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市州县新闻>铜仁>沿河县 > 正文

沿河自治县爱华村来了个“孙同志”

   说到孙同志,爱华村群众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一提到他,大家似乎打开了话匣子,你一言我一语地说开了。“这个孙同志啊,刚来的时候白白净净的,一看就是坐办公室的,我们大伙儿都以为他吃不了农村这个苦,就是来做做样子、走走过场,没想到这一干还干出了名堂”、“孙同志呀,确实是个好同志,帮我们做了好多好事”、“我是老党员冉从朗,今年已有八十多岁了,孙同志了解我生活困难加上老伴又有残疾行动不便这个情况后,立马掏了一百块钱给我,还让我以后有什么困难都找他,这么好的同志,我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群众口中的“孙同志”就是中共铜仁市委宣传部派驻沿河自治县板场镇爱华村的驻村工作组组长孙贵峰。孙贵峰出生农村、长在农村,怀揣热爱农村、服务农村的初心和决心,2017年年初,向单位领导递交了到基层驻村帮扶的申请。同年4月,受组织派遣, 他正式到爱华村担任驻村工作组组长,从此开始了他的驻村生活。


入户调查.JPG

入户了解家庭详细情


  真心融入,提升群众信任度


  告别了妻子和仅1岁的女儿,孙贵峰只身前往几百公里之外的贫困村。从市直机关到偏远的贫困村,不仅仅是工作地点的改变,还有工作方式完全不同,面临的环境和条件也变得异常艰苦。初来时群众的不信任和一些完全超出想象的困难猝不及防地摆在面前,孙贵峰真正感受到了驻村工作之难。面对这些,他只有咬牙坚持着,他知道自己选择的路再难也要走下去,没有农村工作经验,那就一切从零开始。他召集村干部、组长、知名人士召开座谈会,与大家交心谈心,了解本村发展的基本情况,听取大家关于做好本村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在对爱华村情况有了宏观的认知后,孙贵峰就开始了入户走访。一户户地走、一家家地访,他深入村寨了解各家各户的经济状况、生产生活条件和存在的困难等。不出一个月,他就遍访了该村建档立卡贫困户95户199人,迅速熟悉了村情、社情和民意,还以组为单位绘制民情地图。他的所作所为,群众也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慢慢地开始接受他、认可他。
  渐渐地,群众和孙贵峰热络了起来,孙贵峰把群众当亲人,群众谁也不把他当外人。每逢赶集天,田贵阳都会叫他去家里吃饭:“孙同志,我买了些菜,去我家里吃晚饭吧?”住在村委会后面的冉腊英,常常站在自家门前高声喊道:“孙同志,我刚从地里摘了新鲜蔬菜,给你送一点下来吧?”已年近七旬的田贵学,不顾自己身体不便,颤巍巍地走到村委会,只为给他送去一把还带着泥的香葱……还有他联系帮扶的贫困户曾昭英,今年已经92岁高龄,每次孙贵峰上门看她,都会拉着他的手说些感谢的话。今年中秋节前,老人家有些感冒,孙贵峰给老人家提了一盒月饼,叮嘱她一定要按时吃药,她激动地说:“孙同志你实在是太谦虚(热心)了,还从来没有谁对我这么好呢,你真是我们的贴心人”。
  群众的信任和认可,让孙贵峰很感动,他觉得再苦再累都值得。今年8月4日,他得知四组丁家坡孤儿田艳与其爷爷奶奶同住的房屋突然倒塌,他立即叫上村干部赶赴现场查看。到达现场后,他得知没有人员伤亡,一颗悬着的心才落下。不过,田艳一家损失惨重,原有木屋已完全倒塌,所有的家具、衣物等全部被埋在了废墟里。他与村干部、群众商议,解决了受灾群众一家临时吃住问题。之后,拍照留存,打听保险赔付具体流程,为其申请保险赔偿。同时他还向镇领导汇报现场情况,向民政部门请求帮忙解决困难,为他们申请了救济粮六包、棉被四床等等,并亲自将物资送给田艳一家。两位老人眼眶悬着泪花激动着说:"太感谢你们了,没有你们的帮助,我们这一家老小真不晓得怎么开交……
  在村里,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都被孙贵峰一笔一笔、密密麻麻地记在了驻村工作日志上:高阡后山水池的维修工作还没启动;村委会和文化广场的建设资金缺口尚未找齐;村里的太阳能路灯还没有安装到位;苦竹顶至孟家湾的产业路还没有立项;高阡冉霞珍身患重病,为了赚钱养活一家人,丈夫常年在外,自己行动不便如何照顾两个孩子?孤儿田译佺正一天天长大,唯一依靠的奶奶也在慢慢老去,她以后的路要怎么走……这些困难如鲠在喉,有时因此还失眠,他太想要帮助群众想办法解决这些难题,也正在逐步地解决这些问题。


