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市州县新闻>铜仁>沿河县 > 正文

沿河:扶贫有心 干群有情

  近年来,沿河自治县各党员领导干部倾真情用真心对口帮扶联系村,重点在结对帮扶、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等方面鼓足劲、出实招力拔贫困“穷根”,营造了脱贫攻坚路上干群一家亲的浓厚氛围,逐步走上了一条贫困山区精准脱贫的路子。


  真情“手拉手”暖民心
  自启动部门帮村助推脱贫攻坚工作以来,各部门精心选派了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党员干部到帮扶联系村担任驻村干部,长期定点开展帮扶工作。在选派驻村干部的基础上,抽取单位得力干将组成帮扶工作队,到帮扶村与贫困户“手拉手”结成“联亲”。帮扶干部时常利用工作之余,轮流到贫困村开展帮扶工作。


IMG_7086.JPG

陈洪泉在辅导作业


  “陈爷爷,这是我今天写的作业,您看看。”夹石镇堰田村一个读二年级的孩子拿着自己写的作业本,跑到县社保局下派到该村第一书记陈洪泉面前,希望得到他的肯定和鼓励。
  由于村里年轻人外出务工,他们不得不选择将孩子丢给家里年迈的老人看管,而大多老人文化低,有的甚至没有上过一天学,孩子的作业没人辅导。于是,陈洪泉就在工作之余担起了这些山村留守娃娃的“辅导老师”。
  同样,时常悉心照顾村里留守老人也是陈洪泉最平常的工作之一,他每年还自费为困难群众投入几千元钱购买生活用品、日用品。平时,还一起和村民下地劳作,帮助清扫牛棚、挑粪、喂猪喂鸡等。
  “扶贫干部应该带着感情,用心去做好扶贫工作,把困难群众的冷暖挂在心头,群众会懂得感激的。”陈洪泉如是说。
  如今,在各乡镇的田间地头、村民家中,处处是基层党组织和驻村帮扶工作队忙碌的身影。大家走村入户为贫困户解难题、出实招,干群齐心协力摆脱贫困的场面随处可见。
  聚帮扶力量发扬“大爱”精神,不仅需要干部与群众之间实打实的别样“亲情”,对此,1200多名驻村干部、5000多名党员干部与2万余户贫困群众形成“一对一”帮扶,实现了贫困群众全覆盖。他们通过这座桥梁纽带,和群众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密切了干群关系。


  真功“聚合力”促发展
  扶贫之路,任重道远。各驻村工作队将继续坚持以“精”为目标,以“准”为起点,凝聚了各方攻坚合力,通过多方式的协调对接,争取了更多的项目、资金投入到帮扶村,切实为帮扶村完善了基础设施建设,美化了人居环境,改善了生活条件。
  炎炎烈日,真情无阻。在塘坝镇石化村、凤凰村、后坪乡楠木村三村脱贫攻坚战场上,活跃着一群朴实勤劳、勇于担当的人。这便是县安监局精心选派的扶贫干将,他们用勤劳和智慧带领着大山里老百姓脱贫致富。
  近日,在石化村投资兴业的东升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捐赠价值近30万元的砂石、水泥,为10个村民组235户入户路进行硬化。为抢抓工期,让村民早日脱离“晴天一声灰雨天一身泥”的困境,石化村驻村工作组顶着烈日,与群众投工投劳,一起对村入户路进行硬化。
  “绝不让一户贫困户在小康路上掉队!”这是沿河驻村工作队的铿锵誓言。工作组进驻后,迅速开展入户走访调研工作,全面掌握各村发展现状,重点围绕“产业发展缺基础、项目启动缺资金、贫困农户缺技能”三大症结展开脱贫攻坚工作。
  安监局通过大力争取和实施扶贫项目,石化村、凤凰村、楠木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已初步形成了路相连、水相通、产业兴的格局,受益群众达3700余人,让贫困户看得到希望、使得出劲头、享得到实惠,为群众脱贫致富夯实了基础。
  近年来,各级帮扶部门纷纷通过争取项目、资金,完成了村委会改造、通村公路硬化、农电改造、村容村貌美化、新村建设、捐资助学……惠及10万余贫困群众。基础夯实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步伐迈得更加稳健有力了。


  真心“出实招”谋出路
  为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的问题,120多个帮扶部门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发动社会力量,为贫困村整体出列献计出力,引导和支持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依靠自己的双手开创着美好的幸福生活。
  走进淇滩镇檬子村,一排排错落有致的2层以上的现代板房分列在干净整洁的柏油马路两旁,屋檐下,村民们坐在一起闲聊,孩子们在一旁嬉戏玩耍……一幅清新美丽的新农村画卷尽收眼底。
  山多沟深,土地分散,产业发展严重滞后,是淇滩镇檬子村给人的第一印象。该村离镇政府3公里,目前仍有贫困户69户213人,是沿河自治县深度贫困村之一。
  檬子村是县离退局帮扶联系村。该局领导干部面对这个难题,没有退缩和放弃,而是砥砺前行,千方百计与相关部门对接,积极争取到一些富民项目落户该村,让老百姓得到真正实惠。
  帮扶就需要真抓实干。离退局积极对接相关部门,硬化了通组路和新修建了5公里产业路,实现产业发展到那里,路就通到那里,确保了产业发展出效益和今年整村如期出列。
  脱贫致富,增收是关键,发展产业是基础。对此,该局紧扣村情实际,倾真情、出真招、扶真贫,引进贵州乌江生态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以土地流转和"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与贫困群众建立利益连接机制,发展黄帝柑100亩、青钱柳500亩、白芨200亩、花椒200亩,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有分红和务工收入。
  该村在县离退局的帮扶下,基础设施全面夯实、村容村貌明显改善,群众安居乐业,生产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处处呈现一派文明、整洁、和谐、富裕的新农村新气象。
  如今,在各乡镇脱贫攻坚主战场上,一个个规模宏大的产业基地、一排排错落有致的农村新居、一条条通畅的农村公路、一张张信心满满的淳朴笑脸……在各帮扶部门的倾情帮扶下无不印证着脱贫攻坚一线可喜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