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市州县新闻>铜仁>思南县 > 正文

思南县邵家桥镇渔溪沟村迈出乡村振兴第一步

  近年来,渔溪沟村深入实施“民心党建+‘三社’融合促‘三变’+春晖社”农村综合改革,围绕“组织发展助民、产业发展富民、生态发展兴民、保障提升惠民、社会发展安民”的“五民”发展思路,狠抓党建助力脱贫攻坚,先后创办了建军建筑建材有限公司、建群劳务有限公司、集群农业发展公司,组建了建明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新建熟食料养殖场,股金服务社对外营业。2018年,村企完成生产总值2375万元,纯收入549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2500元,实现了从贫困村、空壳村到小康村的华丽蜕变。先后荣获全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五号基层党组织”“民主法治示范村”等称号,荣获全市“五好基层党组织”“文明村”“百佳干群连心室”“春晖社示范点”等称号,多次被县、镇表彰。


1.jpg


  做实村企一体,聚焦“富民”推动产业发展

  一是汇聚人才资金。在全省率先成立首个村级春晖社,举“春晖”之旗,把村里在外打工的17名“公司老总”资源整合起来,有钱出钱、无钱支招,共筹集资金200余万元创办村级集体经济企业。二是盘活村级资源。我村大胆实行“334”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了农民流转土地有租金、入股企社有利金、进园务工有薪金,既提高了农村资源利用效率,又带活了村级集体经济。2017年底,村级集体经济资产积累达1000多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0800元,拓宽群众增收致富渠道。三是兴办村级企业。大力实施“村企村社一体化”模式,先后创办了建军建筑建材有限公司、建群劳务有限公司、集群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流转土地1100余亩,发展了800亩柚子、300亩葡萄和年出栏500头生猪的养殖场,走出了一条“山下创办企业、山上发展农业”的路子。


2.jpg


  做美村容村貌,聚焦“兴民”推动生态发展

  一是改善村寨面貌。依托区位优势,全力实施集中建房点项目,吸引移民39户和“雁归人员”50余户到渔溪沟安家落户,整齐的小洋楼、宽敞的街道、宽阔的广场、敞亮的便民服务大厅,彻底改变破旧面貌。二是发展生态农业。围绕“产业生态化、生态林产业化”的规划思路,把产业发展和石漠化治理、生态修复结合起来,通过发展农业产业,推进水土保持、土壤修复、绿化美化,变“坡地荒山”为“生态果园”,真正把“绿水青山”变为了“金山银山”。三是探索乡村旅游业。在充分利用本地特色农业资源的基础上,规划实施“三池两中心一基地”(荷花池、休闲钓鱼池、露天游泳池;便民服务中心、健康养生养老中心;实践教育培训基地)项目,构建“春赏花,夏采摘,秋收获,冬精品”四季游业态,利用“花”“乐”“食”“养”等主题产品将农业的各个环节与旅游产品无缝衔接,形成密切相关的产业链,同时满足多方效益诉求。


3.jpg


  做强基层基础,聚焦“助民”推动组织发展

  一是强化学习教育。以党员活动日、新时代农民讲习所讲习活动等为载体,邀请春晖使者等作政策讲课,采取培训会、院坝会、田坎会等方式深入学习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党员干部群众思想不断进步。二是做实示范带动。动员全村党员、入党积极分子25人,根据学识、能力和爱好,编入产业、维稳、文艺、志愿服务等5个党小组,各展所长、各施其才,解决了一些长期不能解决的难题。三是优化群团服务。组建成立团支部、妇联、关工委、计生协会、老年协会、残联等村级群团组织,群团组织充分发挥为谋划产业发展、化解矛盾纠纷等功能。


  做好法制传承,聚焦“安民”推动社会发展

  一是强化法治宣传。在县司法局的大力支持下,积极开展“扫法盲”活动,举办法制讲座、上法制课,用身边发生的各种典型违法案例给群众敲“警钟”,让村民自觉学法、遵法、守法,运用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二是弘扬德治精神。每年评选表彰“文明家庭”“道德模范”“好婆婆”“好媳妇”“大孝子”,定期在“积德榜”广泛宣传,开展孝老爱亲、尊老爱幼等传统文化宣教,引导村民培育好家风、传承好家教,营造好民风、树立好乡风。三是推进村民自治。建立《村民议事会》制度,做到“一事一议”,广泛听取群众的合理意见,提高群众参与意识。大力实行以“群众管钱、干部管事、制度管人”的三管机制,制定《渔溪沟村规民约》,坚持“四议两公开”,积极发挥监督作用,力推“一核多元”治理模式,做到发展共有、事情共商、文化共建、问题共治、成果共享。


4.jpg


  做优利益分配,聚焦“惠民”推动和谐发展

  一是确保利益共享。每年向全村群众分红50余万元,群众从产业基地务工收入120余万元,入股群众在产业中的股金超过500万元,2014年以来为全村村民交纳新农合、新农保农户自筹部分资金达100余万元。二是优抚弱势群体。组建全县首个村级弱势群体保障中心,对12名智障、残疾人、留守老人进行统一安置,实行集中化管理和服务保障,每月支付一定生活补助,让弱势群体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全村平均水平;建设留守儿童之家,在全市率先创办留守儿童“假期爱心辅导班”,切实关爱留守儿童。三是兑现惠民政策。不折不扣落实好易地扶贫搬迁、农村低保、危房改造、教育保障、医疗救助等惠民政策,让老百姓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提升群众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