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市州县新闻>铜仁>思南县 > 正文

选优头雁 育强能力 管好队伍 用好覆盖——思南县板桥镇聚焦“选育管用”建强基层干部队伍

  近年来,思南县板桥镇从队伍建设、培训教育、产业发展、机制体制入手,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队伍素质,着力解决后继乏人、能力不足、管理不严等突出问题,推动脱贫攻坚换挡提速。


思南县板桥镇集中发展6000亩红肉蜜柚.jpg

蜜柚基地


  下好先手棋,选优领头雁


  好苗子是育出来的。板桥镇着力于解决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等问题,防止“筷子里拔旗杆”,率先下起了“先手棋”。
  扩宽渠道。为进一步优化配强村支两委,板桥镇始终坚持“让干部用脱贫实绩说话、让脱贫成效为干部说话”,择优选派年终考核三年以上的优秀年轻干部,到各村(社区)任支部书记,对脱贫攻坚任务成效显著的村干部,大胆提拔重用,既就地取“才”也开门揽才,将视野扩大到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回乡大中专毕业生、复员退伍军人等群体。
  注重能力。“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板桥镇党委政府以“伯乐相马”的眼光,选拔优秀村干部,不但看显绩,更看干部的潜能。一看是否坚持实干为本,结合当前脱贫工作,二看群众认可度。近年以脱贫攻坚为契机,部分党性强、能力强、服务意识强的优秀党员纷纷走上了村、社区基层党组织岗位。
  优化结构。结合村两委换届,大胆拓宽用人渠道,进一步优化村党组织班子成员结构,新一届村党组织班子的文化程度、年龄结构、女性委员职数均有了大幅改善。换届后,全镇各村(社区)党支部委员共有45名,平均年龄40岁,女性委员占比11.11%,高中及以上学历占比40%。


  念好四字诀,育强创富力


  百炼方成钢。板桥镇紧紧围绕当前工作大局,加大干部教育培训力度,突出“广”“活”“实”,积极构建大规模、多渠道、重实效的干部培训格局,进一步提升基层组织干部的服务意识和大局意识。
  培训对象突出广。以提高干部的基础战斗力为核心,举办“脱贫工作”主题培训、优秀村干部培训、优秀副科级干部培训、驻村第一书记等专题培训班等共计10期,培训人数将达300人次。以“小班制、大班制”原则,让所有驻村帮扶干部和村“两委”干部全面参与培训。
  培训方法突出活。“请进来”授课和“走出去”参观学习相结合。邀请市、县级专家学者和脱贫工作相关职能的领导到板桥镇讲课。并有计划地选送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到周边江口县、万山区等脱贫区县学习取经。创建“新时代学习讲堂”培训班,采取“送学上门”的方式,由镇党建办牵头分别到各村、社区开展党员培训,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提高干部的学习积极性。
  培训内容突出实。建立大讨论制度。干部本人结合自身实际针对所学内容进行大讨论,并撰写心得体会。建立督学制度。在培训过程中,将随时检查学习笔记,并将学习笔记检查情况以10%的比例纳入考试成绩。建立以考促学制度。培训学习结束后,对学员所学情况、能力状况进行测试。此外,将培训情况作为干部年度实绩考核重要内容。


  扎牢铁笼子,管好战斗团


  好机制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板桥镇逐步完善基层党建工作保障机制,通过正向激励和负面惩戒,推动广大干部投身基层施展才华,在脱贫攻坚一线战场安身安业。
  建立保障机制。全面推行“三定一问”,将“三定一问”作为推动工作落细落实的重要方法,印发《板桥镇“三定一问”领导干部平时工作实绩考核实施办法》,明确工作制度,明确考核任务。各村、社区支部机构,建立联系服务群众十项工作制度,强化驻村工作队伍建设,每月到村开展“党员有事做,干部有创新、村民有话讲、困难有人帮”的四项活动。
  建立激励机制。以月度定量分析、季度定性研判、年终定级评优的方式,定期召开党委会议对具体承办工作任务的全体干部职工、村干部进行分析研判,定期研判各村、社区基层党组织书记的工作思路、统筹能力和推动落实情况,以此作为年终评先评优的有力依据,把致富带头人实行年终考核管理;加强对致富带头人的政治引导,择优推荐为各级“两代表一委员”候选人,推动全镇各项工作如期开展、高效完成。
  建立容错机制。在抓督促检,舞好“严厉剑”的同时,对也体现出对干部的厚爱,为想干事的人撑腰、为敢担当的人鼓劲,让庸劣者失去“救命稻草”、让投机取巧者无空可钻,在具体工作的落实过程中,坚持“容错但不能随便犯错”和“容错的同时不能忽略纠错容错”。对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干部,以“不查清不放过、整改不到位不放过、成效不符合不放过、群众对整改不满意不放过”的决心,对不担当不作为的干部严肃问责追责,板桥镇创新建立容错制度,全镇干部最大限度上避免了犯错、少走了弯路,提高了自我纠错、自我提高、自我完善的能力。


  找准突破口,拓宽覆盖面


  脱贫攻坚要靠产业发展。而对于经济基础薄弱、条件差的板桥镇,发展产业是个相当大的难题。该如何破题
  推行村社合一模式。板桥镇积极推行“村党组织+合作社”发展模式,大力支持村“两委”班子牵头创办合作社,创新发展模式。村与合作社建立“一体化”合作关系,村集体依托产业优势,通过“村社合一”方式,以土地、资金、等融资入股,创办“村集体+种养大户(企业)+农户”的合作社。为更好推动产业发展、服务产业发展,板桥镇深入推进“民心党建+‘三社’融合促‘三变’+春晖社”农村综合改革,产业发展在哪里,党组织就跟去哪里。
  推动集体经济破零。为切实将党组织的政治优势与合作社的产业优势紧密结合起来,彻底消除“空壳村”,板桥镇在村集体经济发展上“做大文章”,积极探索和实践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新模式,在村合作社发展上做到“全覆盖”。“一个人富不算富,大家富了才是真正的富裕”。板桥镇的致富带头人刘小伟说道,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他的带动下,板桥镇10个村都相继成立起了合作社。目前全镇11个(社区)已全部建立村集体经济专业合作社,100%的贫困人口参加专业合作社,100%的专业合作社实现技术团队全覆盖。采取“村企合一”的发展模式,全镇8个村实现村集体经济“破零”。
  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该镇按照因村制宜、因户施策的个性化需求,采取“资金跟着贫困户走,贫困户跟着能人走,能人跟着项目走,项目跟着市场走”的方法,探索建立了利益联结新机制。板桥镇推出“四个统一,两个自主”模式,即统一流转土地,统一建造基地,统一供种,统一技术指导,自主管理,自主受益。近年,以合作社、龙头企业为依托,大力带动农户共同落实“产业带动、土地流转,在新机制的运作下,全镇迅速流转土地6500亩,覆盖贫困户285户959人,共发展种植6000亩红肉蜜柚,均与思南县黔阳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签订了产销协议,按照每斤3.5元的保底价进行收购。”该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在介绍产业发展时说。
  宁肯苦干,不愿苦熬。板桥镇以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作用突出为目标,着力抓好选育管用四项措施,努力强化基层党组织队伍建设,有效发挥出各层次人才助力脱贫攻坚,截止2017年底,全镇共完成了615户、2726人脱贫,2018年计划拟脱贫88户,367人,将贫困发生率降到了3.61%。对于身处山脊上的板桥镇,这份答卷殊为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