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市州县新闻>铜仁>沿河县 > 正文

沿河:党建引领聚力量 干群一心战脱贫

  党建引领聚力量  干群一心战脱贫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抓基层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综述

 

  近年来,沿河自治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紧扣新时代党建工作要求,围绕中央、省委、市委有关工作安排部署,全面统筹推进思想政治建设、基层党建、干部人才等重点工作,进一步凝聚打赢深度贫困的智慧和力量,整体提升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质量,切实把组织优势转化为助推脱贫攻坚优势。2018年,全县2.7万人实现脱贫,78个贫困村实现出列,贫困发生率下降到7.41%。


2沿河自治县举办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培训班3.16.JPG

培训会现场


  筑牢思想根基  着力提振攻坚精神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沿河自治县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把党性教育摆在突出位置,坚定不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学懂弄通做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把稳思想之舵、锤炼鲜明党性,进一步提振打赢深度贫困精气神。

  在学习研讨中坚定信念。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县委政府班子带头深入联系乡镇、贫困村讲党课、过党日,组织各党员干部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广泛开展学习研讨活动,坚持把思想教育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首要任务,推进学习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形成常态、发挥长效,严肃政治生活质量评估体系,坚持以“两学一做”“三会一课”“党员活动日”等,大力弘扬“滴水穿石”“弱鸟先飞”“把心贴近群众”“一棒接着一棒干”等好思想好作风,推动各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学在深处、做在实处,努力为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从中汲取打赢深度贫困、全面同步小康的智慧和力量。

  在广泛宣讲中解疑释惑。各党员干部以开展“下乡宣讲”活动、开办“新时代讲习所”为契机,深入宣讲习近平总书记对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指示和在贵州省代表团讨论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党和国家的扶贫政策、群众身边的脱贫致富典型等,让群众明白谁来扶、扶什么、怎么扶,切实改变“等靠要”等落后思想,逐步增强内生动力。同时,400多党组织、250个驻村工作队紧密结合工作实际,通过乡村夜话会、院坝会、脱贫攻坚夜校等载体,讲先进事迹、学方针政策、话发展、谈感恩,在深学深悟中全面加强党员干部思想教育,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全面提升团结带领群众攻坚克难、决战决胜深度贫困的信心。

  在加强培训中提高能力。紧紧围绕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需要,沿河自治县立足党员干部不同岗位职责,设置不同培训内容,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方式,统筹抓好脱贫攻坚一线干部分级分批进行精准培训。在县内培训中,将产业革命“八要素”“五步工作法”“四场硬仗”“一任务两要点三清单”等纳入培训内容,坚持以案例进行教学、现场模拟、经验交流为主,重点突出实战培训。全年组织村第一书记、驻村干部、深度贫困村党组织书记进行2次集中轮训,分批对449个村(居委会、社区)村支书、主任、监督委员会主任进行1次集中培训;抢抓张家港对口帮扶良好机遇,以“百千万”工程为载体,全年举办培训班6期356人次,乡镇间对口帮扶交流学习230人次,选派35名干部赴张家港挂职锻炼;组织全县贫困村党组织书记或主任分别到都江堰、贵阳、松桃等先进村考察学习实现全覆盖,进一步增强了致富带富能力。

  在大数据中线上线下学。积极推行“微信圈、微课堂、微党课”学习法,让党员线上线下参与,促使学习方式从灌输式转变为互动式,推动基层党建传统优势与大数据融合,积极运用“铜仁组工”微信平台“每日一学”学习签到,以及利用“铜仁智慧党建一体化平台”组织各级党组织集中召开党员大会、三会一课、党员活动日等。同时,组织和督促业务部门、乡镇(街道)集中收看学习“新时代学习大讲堂”时代前沿专题讲座和业务知识专题讲座70余期,学习覆盖3万余人次,积极在全县营造好学上进的浓厚氛围,推动了全县大兴学习之风。


  突出党建引领  全面建强攻坚堡垒


  富不富看支部,强不强看“头羊”。沿河自治县属武陵山区集中贫困区,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贫困面大、程度深。打赢深度贫困,必须坚持以建强基层组织为重点,以攻克深度贫困为目标,深化“民心党建”工程,全面建强攻坚堡垒。

  建强村党组织根基。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沿河自治县扎实推进强基固本三年攻坚行动,深化“民心党建”工程,紧扣提升基层组织整体,着力发挥基层组织政治功能,整顿转化42个后进村党组织,结合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和党员信仰宗教排查整治工作,对2114名村支“两委”干部背景进行审查,清理20名前科劣迹村干部。480名致富能手、94名专业合作社组织负责人被选为村党支部书记或村委员会主任,储备858名村级后备干部,新培育致富带头人82名,发展新党员398人,培养积极分子1573名,切实优化了村级党组织整体队伍结构,提升了村班子的带富力,为稳步推进集体经济发展、加快脱贫攻坚奠定了坚实的组织保障。

