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市州县新闻>遵义 > 正文

周树心:耄耋童心书春秋

  扫一扫,更多精彩在其中

  本报记者 刘伊霜

  “我不是书法家,只是一个一辈子好好学写字的人。”今年87岁高龄的“贵州文化老人”周树心谦逊地说道。一枚他亲手书刻的“耄耋童心”印章,诠释着他在白首之年的美好向往。

  周树心,笔名杏邨,遵义人,出生于1932年,以精湛的书法篆刻技艺闻名,现为贵州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翻开《遵义美术馆开馆展暨伟大转折——全国红色美术作品文献集》,该书收入了周树心老先生创作的篆体字“变通”,笔力遒劲厚重、恢宏大气,使人难以想象作者是一位经历数次手术、须髯花白的老人。

  “书法,就是规规矩矩地把每一个汉字写正确,所以叫‘法’。”这是周树心对书法的理解。他认为,要真正懂书法,就必须长期“泡”在优秀传统文化中。这种对文字的敬畏感来自于他的家庭影响——七八岁时,周树心就在父辈的熏陶下习得一手好字。他的父亲为四个儿子分别取名“树常、树怀、树良、树心”,连起来为“常怀良心”,这四个字,深深影响了周树心的性格命运。他说:写字和做人一样,要规矩认真,明辨对错。

  周树心热爱书法的态度,甚至在常人看来有些“太过较真儿”。他曾和中国书法家协会原主席沈鹏为一个字的写法在电话中争论了两小时之久,辩到最后,两位老人互相赠言“一字之师”“从善如流”,相对隔空一笑。

  或许就是这种认真,成就了周树心精湛的技艺。在他的作品中,篆、隶、行、草信手拈来,钟鼎、甲骨尤为擅长,篆刻自成风格,曾得篆刻大师沙孟海的赞赏。其个人简历入选《中国当代书画家大辞典》《当代篆刻家大辞典》等辞典,书、印作品曾在全国首届印社篆刻展、“国际艺术博览会(天津)”“全国著名作家、诗人、书法家、画家作品联展”和中央美术馆展出,并到英、美、日、韩等国家展览。

  周树心的人生经历颇具传奇色彩。1949年,他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编入文工队;1951年,他参加抗美援朝战争,辞别家乡时,带上一支笔、一把刻刀与他共赴战场,并在著名的上甘岭战役中和战友荣立集体三等功。上世纪六十年代,周树心曾拉板车、背砂石,每天干完活,就马不停蹄地跑去图书馆借阅古典文学书籍。尽管一生充满了坎坷、曲折,但他从未丢下书法、篆刻,甚至把它们当作自己的精神慰藉。

  1985年,周树心借调到遵义地区老年大学任书法篆刻教师,参与筹建了遵义印社,推动了遵义篆刻艺术发展。

  2003年,古稀之年的周树心出版了《天香篆——杏村书印集》,这册书印集以不同书体、不同章法,书刻了关于100种花卉的古诗词;2010年,周树心历时10余年,精心准备、修订、手书的《辨篆歌》(元·应在著)出版;2013年,周树心出版的《杏邨印话》辑入“贵州省文化老人丛书·书画类第一辑”……

  耄耋之年,他仍在那些一撇一捺的汉字中守望着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