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市州县新闻>铜仁>松桃苗族自治县 > 正文

不负青山“金银来”

  • 作者:胡小林 王小婷
  • 编辑:王小婷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9-06-11 11:54:21

 

  文|胡小林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王小婷


  6月11日,记者来到松桃自治县迓驾镇青山村,田间的白皮柚树好软籽石榴树随风摇曳,绿意盎然,树下是村民套种的南瓜。

  “村民思想观念更新快,懂得在守中变,在变中进。我们依托本村土地资源、区位优势,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生态产业,既守住了青山,又换得金银来。”村支部书记莫长江说,青山村在2012年以来,转变发展观念,深深根植“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做实做强扶贫产业,助推乡村振兴。

  青山村在“变”和“守”中发展,变的是农业产业的发展方式,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农村的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守的是那份与人为善的淳朴,那份自力更生的勤劳,那份奋勇向前的闯劲。

  党建引领 打造黔湘渝边区“后花园”

  青山村地处黔湘渝两省一市结合部,距离镇政府2公里,全村行政面积3.3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800亩,辖7个村民组378户1788人,其中贫困户66户287人,目前未脱贫户16户50人。

  “能完成蝶变,根本在于村选优配强领导班子、建强基层党组织、完善阵地建设,充分发挥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村脱贫攻坚指挥部指挥长李致衡说。

  2014年,青山村支两委在与百姓共同商讨后,决定到湖南、重庆等经济发达省市学习新农村产业发展模式,通过发展产业,增强村集体经济,带领百姓致富。

  好运常随勤奋客,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多方的学习借鉴后,莫长江等村干部决定先发展蛋鸡养殖,成立了贵州松桃富民蛋鸡养殖专业合作社。在专业技术的指导、精细全面的管理、订单销售的保障下,该村的蛋鸡养殖项目取得了巨大成功,并延伸发展了松桃苗家人生物有机肥加工厂。

  “以前村里不少人发展了产业,但都很少赚,主要还是没有坚强的组织作为保障。”蛋鸡养殖大户龙国武说,没有村党支部这根主心骨和定盘星,想要成功发展产业很难。

  “我家一年的土地流转费和劳务费就有1.3万元。”贫困户王征维说,自己和妻子张银兰一年做的务工和流转的土地费,给家里减轻了不少的经济压力。

  近年来,青山村以党建引领脱贫攻坚工作,以实施党员创业带富工程为载体,采取“支部+合作社+农户”“支部+公司+农户”“支部+基地+农户”发展模式,紧扣产业发展“八要素”,按照“全产业链发展、全要素链融合、全责任链压实”的产业思路,先后发展了蛋鸡、有机肥加工、白皮柚、南瓜、石榴、鱼塘等产业,辐射带动全村和周边村寨2500人次贫困群众增收,成为黔湘渝边区农产品供应的“后花园”。

青山村白皮柚套种南瓜.jpg

 

  激发内力 鼓起群众钱袋子

  “这里上完了,就去推包谷。”6月2日,在贵州松桃富民蛋鸡养殖基地,龙秀珍正在忙着搬运蛋鸡箱。

  “我已经做了差不多两年半,一天60元,挺好的,也不怎么累,要感谢莫支书他们给了我来这上班的机会,增加了家庭经济收入。”谈起自己在蛋鸡基地上班,今年65岁的龙秀珍满脸笑容。

  在贵州松桃富民蛋鸡养殖基地,像龙秀珍这样的贫困群众,还有8个,每月1800元——2100元的工资。

  村里发展了蛋鸡养殖业后,村民龙国武也在村党支部的帮助下,于2016年9月建起了养殖场,每年出栏蛋鸡上万羽,年收入可实现50万元,不仅自己成功创业致富,还带动村里5名贫困群众就业增收。

  “我们按照‘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发展蛋鸡养殖,贫困户占60%的利益分红,覆盖全村贫困户66户287人,仅去年的纯收入就达800多万元,实现贫困群众户均分红2000元以上,发放劳务费40余万元,促进了百姓增收。”莫长江说。

  今年,青山村引导农户积极参与土地流转,完成土地流转2400余亩。通过土地流转,村民实现了稳收土地流转金、劳务收入金、产业分红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增收。同时,依托村专业合作社平台,贫困户66户287人通过劳务投入、资源入股等形式入股村集体经济,每年可分红5000余元。

  “我们不仅让群众实现‘三金’收入,还组建了集建筑、运输、劳务为一体的专业队伍,村民们根据自身的技能特长自愿加入合作社,成为下属专业市场员工,促进增收,鼓起群众口袋子。”村主任阳广杰说。

  多元发展 助推产业转型升级

  “我们主要是销往湖南花垣、重庆秀山和本县,每箱190元,这一车110箱,能有20900元收入。”村里发展的蛋鸡产业带来的效益,莫长江打心眼里开心。

  高效发展,绿色循环。为了解决好鸡粪堆积问题,该村深入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以农业生态持续优化为目标,积极发展生态循环产业。

  为最大化解决蛋鸡养殖基地的鸡粪堆积问题,青山村成立了松桃苗家人生物有机肥有限公司,新建了一个万吨有机肥加工厂,加工厂采用人工辅助氧发酵处理鸡粪的方式,腐熟完成后即可作为初加工有机肥出售,使蛋鸡养殖基地的鸡粪变废为宝,既解决鸡粪对环境造成污染的问题,又实现了健康循环发展。

  “我去年8月来的,基本上每个月能有1800元的收入。”走进有机肥加工厂,贫困户姚海林和两名工人正在拌料、打包。姚海林说,虽然自己的眼睛带有残疾,但在村干部的帮助下,能在村里的工厂上班,感到很满足。

  据了解,加工厂的有机肥销往秀山、花垣和本县各产业基地,所获收益全部作为村集体经济,用于发展产业、民生福祉、村建设等项目,不断强大村集体经济。从去年8月运行以来,已经有10万余元的经济收入。“不负青山之名,换得金银来,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有门路。”莫长江说。

  近两年来,青山村通过发展产业,发放劳务费170余万元,带动了本村和十里村、坝德村的贫困群众2500余人次增收致富。

  此外,青山村依托松桃吉丰公司,在产业发展中,充分立足本村资源优势、产业基础和资金条件,联合本镇十里村、坝德村,探索片区抱团发展模式,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游则游,大力实施了2100亩白皮柚、1800亩南瓜,集观光休闲一体的300亩软籽石榴、70亩鱼塘等产业,进一步助推产业转型升级和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