  搭建村级服务平台。推进支部标准化建设,全面完成贫困村“五小”工程建设,为56个村级活动场所制作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宣传牌,新建、维修或者改扩建村级活动阵地166个,进一步提升村级议事办公、服务群众的功能。同时,大力推行“民心党建+‘三社’融合促‘三变’+春晖社”农村综合改革,组建160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恢复4个基层供销社,组建1个股金服务社总社和24个分社,积极服务脱贫攻坚工作。

  着力探索创新带动。积极探索党建工作方法创新,大力实施“民心党建+X”创新乡村治理,在一口刀村推行“民心党建+易地扶贫搬迁+‘春晖社’”模式,在白果等村推行“产业党建四带工作法”,在沙子坡等村推行“党员区块责任链”等模式,取得了较好成效,成了全县各级党组织学习的标杆。同时,狠抓民心党建示范点创建工作,集中各类资源、整合各种力量,高质量高标准创建了中界镇孙家村等7个农村、司法局等5个机关、沿河四中等2个学校、花花桥社区等3个社区、金盾保安公司等2个非公企业、乌投司等2个国有企业党建示范点,带动全县党建工作水平提升。

  加强各领域党建工作。着力加强农村、机关、学校、医院、国有企业等领域党建工作,深入开展机关党建“灯下黑”整顿工作,加强党组织标准化建设;成立县委教育工委,完成教育系统党组织隶属关系划转工作;对全县公立医院党的建设情况进行分析研判和指导,设立县医院党委;围绕“十项重点任务”深化国企党建,组建4家国有企业党组织;加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强化“三量”管理,非公企业党组织组建率达80%、社会组织党组织组建率达100%;深入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地党建工作,完成13个安置地党组织组建工作,高标准建成官舟野漆根、和平联桥安置地服务中心,并在官舟野漆根安置地建成全市首个安置地智能平安社区,安排了20个公益岗位作为楼栋长,实现了规范化管理。

  抓实党建工作督导。认真落实党建工作书记为“第一责任人”职责,开展了乡镇(街道)党(工)委、县直机关党支部书记、村党支部书记抓党建述职考核评议会等工作,实行了党建工作季度排名考核,推行了党建项目清单管理制度,实行了县委组织部班子成员分片联系和组工干部定点跟踪指导乡镇(街道)党建工作,从县直部门抽调12名干部,组建4个党建工作督导组,对全县党(工)委、党支部党建工作进行常态化巡回督促指导,切实提高了全县各级党组织抓党建工作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着力重心下移  凝聚各方攻坚合力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没有农村的小康,就不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沿河始终把农村作为打赢深度贫困的“主战场”,突出工作重心下移,坚持人往基层走、钱往基层投、资源往基层倾斜,凝聚扶真贫、真扶贫的合力。

  驻村蹲点扶真贫。干部下在基层、干在一线。推动形成领导干部蹲点调研、部门联村解决难题、干部入户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精心选派1260多名肯干、愿干、实干的党员干部担任250个贫困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蹲点帮扶;选派50名熟悉“三农”工作、善于做群众工作、业务能力强的科级干部担任50个深度贫困村党组织书记,带领群众脱贫奔小康。健全“6543”结对帮扶机制,县级领导分别联系1至2个贫困村、结对帮扶6户;明确全县118个单位、5000多名机关党员干部包保贫困户,实现贫困村、贫困户结对帮扶全覆盖,各帮扶干部结合每周五“集中帮扶日”制度,进村入户走访群众,与群众交心谈心,为困难群众解决实际难题。

  结对共建促发展。250多个贫困村结对帮扶单位围绕“春风行动”“夏秋攻势”“冬季充电”、产业革命“八要素”“五步工作法”“三个三”工作原则和“76554”工作方法等要求,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组织就业培训、加强技术指导等,全面助推村级发展。同时,积极深入开展“同心战贫困·赤子报春晖”“同心战贫困·千企帮千村”等活动,成立85个“春晖社”,建立7个春晖产业扶贫基地和11个春晖黔归人才创业示范基地,并号召25家企业结对帮扶31个贫困村,全力开展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强化东西部扶贫协作,实行市县、乡镇、村村、村企、园区“五位一体”全覆盖结对帮扶,共同推动项目、技术、资金等要素向脱贫一线集聚,连接了张沿两地深情厚谊,有力地助推了脱贫攻坚。

  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坚持把扶贫与扶志、扶智有机结合起来,把激发群众内生动力贯穿于脱贫攻坚始终,既送温暖,又送志气、送信心、送技能,教育引导贫困群众树立自强不息、诚实守信、脱贫光荣的思想观念和感恩意识,激发群众脱贫内生动力,为脱贫攻坚增添新动力,切实打消困难群众“等、靠、要”思想。同时,充分发挥媒体作用,开展“脱贫攻坚,因为有你”“深度贫困村党支部书记风采”“驻村家书”等系列主题宣传报道活动,在宣传他们扶真贫、真扶贫的感人事迹的同时,引导贫困群众树立谋发展、想发展的信心和信念,着力推动贫困群众转变思维方式,破除陈旧的思想观念,不断增强自身发展动力。


