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市州县新闻>遵义 > 正文

遵义3人入围1月“中国好人榜”

  阚南忠辅导申晓燕学习

  杨万玉给爷爷喂饭

  谭显发在“龙井”旁打扫卫生

  新年伊始,传来好消息:由中央文明办主办、中国文明网承办的2020年度“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网络点赞评议活动已正式拉开帷幕。


  据了解,2020年1月份“中国好人榜”名单中,遵义共有3人入围,他们分别是:遵义市务川都濡街道中心学校党支部书记阚南忠,桐梓县九坝镇槐子村村民杨万玉(女),汇川区板桥镇板桥村黄泥堡人谭显发。


  即日起,广大网友可进入中国文明网页面进行网络评议。投票时间截止到1月31日。


  让我们为这些遵义好人中的杰出代表,投上宝贵一票。


  1


  承诺如山 撑起“一个人的学校”


  阚南忠,男,55岁,贵州省遵义市务川自治县都濡街道中心学校党支部书记。


  一位老师、一位学生、一间10平方米的教室、一面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两年前,阚南忠自己出资2万多元,在务川沙坝村申家堡组为患有小儿麻痹症的学生申晓燕建立了一个“袖珍学校”。 他的感人事迹,曾被中央电视台专题报道过。


  这对师生之间的缘分还得从两年前说起。当年,阚南忠在开展“一对一”帮扶走访过程中,结识了患有小儿麻痹症和侏儒症的申晓燕。当时,晓燕的姐姐也是阚南忠的学生。傍晚时分,他准备带晓燕姐姐回学校时,申晓燕看到后,扶着凳子一步一步挪过来,紧紧抱住姐姐的小腿,哭喊着说:“我要和姐姐去上学!”


  这一幕深深触动了阚南忠。“晓燕,下次来,我一定让你也能上学。” 这句承诺,在阚南忠心里埋下了一粒种子。


  如何实现这个特殊孩子读书的愿望呢?阚南忠决定,为她盖一所“一个人的学校”。


  2018年5月,阚南忠将申晓燕家房屋侧面的旧房改造成一所10来平方米大小的“学校”。动工、修建,加上购买教具、桌椅……他自掏腰包花了两万多元。


  2018年9月1日,学校举行了第一场升旗仪式,标志着这所只有1名学生的学校正式开学。此后,每个周末,无论刮风下雨,还是天寒地冻,阚南忠都会驾车穿过蜿蜒崎岖的山路,为申晓燕上课,帮助她实现“求学梦”。


  “为了帮助她了解外面的世界,我还帮她申请了个微信号,经常把县里学校的校园生活分享给她。”此外,阚南忠还送她一台学习机,平时用来辅导她学习,也希望通过学习机教给她更多知识、认识更多的事物。


  据了解,通过一年多的学习,申晓燕现在不仅能够认识所有的拼音,而且一年级的语文数学大部分作业都能正确完成,还有了自己的兴趣爱好:画画和写毛笔字。更让阚南忠欣慰的是,以前看到陌生人,申晓燕总是害羞低头,问一个问题要问几次,她才会说一两个字回应。如今晓燕不再那么自卑,与人面对面说话时,微笑时时洋溢在脸上。


  2


  30年如一日,孝顺孙媳照顾爷爷


  杨万玉,女,48岁,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九坝镇槐子村村民。


  每到中午时分,走进桐梓县九坝镇槐子村村民杨万玉家,总能看到温馨一幕:杨万玉正悉心喂爷爷令狐荣会吃饭,“慢慢吃,不着急。”由于老人吞咽比较慢,杨万玉喂一口就轻拍一下他的后背,再用纸巾轻轻地擦去老人嘴角的油渍。


  30年来,杨万玉一直精心照顾爷爷,没有半句怨言,她用最朴实的行动诠释了最美的孝道,在最平凡的家庭演绎着最感人的故事。


  1989年,杨万玉嫁到令狐家后,由于丈夫要外出打工挣钱,杨万玉便揽下了照顾爷爷令狐荣会的重任。2018年9月,年老体衰的爷爷摔倒在地,此后只能卧病在床,生活无法自理。为了便于照顾爷爷的生活起居,杨万玉成了他的“专业护理员”。


