村旅游产品,走出了一条“旅游+扶贫”的以旅助农、以旅促农、以旅富农扶贫新路径。通过打造坛厂神采八卦园、苍龙草木年华、茅台正觉山水涧等一批乡村旅游景点,加大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了乡村旅游环境,改变了农民就业结构,实现农民增收。

    走进酒都大地,瓜果飘香高粱红,红墙掩映绿黛间,水泥大道通村组,乡村旅游促增收,群众们安居乐业忙致富,争先恐后奔小康,处处呈现出环境优美、村容整洁、生态协调、乡风文明的崭新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