  坚持严管厚爱  迸发干部攻坚激情


  事业兴衰,唯在用人;用人之要,重在导向。近年来,沿河自治县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紧扣党管干部原则,落实好干部标准,坚持把脱贫攻坚一线作为培养锻炼和选拔使用干部的主阵地,着力把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选好用好,切实把新时代选人用人导向牢固树立起来。

  提振基层干部精气神。紧扣打赢深度贫困、同步小康工作需要,坚持在脱贫攻坚一线考察识别干部,采取提拔一批、储备一批、培训一批、教育一批、表扬一批,在征求纪检监察、统战、扶贫、环保、统计等单位的意见的基础上,发现、储备341名优秀年轻干部。全年提拔和重用干部112名,其中脱贫攻坚一线干部87名,占总数的77.6%;在乡镇机关事业单位招考中,拿出部分职位面向极贫乡镇和深度贫困村村干部定向招考,9名优秀村干部被招录到乡镇公务员和事业岗位上;面向优秀村第一书记、驻村干部、村干部招录11名公务员;从基层遴选23人到县直部门工作;推荐获得全省脱贫攻坚表彰优秀党组织书记4人、共产党员8人、优秀第一书记3人,先进基层组织7个,进一步激励了脱贫攻坚一线干部工作的积极性。

  落实干部保障待遇。建立村干部报酬增长机制,村干部报酬人均提高500元,现人均达到2300元/月,进一步提振基层干部干事创业激情;全面建立脱贫攻坚一线干部经济保障机制,从“党内关怀基金库”出资46.95万元为939名脱贫攻坚一线干部统一购买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对2300名脱贫攻坚一线干部进行了体检;落实了每个驻村工作组每年1万元驻村工作经费和交通补助。

  从严监督抓管理。推行干部”一调二挂三召回”日常管理模式,全面推行“六个一”驻村管理模式,有力地促进了第一书记、驻村干部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履职尽责。全年开展“两委一队三个人”2次分析研判,并开展了驻村工作交叉督查、半年述职评议、年终考核等工作。同时,对乡镇和县直相关部门领导班子运行情况及优秀干部进行了专项调研和全面综合分析研判,对班子运转情况及干部“不担当不作为”问题进行调研备案。全年分别对17名干部进行了提醒谈话,诫勉谈话10人,批评教育5人,书面检查1人;发现乡科级以下干部问题线索64人,诫勉谈话21人,批评教育39人、通报4人。


  注重引育管用  吸纳人才攻坚力量


  打赢脱贫攻坚战,需要广大基层党员干部齐心协力、奋发有为。沿河注重集聚各方人才力量,关怀关爱脱贫攻坚一线人才,最大限度调动各方人才干事创业、敢于担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建立人才保障机制。栽下梧桐树,自有凤凰来。为来沿服务的高层次人才以及对口帮扶城市张家港市人才等建成50套人才公寓投入使用;设立1000万“人才发展基金”,用于人才引进、培养、激励;拿出50万元用于发放高层次人才、县管专家的补贴、正高级职称人才的安家补助和工作津贴。同时,推行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评定改革,调整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不同等级的结构,增加了高等级岗位,让更多基层技术人才有了晋升空间,激活了专业技术人才的工作热情。今年来全县引进紧缺人才108人,其中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10人。

  着力人才技术培训。依托帮扶城市张家港的人才和技术优势,全县选派200多名各类专业技术人才、192名贫困村致富带头人赴张家港开展短期培训和观摩学习。同时,积极争取张家港市82名教师、医生、农业专家到贫困乡镇、贫困村挂职帮扶、对口支援,在一些高难点技术攻关上填补了沿河技术空白,壮大了产业,拓宽了增收渠道。

  产业链上集聚人才。积极推进"农业专家精准服务脱贫攻坚"工作,根据全县250个贫困村主导产业情况,统筹省市选派的13名科技特派员、4名科技副职和本县203名农技人才,分类建立7大产业扶贫技术专家库,全部匹配到250贫困村,确保每个贫困村至少有一名专家服务,尤其对贫困程度较深、发展多个产业的贫困村还同时配备多名专家,为在产业链上聚人才服务、群众增收致富奠定了技术基础。同时,通过选派专家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手把手、面对面学的方式,全面提升基层干部实际操作能力。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工作基础在基层,力量源泉也在基层。2018年,全县党建工作得到进一步提升,组织工作活力得到进一步迸发,积极总结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亮点、提炼经验与做法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理论文章及新闻信息80余篇,向上级媒体推送党建信息发表800余篇,在全县营造了浓厚工作氛围,激励和促进了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始终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带领广大群众坚决打赢深度贫困,加快建设生态优百姓富实力强的新时代美丽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