  杨万玉把爷爷的床搬到客厅,而自己的床就是客厅里那张一米六长的凉椅,因为凉椅太窄,睡觉时都不敢翻身。


  “有时候丈夫和孩子们回来,就让我回房间睡觉,让他们照顾老人。但每次都被我拒绝了。”杨万玉边整理着爷爷的衣领边说:“因为只有我最清楚爷爷什么时候需要什么,怕其他人照顾不好。”


  这些年来,杨万玉从没出过远门,很少走村串户,连去镇上赶集都是几个月去一次,家里的日用品经常都是请邻居捎带。偶尔去一次,买好东西后就匆匆往回赶。


  外人眼中的杨万玉是一个坚强乐观的人,但其实累的时候她也悄悄流过眼泪。


  因为患有骨质增生和风湿疾病,杨万玉的右腿已经有点弯曲变形,走路时常一瘸一拐,但她却从不抱怨,即使睡在窄窄的凉板上,也任劳任怨。


  “没有孙媳妇,我活不到今天。”谈起孙媳妇对自己的照顾,令狐荣会的眼角闪烁着泪光。


  “只要爷爷在,这就是幸福。”杨万玉总是笑着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要给孩子们树立好的榜样。”


  3


  父子接力,数十载护“龙井”


  谭显发,男,65岁,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板桥镇板桥村黄泥堡人。


  寒风刺骨,雨声淅沥。一大早,家住汇川区板桥镇板桥村黄泥堡村民组的谭显发仍旧和往常一样,拿着扫帚、水桶、抹布走出家门。


  走到被村民们称为“龙井”的水井旁,谭显发熟练地开始清扫落叶。过往村民见到谭显发,都会热情地招呼他,道一声辛苦。


  “干了几十年了,没什么辛苦,能为村里做点事我很乐意。等我哪天干不动了,再让年轻人接着干。”65岁的谭显发笑着说。


  谭显发护井的“接力棒”是从父亲谭文相手中接过来的。


  上世纪60年代,谭显发的父亲谭文相带领全家从交通落后的板桥村黄泥堡组半山腰迁至现居住地,转眼已五十载。


  “听父亲说,以前黄泥堡缺水,村民喝水难,需要步行几公里到邻村挑水。若遇天干,还要到更远的地方挑水。”回忆往昔,谭显发感触颇深。为解决饮水困难,上世纪60年代初,谭显发的父亲谭文相与同村几名村民组成“找水小分队”在黄泥堡四处寻找水源,几经波折,终于在“龙井”这个地方找到水源,修建水井。


  修好“龙井”后,谭文相当起了“守井人”,只要发现有人在井里洗手、洗衣服,就会站出来劝导,义务打扫、修葺等工作也被谭文相一家承担下来。父亲去世后,守护“龙井”成为儿子谭显发心中最重要的事情。


  2001年,村里家家户户用上了自来水,谭显发一家的护井工作仍然没有停止。将守护井水之事定为家庭应尽之责,带领全家无偿对水井进行打扫、修葺,自愿承担起保护水井的公共职责。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谭显发主动将自家土地捐出,在水井边上修建了“感恩亭”,让水井周边环境更加靓丽整洁。


  “周边不少村寨,水井就是因为没有人用、没有人管,就脏了、枯了。这口‘龙井’是发挥过大作用的,我决不能让它在我家门口荒废了。”在谭显发看来,这口井是党的好政策、村民的好意愿、父辈的好家风等因素的集中体现,守护“龙井”就是守护全村几代人的“初心”。


  “‘吃水不忘挖井人’, 现在政策好了,生活富裕了,我们家能做的一定会尽力去做,继续守护好这口水井。”谭显发语气坚定地对记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