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市州县新闻>遵义 > 正文

故乡的“幸福桥”

  文|宋世宽

  故乡的“幸福桥”,据父亲讲建于1958年,那时他才十岁左右,有时跟着大人们一起做些力所能及的活……桥建后取名为“幸福桥”,还在桥头立了一块碑做纪念(由于年久,碑在我儿时的记忆里就残缺,现已无法查找),那时仅是一座过人的木桥,后来在我记忆里的这座木桥中间有个桥墩,桥身高还不到四米,宽不到三米呢。

 

  连着小桥的这条乡间路,成了附近好几个村(那时叫大队)的村民赶鸭溪的交通要道。那时,它还连通了堰坎村南面即遵义县与金沙县的交界处,这个交界处就是底水河(好像是乌江的最上游),这条公路直通江边,只是快到江边的那段路面更为凹凸不平、坑坑洼洼且路面也越来越窄。

 

  七十年代中期,随着人流量的不断增加,以及安全等问题,当时堰坎大队的村民出工在底坝生产队搬运水泥板(那时,底坝在五十年代修建的兵工厂后来因种种原因报废,那里有许多可用的钢筋水泥板)来换掉了木桥。第二次建桥后,才开始有各种车辆通行。

 

  不久,土地下户,村里的煤窑如雨后春笋般多了起来,一时间,整个山村沸腾了,每天上百辆车来往穿行此桥,最有特色的是那长长的马车队,有时好几十辆车排一起如长龙在山间盘旋。那时,远一点的马车时常天还没亮从其它地方赶来煤厂。


微信图片_20190219123612.jpg

 

  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刚从贫困的大集体时代过来的人们,干劲十足,都想如何凭着自己的劳动脱贫攻富,好些人干起了挖煤或人力车拉煤卖,经济稍好一点的用马车运。这座桥,每天承受了数不清的车辆来往运行,附近的村民一天赶马车有跑两趟的。那时,故乡的煤窑可火了,村里的煤矿工人工资在当时所有的“工种”中是比较高的,有力气的人都争着上煤窑,尽管是“高危”职业,但穷怕了的村民加之又无其它门路只好干这种体力活了,所以,村里劳动力稍好的几乎都围绕着“煤”就业。

 

  整个八十年代,我住的堰坎村是远近闻名以煤业为产业的山村,那时,桥梁对这个产业来说至关重要,由于车辆多,加之桥窄,车过桥时,人不敢从桥上过,更不用说“错车”了,由于桥没设栏杆,时常出现人或车掉下河里,所幸没造成一例死亡的重大事故。


微信图片_20190219123626.jpg

 

  后来,大概是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小桥已经不适应或无法承受大量的车流了,加之安全隐患,鸭溪镇政府重新建桥,此次把整座桥身抬高与公路两边平坦处一样高,也就是说,原来两边过桥都要下坡(事故往往是从路坡直冲下桥)现在把桥的高度抬高到与两边公路等同来减少危险。此次重建,是完全重新设计的“石拱桥”,桥两边有石栏杆,两头均有小桥墩,桥墩上写着“幸福桥”三字,整座桥设计很美观,大方。

 

  “幸福桥”,给当地百姓的生活带来了诸多的方便,同时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幸福桥,”它见证了一个地方的发展以及国家的发展,更见证了地方百姓因此而感受到诸多生活实惠的变化。

 

  如今,故乡的人们已经摆脱了八九十年代的困境了,幸福桥的一次次变迁与修建,给家乡人民带来了福音,幸福就在桥上。


  作者简介:

  宋世宽:贵州遵义人,别名浩然,宗智居士,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贵州省作家协会会员,遵义市书协副秘书长。曾任贵州省广播电视大学遵义县电大、遵义市职高书法教师等,书法作品入选中国书协主办的全国“八届中青展、四届新人展、三届楹联展、三届教师展、首届青年展等等,并获1998年中国文联中国书协主办的兰亭奖牡丹杯“全国奖”(注:现“兰亭奖”前身)、2006年获中国文联等单位主办的第三届中国(天津)民间艺术博览会书法“金奖”、同年获贵州省政府文艺等,作品入其它全国性展览和获奖二十次以上,被多家博物馆收藏,出版有《宋世宽书管子名言》、《毛泽东论齐-宋世宽书法作品集》等,有多篇文章在《书法报》、《书法导报》刊物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