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市州县新闻>铜仁>石阡县 > 正文

“党建+产业扶贫”双驱动 发力引领惠民生

  在石阡县国荣乡葛岸村辣椒种植基地里,村民们一边采摘辣椒一边欢笑声不断。“听吕支书说,我们种出来的辣椒会被企业订购,卖到韩国去,这打工又是一笔可观的收入。”王正良笑着说。
  王正良是葛岸村五组贫困户,在他们眼中,村党支部书记吕昌军是个踏实能干的人,是能够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好党员、好干部。


养牛场.jpg

养牛场


  葛岸村山高坡陡、高差起伏大、沟谷切割深、人均耕地少、水资源缺乏、产业结构单一。前些年,不少年轻人外出打工,将土地留给“389961”部队或者干脆让地闲置荒芜。如何利用好仅有的土地资源发展产业,如何带领村民脱贫致富,成为吕昌军急需解决的问题。
  “脱贫致富快,全靠产业带,想要实现乡村振兴、脱贫致富,发展村集体经济是有效途径。”吕昌军说,在产业的选择上,既要发展收益较为稳定的长效经济作物,又要发展短期能收获的经济作物,长短结合,才能够让村民持续有效增收。在此基础上,吕昌军还与党支部积极探索“党支部+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社+贫困户”的党建扶贫模式。当然,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村民采摘辣椒.jpg

村民采摘辣椒


  产业发展成果来之不易,最初村里的人抱着观望的心理。吕昌军告诉笔者,在产业扶贫过程中,贫困户的心理可以用一个字来形容:怕。
  “怕什么?怕种不出产品,怕种出来了卖不掉。”对于搞产业,吕昌军深有感触。为了克服村民“怕”的心理,吕昌军带着村里的党员刘成章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我们只是出点力,出点地,地不种也是荒着,流转后还能到合作社务工,一样有事干。村集体经济公司出苗出挖掘机出肥料,种出来的产品有企业收购,还有省里派下来的农科专家出技术,我们有什么好怕的?”
  在刘成章带头种植100亩苔茶后,不少贫困户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也开始流转土地到合作社,开始套种辣椒。
  “看着村民每天有70元的收入,我也流转了土地。在茶园打工这一年,我学会了种茶、种辣椒,我觉得很多东西只要想学都不难。”今年61岁的贫困户张尔翠如是说,在茶园干活,一月挣点生活费不成问题。
  在他的带动下,葛岸村成立了旺盛集体经济有限公司,3个专业合社,村民们养起了肉牛,种起了茶叶、花椒、牧草。通过辛勤劳作,2017年,村级集体经济已累计达25万元以上,分红14.8万元,发放劳务工人工资20余万元,其中贫困户每人分红600元,全村脱贫69户300人。2018年,通过申请产业资金130万元,村级集体自筹60万元,新建一个2万羽蛋鸡养殖场,覆盖葛岸村建档立卡贫困户78户312人。全村共流转土地1138.98亩,新植茶叶280亩,幼龄茶园管护110亩,产业覆盖全村。曾经的“空壳村”摇身一变成了全乡数一数二的“小康村”。
  同时,吕昌军扎实推进基层党建工作。以“支部主题党日”为载体,规范“三会一课”等党内组织生活,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着重发展向品行兼优、致富带头能力强的青年加入党组织,不断注入新鲜血液,夯实村班子基础,以实际行动带头发展。


分红大会.JPG

分红大会


  “他是个有想法、有干劲的干部。”国荣乡人民政府副乡长樊彪说,在吕昌军的带动下,村里各项工作有序推进,村支监“三委”成员团结协作,主动为村里发展出谋划策,帮忙解决村民的难题。
  虽然脱贫攻坚工作辛苦,但看着葛岸村的发展蜕变,吕昌军打心眼里高兴。“自己苦点累点没关系,村民们从产业发展中获得收益,鼓足了自己的钱袋子,过上富裕幸福的生活,我付出的努力都值得。”

吕昌军表示,将继续当好带头人,领着大家一起脱贫奔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