 到帮扶对象家中了解家庭情况.jpg

入户了解家庭详细情


  用心实干,增强群众获得感


  爱华村作为板场镇2018年拟出列村之一,孙贵峰格外重视,他知道这是一场“短兵相接”“刺刀见红”的攻坚战,必须打赢。他深知想要打赢,并不简单,必须得有打持久战、攻坚战的准备,必须充分做好吃苦的准备,群众要脱贫,干部就得先脱皮。
  按照“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要求,孙贵峰坚持因地制宜发展产业,与村干部一起,结合“退耕还林”政策,实施油茶种植项目800余亩。协调村里的产业发展大户,由党支部牵头协调流转贫困群众的撂荒土地,依托中央扶贫资金25万,以村集体名义入股发展花椒产业400余亩,项目覆盖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发展产业,贫困群众不仅能够得到土地租金,就近务工还能获得劳务费,每年年底按投资总额的8%实施保底分红。对此,群众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孙贵峰知道因村里网络不好,给一些群众与外出务工亲人联系带来了很大不便,他下定决心一定要解决好这个问题。他与包村干部一起,无数次电信部门协调,经过努力终于为村委会和部分建档立卡贫困户安装了宽带入户,结束了爱华村不通网络的历史,为群众生产生活来带了极大的便利。
  由于村级活动场所年久失修,现在已不能够满足现在的办公需要。经过努力争取到重建活动场所立项后,孙贵峰多次召集村"两委"成员、党员、村民组组长、群众等共同商量重建相关事宜,最终形成了统一意见。从最初的办公楼和综合文化广场规划选址、用地矛盾协调、到建设方案选定、再到争取资金和项目支持,无不凝结着他的辛苦和努力。
  面对村级资金匹配少、村级基础设施欠缺等一系列问题,孙贵峰非常重视,也很担忧。他深深地意识到,争取上级部门帮扶也是驻村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打赢攻坚战的重要手段。他开玩笑地告诉笔者,驻村一年多来脸皮着实厚了不少。在他积极努力对接、汇报和协调下,成功地向市委宣传部申请帮助解决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传统美德、新时代农民讲习所等文化墙规划建设经费10万元、争取到村级产业项目发展经费20万元,成功地向县政府申请帮助协调实施了900平米文化广场建设项目,成功地向县委组织部申请帮助解决了建设经费2万元,成功地向县委宣传部申请帮助解决村支两委的办公相关配套设施,等等。


看望重病群众.JPG

看望重病群众


  一心驻村,亏欠妻子和女儿


  说到村里的情况,孙贵峰兴致高昂、意气风发。说到家人,他感觉对他们亏欠太多了。他告诉笔者,有一次他顺利为村里争取到了900平米文化广场硬化项目,心里高兴极了,在回村的路上,迫不及待想将好消息与妻子分享,电话一拨通,却得知女儿的病情越发严重了,心里很不是滋味,感觉对不起她们。孙贵峰告诉笔者,他的女儿有几次半夜高烧39度多,他的妻子深夜独自一人打车带女儿上川硐到市人民医院检查、治疗。特别是今年9月27日,妻子告诉他女儿连续高烧两天了、口腔和咽喉疱疹让她吃不下饭甚至喝不了水,妻子在电话里都哭了。说到这些,孙贵峰声音有些低沉、眼神也有些暗淡,顿了顿又继续说道,他觉得对妻子和女儿确实有太多的亏欠。当初他的父母为了供他和妹妹上学,在他八岁的时候就双双外出打工了,几乎2到3年才回一次家,他和妹妹成了新中国第一代留守儿童。现如今,年幼的女儿也过起了半留守式的生活。由于陪伴的时间太少,女儿对他都感到陌生。女儿生病时不能陪伴和妻子生活的不易,每次想到这些,孙贵峰心里感到莫名的心酸!
  其实,孙贵峰又何尝不想时时陪在家人身边呢?做女儿的大树和妻子的港湾。不过笔者依然清晰地记得,去岁在征求驻村干部是否愿意继续驻村时,他给的答案是肯定而坚决的。因为村里还有群众没有脱贫,还有许多困难群众需要帮助,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去处理,村里需要他。因为他告诉自己,只要还有群众没有脱贫,他就不会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