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市州县新闻>铜仁>玉屏县 > 正文

玉屏:网格化管理让搬迁群众安居乐业

  • 作者:代文爽 谭金梅 覃嵩松 李平
  • 编辑:韦一茜
  • 来源:当代先锋网
  • 发布时间:2019-08-12 10:26:05

  “不漏一户、不落一人,从老人到小孩,家家户户都有社区网格员点对点服务,如今的移民新区,早已成为了温馨和谐的大家庭。”说起移民安置点的新面貌,玉屏自治县平溪街道康华社区党支部书记杨有能满脸笑容。


4.webp.jpg

  㵲阳新区移民安置点一角


  2018年11月30日,康华社区成立。一间办公室,一个会议室,一个办事服务大厅,总面积不超过170平方米。之前,杨有能是平溪街道办事处的一名副科级干部,来到社区担任支部书记以后,他与其余13名干部职工一起,每天忙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为双桥、沪昆、康华、㵲阳四个移民安置点的群众服务。

  “14个干部职工,面对727户2851人的搬迁群众,如果不实行网格化管理,分片包干,细化任务,责任到人,工作效率必然会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平溪街道党工委委员、组织委员张欣说。


5.webp.jpg


  今年三月,康华社区网格化管理正式启动。

  “倾听是诀窍,引导是关键,落实最重要,做好搬迁群众的服务工作,将心比心就好。”谈及网格化管理服务工作,杨有能变得健谈起来。起初,搬迁群众从世代居住的地方搬迁过来,难免会产生一种离群索居的情愫。让他们融入新环境,积极引导和贴心服务尤为重要。


6.webp.jpg


  一个安置点一个大网格,一户群众一个小网格,成百上千的群众构成的网格点,就是网格员每天游走的“网络世界”。搬迁群众来自全县八个乡(镇、街道),人员构成复杂,生活中难免有些磕磕碰碰。车辆随意停放,卫生环境较差,群众偶尔有些抱怨……面对一堆棘手的难题,杨有能没有气馁,他带领社区党员干部,带着无微不至的关心、一心为民的贴心、恪尽职守的真心,与群众打成一片。



  搬迁群众老姚刚开始总喜欢在微信群里抱怨日常琐事,对安置点生活没有信心,还煽动部分搬迁群众。见此情景,杨有能多次来到老姚家,坐下来跟他耐心讲解政策,算经济账:“县政府在县城最好的地段之一,给你们修建安置新房,车站、学校、医院就在社区,大人上班近,小孩上学也很方便,若不是赶上好政策,这样一套房子至少也要30多万呢。”多次沟通后,老姚再也没有在微信群里抱怨过。


9.webp.jpg

  暑期班里志愿者们正在辅导孩子们学习


  每个网格点上,都有党员代表和群众代表,他们充当社区干部职工和搬迁群众的纽带。33岁的搬迁群众殷家治,极具亲和力和号召力,作为一名党员,他是沪昆安置点的群众代表。“我本身就是地地道道的农村人,跟群众打交道,自然有着天然的优势。”殷家治笑着说。


10.webp.jpg

  暑假班课堂上孩子们正在认真地学习


  “群众的事就是自己的事,群众的事就是大事。”部分搬迁群众文化水平低,社区就用流动大喇叭在新区播报宣传政策;群众从楼上乱搭电线给电动车充电,社区就合理设置充电桩;车辆没有固定停靠的地方,社区就划定专门的停车位,同时还搭建了雨棚;公共环境卫生差,社区干部职工就利用“党员活动日”,组织群众一起义务清扫垃圾;“四点半课堂”,很好地弥补了小孩放学但父母还未下班的空档……邻里有矛盾,巾帼志愿者第一时间登门调解。一言一行动真情,一点一滴献真心。


11.webp.jpg

  正在充电桩上充电的电瓶车

12.webp.jpg

  整齐停放的车辆


  前不久,一场雨过后,新区下水道堵塞,搬迁群众刘俊瑞二话不说,逐家逐户去敲门,号召单元楼群众一起清理下水道。要知道,刘俊瑞当初可是出了名的“刺头”,爱抱怨,不喜欢搭理社区干部。“人心都是肉长的嘛,社区干部一直都把我们当家人来对待,凡事替我们着想,处处关心我们,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也算是我们搬迁群众对社区干部的一点心意吧。”一边说话一边用手摸脑袋,刘俊瑞显得有些腼腆。


13.webp.jpg


  如今,走进康华社区,映入眼帘的是一幅祥和美丽的画卷。大人们在家门口的微工厂做活,孩子们在社区的学校就近入学,老人们在新区的广场拉家常,大家聊聊过往,谈谈现在,畅想未来,一片谈笑风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