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市州县新闻>铜仁>石阡县 > 正文

龙川河畔绘新图 ——从脱贫攻坚接力奋进轨迹看石阡县“脱贫出列”

文/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文叶飞


  4月25日,在贵州省2018年18个贫困县脱贫摘帽新闻发布会上,宣读了石阡县退出贫困县序列,实现脱贫摘帽。自此,地处武陵山集中连片特困区,也是全国592个国家级贫困县之一,作为贵州脱贫攻坚难啃的“硬骨头”的石阡县终于向贫困告别。


图为图片攻坚作战队驻村干部与群众一起关乎茶园。茶园管护.jpg

攻坚作战队驻村干部与群众一起管护茶园


  2014年,全县共识别建档立卡贫困群众27384户108696人,省级极度贫困乡1个(国荣乡)、贫困村173个(深度贫困村29个),贫困发生率为27.07%。

  经过五年奋力攻坚,至2018年底,石阡县只剩2380户7247名建档立卡贫困群众未脱贫,只剩29个贫困村(其中深度贫困村14个)未出列,贫困发生率降至1.92%。

  在这片英雄的土地上,面对久远、深重的贫穷,正是人穷志不短的石阡干部群众不言放弃,接力奋进,苦干实干,以“银峰精神”、“背包干部”、“凉山干劲”立起泉都风骨,绽放精神钢火,用忠诚与担当,无怨无悔地践行诺言,建成了米粮山、花果山,在青山秀水间播下了百姓富生态美小康梦想希望的种子。


图为省级极贫乡之一的国荣乡葛宋新阳村、代山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正在长荣生态苗木花卉产业园金丝楠木育苗园劳作。李崇万摄.JPG

省级极贫乡之一的国荣乡葛宋新阳村、代山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正在长荣生态苗木花卉产业园金丝楠木育苗园劳作。李崇万摄


  “我们要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综合施策、精准施策,整体推进脱贫攻坚。立足石阡实际,既要解放思想,敢破敢立,又统一思想,善破善立,打破行政区域布产业、打破时间限制强基础、打破行政级别建平台、打破行政身份增动力,确保脱贫攻坚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卓有成效。”铜仁市委常委、石阡县委书记皮贵怀说。


  苦干才有出路,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五德镇新华村,龙井乡猫寨村,聚凤乡宝龙村,龙塘镇大屯村,甘溪乡蒲溪村、坪望村,本庄镇茶溪村,国荣乡新寨村……不管在哪儿,石阡广大干部群众生动地诠释了一个朴素的道理——幸福不会从天而降,苦干才有出路。攻坚克难,要苦干,也要善为。


图为石阡县国荣乡脱贫攻坚生态菌业有限公司食用菌加工车间工人正在制作菌棒接种。李崇万摄.jpg

石阡县国荣乡脱贫攻坚生态菌业有限公司食用菌加工车间工人正在制作菌棒接种。李崇万摄


  4月27日这天清晨,石阡县委常委、国荣乡党委书记龚朝清就引着记者走进坐落在新寨村的100万棒生态菌生产培育基地,与正在接种大棚里制作菌棒的农民工人热情交谈、指导企业规范安全生产流程、帮助企业申报产品商标。随后,又走进周家寨、新阳、葛宋、罗家寨等村寨追踪督查各项工作落实落地情况。

  而这样的工作日程,在石阡县乡镇干部眼里,也是一种常态。

  在石阡,担负攻坚任务的“背包干部”每天都住在村组与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正是有了他们,才背出了干部亲民爱民的奉献精神,背来了干部群众的鱼水深情,背走了压抑乡民数十载的贫困生活。

  走进坐落在葛宋村、新阳村、代山村接合地带的长荣花卉苗木生态扶贫产业园,金丝楠木幼林园、红豆杉抚育林、桂花树培育林生机盎然,月季、碧桃木芙蓉、玉兰、海棠、红叶石楠、赤枫等花卉培育园五彩缤纷,煞是迷人。苗圃地里忙碌劳作的,来基地赏花游玩的、拍摄留影的、绘画写生的人们来来往往,让这个昔日偏僻寂静的荒山野岭变成了欢乐谷,欢声笑语不时在青山秀水间洋溢、回荡。

  基地负责人尹介华欣喜地告诉记者,自2017年11月流转1200亩闲散土地建设以来,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贫困户)”模式,着力打造农旅一体化生态观光研发科考园。辐射带动区3000亩,覆盖14个行政村。

  目前,基地1200亩核心区已培育68个花卉苗木品种,吸纳周边村民在基地日均务工人数达170余个。工人工资每天达到80至100元。因家就住在附近,每天村民们都是沿着宽畅整洁的村庄大路骑着摩托车来基地上班。

  正走在花圃地里给花编形的村民周奇巧笑吟吟地告诉记者,每天工资有80元左右,一个月除了照料家里老人生活、小孩子读书之外,最多时可以在基地上班25天。

  一位退休多年的老领导干部异常激动地说,过去一个村里干部为了买雷管炸药修路,进县城舍不得吃一碗绿豆粉的贫穷日子,村民仅仅的几块钱揣在衣兜里捏出了汗都舍不得拿出来的寒酸岁月,已经变成遥远的历史,消失在脱贫攻坚这场没有硝烟、振奋人心的战场中。

