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市州县新闻>铜仁>思南县 > 正文

要素在凝聚 改革更有力 ——思南县三道水乡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纵深推进地方发展

要素在凝聚  改革更有力

———思南县三道水乡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纵深推进地方发展

  

  近年来,三道水乡深入实施“民心党建+‘三社’融合促‘三变’+春晖社”农村综合改革,以“三强三变”为抓手,充分调动组织、市场、社会三大力量,建强村级组织、盘活村级资源、壮大村级产业,走出了一条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康庄大道。2018年,全乡人均可支配收入达8860元。


3—思南县三道水乡春晖使者张诚投入5000万元建成日生产5吨红薯粉的加工厂1座,建设红薯高产高淀粉示范基地1000亩 (供图:思南县委组织部).JPG

思南县三道水乡春晖使者张诚投入5000万元建成日生产5吨红薯粉的加工厂1座,建设红薯高产高淀粉示范基地1000亩 


  筑实民心党建强定力,将组织优势变成改革优势。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凝聚功能和服务功能,构建全方位、立体式的村级组织体系,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一是抓好队伍建设,提升政治功能。实施“双培育”工程,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严格落实发展党员“新十六字”方针,注重把讲政治、有知识、愿奉献的优秀年轻人、致富带头人培养成党员,注重把党员培养成致富带头人、村级后备力量,不断在党组织周围聚集一支优秀党员队伍。2017以来,全乡累计培养入党积极分子38名,发展党员13名,新发展党员平均年龄34.1岁。围绕脱贫攻坚、村级治理、乡村振兴等内容,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开展驻村帮扶干部、村干部各类专题培训11期2600人次,帮助提升宗旨意识和履职能力。二是完善阵地建设,提升凝聚功能。按照“统筹实施、分批推进、高标建设”的思路,先后投入278万元新建(重建)村级活动场所7个,改(扩)建4个,修缮1个。严格按照支部标准化建设要求,在18个村(社区)开展活动场所“提档升级”行动,于今年10月底高标准完成。科学划分功能区域,将村级阵地打造成贴近群众、凝聚群众、宣传群众的重要堡垒,2017年以来,先后召开政策宣传300余场次,覆盖群众2万余人次。三是突出作用发挥,提升服务功能。开展“亮身份、亮承诺”活动,将党员信息公布到党务公开栏,年初村“两委”公开承诺办理实事,党员向党组织和群众公开承诺服务项目,促推广大党员增强荣誉感和责任感。牵头制定村规民约,将村务公开、卫生整治、“三资”管理等纳入其中,以制度管人、管事、管钱。推行“党建+”工作模式,以党建带动群建,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和致富能人带动作用,推行支部带动促转型、党员带头促脱贫,30余名优秀党员自主发展产业、参与村企管理,引领广大群众自立自强、脱贫致富。


  做优三社融合强动力,将市场取向变成改革方向。以提升凝聚力为抓手,推行“村企一体化”发展模式,实现集体经济壮大、群众持续增收、村企健康发展。一是盘活“三资”推动“三变”。全面推行“村社合一”发展模式,18个村(社区)“两委”领办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把贫困群众全部吸纳进来,推动集体经济实体化发展。对全乡“资源、资产、资金”进行认真核算盘点,实现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集中流转土地3000亩发展扶贫产业,纵深推进“三变”改革,推动农户、集体经济组织和村企组成利益共同体,形成产业发展整乡推进全新格局。二是融合“三社”推动“三转”。融合农民专业合作社、信用社和供销社的发展功能、资金功能、销售功能,选择红薯种植为主导产业,同时发展配套产业和其他扶贫产业,推动全乡产业规模由小转强,发展资金由少转多,销售渠道由窄转宽,构建起强有力的产业扶贫支撑体系。截止面前,全乡累计集中发展红薯2000亩、辣椒3000亩、蔬菜2326亩、花椒1910.3亩,发放精扶贷955万元、特惠贷647.5万元,“线上+线下”打通农产品销售渠道26个。2017年,全乡生产总值1.89亿元,带动农村劳动力就业2000余人,带动周边乡(镇、街道)11个。三是建立“三联”实现“三强”。根据各村(社区)产业发展去情况和村情实际,建立村集体、群众、企业之间多种利益联结机制,形成利益综合共同体,实现集体经济变强、群众创收能力变强、企业发展规模变强。比如,周寨村采取龙头企业每年分红8万元作为村集体经济累积,同时按照流转土地、入股资金进行分红,带动106户贫困户人均增收1246元,实现持续增收、稳定脱贫。村集体有钱后,对基础设施建设、慰问贫困群众等进行合理规划,大幅提升了公信力。通过协调解决土地使用、劳动力组织、政策支持等,帮助企业实现健康、持续发展。


  建优春晖平台强合力,将社会力量变成改革力量。以提升治理力为目标,借助乡情乡愁为纽带,吸引广大春晖使者返乡创业兴业,支持家乡建设,构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体系。一是完善春晖阵地召集社会能人。以微信、电话、倡议书等形式,与在外游子搭建信息沟通平台,分类建立春晖人才数据库。借助春节、端午等传统节日返乡时机,每年组织召开两次春晖使者座谈,群策群力推动家乡发展。截止目前,成立春晖社18个,吸纳社员100余人,礼聘春晖使者36人。规范完善村级春晖阵地,吸纳广大春晖使者广发参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二是搭建创业平台募集发展资金。鼓励春晖人士参与市场开拓和产业发展,领办一批春晖脱贫产业,培育一批创业致富带头人。周寨村春晖使者张诚投资5000万元建成日生产5吨红薯粉的加工厂1座,建设红薯高产高淀粉示范基地1000亩和存栏1000头生猪养殖场1座。新民村春晖使者杨飞投资50万元兴办飞杰玩具厂,带动41名贫困群众实现就地就业。三是创办公益平台汇集治理力量。倡导“尽孝、感恩、反哺、回报”的春晖理念,引导春晖使者出资300万元改善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5万元修建水泥路1.5公里,发放奖学金、慰问金50万余元。每月利用新时代农民讲习所、道德讲堂为群众上法治课和讲述本村发展历史,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引领村民“饮水思源、反哺故土、情系桑梓、回报社会”,形成了法治、德治、自治“三治合一”的“民心党建+X”乡村治理模式,持续改善乡风文明,提升村级治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