  变化,是干出来的。眼下,“果木满山岗,梯田排成行,春来一片绿,秋来到处香。”的画面在石阡广大山村已处处可见。


  精准靶向“治疗”,“志气”交通推动脱贫攻坚


  古时,石阡是山国夜郎。虽然历史悠久、生态良好、风光优美、旅游资源富集,但局囿于关山阻隔,交通的桎梏严重制约着石阡发展的步伐,使得长期以来石阡发展指数一直偏于贫穷、落后行列。

  找到“穷根”,靶向“治疗”。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就从打好打赢交通这场战役“破题”。

  面对困难,石阡县要求干部群众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勒紧裤带过紧日子的精神和胸怀,响亮提出“志气交通”战略理念,举全县之力、集全县之智向交通攻坚发起全面总攻。

  县四家班子主要领导分头挂帅,沉到一线督战调度,投入交通建设的精力、力度占据首位。

  辛苦付出终于换来喜人战果。据统计,2014年以来,全县累计投资59.3亿元,在崇山峻岭间修建县乡村组公路3142.7公里。实施农村公路“组组通”项目646个1417公里,解决10.9万人出山难问题;实施串寨路、连户路448.8万平方米,解决全县所有农户出行“最后一米”问题,从而实现了“村寨公路户户连,走路不湿鞋”。2018年,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和国务院扶贫办联合授予石阡县“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

  交通畅,产业兴。百业兴,百姓富。交通改变区位,自此催生了一个个项目纷纷落地实施,脱贫路径洞门大开,拔除穷根有章可循。

  2018年,该县引进湖南长浏园林集团、重庆蕊福菌业等龙头企业7个,培育省级龙头企业20个,建成省级农业园区8个,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实现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

  城乡一体化推进的交通革命,让石阡推进农村产业革命、推动生产方式转型升级、再造富民支柱产业的梦想逐步变成现实,当地百姓过上家里有房子、出门有车子、兜里有票子的好日子不再是梦。

  “五德镇精品水果省级高效示范园区以前交通闭塞,群众生活极为不便,9.5公里硬化路建成后,解决了1200余名群众出行难的问题,带动沿线水果、烤烟、茶叶等产业发展。如今,沿线群众人年均收入已突破5000元,切实打通了脱贫致富‘最后一公里’。”石阡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杨玲说。


长荣生态苗木花哈产业园园区花海。李崇万摄.JPG

长荣生态苗木花哈产业园园区花海。李崇万摄


  深情守望,执着书写决战决胜“时代大考”新篇章


  是什么样的动力,让石阡人面对恶劣的生存环境表现出顽强的意志和执着的斗志,而且面对2020年同步小康的使命信心满怀呢?

  这源于,在石阡,党和群众深情守望。各级党组织高举时代先锋的示范之旗,带领干部群众苦干实干,坚定不移与贫穷展开较量的优良传统,日久弥新,延续至今。

  多年来,石阡县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坚持把脱贫攻坚重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对标对表,形成了干部尽锐出战、群众勠力同心、各界众志成城的决战脱贫攻坚大格局。

  全县成立1个县级指挥部、19个乡级前线指挥部、304个村级攻坚队、2468个小组尖刀班组成的攻坚作战体系,统一调度机制,靠前指挥作战,打好“阵地战”“突围战”“歼灭战”,深入到每个项目现场、每家每户,精准开展攻坚。

  数据为证:2014年以来,全县累计投入资金3.6亿元,实施农村危房改造32462户;2018年全县筹集资金8.6亿元,对61482户进行“三改一维一化”,实现安全住房全覆盖。

  2016年以来,全县累计投入资金13亿元,建成县内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14个,实现建档立卡贫困群众5042户21841人(其中跨区县易地搬迁建档立卡贫困群众1267户5727人)搬出大山、住进新居;帮助5225人实现稳定就业,让搬迁家庭至少实现一户有一人稳定就业。

  根据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致贫原因,因村施法、因户施策,对就业、就学、就医等社会公共服务实行县级总体统筹,确保贫困户身有一技、病有所医、学有所教、业有可就、弱有所助,稳定脱贫。

  把建档立卡贫困户联结到每个产业发展上去,让贫困群众获得实实在在收益。2018年通过产业发展吸纳农民务工26万余人次,发放务工工资2165.6万元。2018年,全县村级集体经济分红1296万元,贫困群众在产业发展、项目实施中受益实现全覆盖。


楼上古寨之春.jpg

楼上古寨之春


  眼下,在石阡,山川愈加苍翠,河流愈加清澈,道路愈加通畅,村庄越来越美,百姓日子越来越好;随着“六绿攻坚行动”和“净化、绿化、彩化、美化、亮化”城乡“多规合一”一体化推进,城乡生活品质在不断提升;群众文化素质在不断提高,文明风气蔚然形成。

  如今,在石阡,党的政策好、人居环境好、社会风气好、干群关系好正在变成现实。石阡,更有精气神了。

  “脱贫攻坚任重道远,接受贫困县退出省级评估只是阶段性的工作。”谈及下一步工作目标,石阡县委副书记、县长田运栋表示,将不松懈、不停顿、不懈怠,千方百计补短板、强弱项,让产业发展继续稳步推进,乡村治理形成规范,激发老百姓的内生动力,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确保持续稳定脱贫、同步全面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