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市州县新闻>铜仁>思南县 > 正文

思南:做好“6个不”切实提升群众内生动力

文|肖愫愫  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张凤琴


  今年以来,思南县紧紧围绕“自强不自卑、期待不等待、依靠不依赖、包干不包办、苦干不苦熬、借力不省力”这“6个不”提升贫困群众志智能力,抓好抓实脱贫攻坚工作。


1FF8ABDFD5A5C57CE4DC440EF65B8231.jpg

培训现场


  抢抓“春晖”机遇,纵深推进双扶活动。因学致贫、缺乏技能、缺乏资金等致贫原因成为很多家庭致富发展的“绊脚石”,为解决这一问题,思南县委、县政府抢抓春晖行动机遇,把志智提升工作摆上重要日程,让致富能人回乡创业就业带动周边群众就业增收。一是充分发挥“亲缘、地缘、人缘”优势,以社会化动员方式,搭台引智,筑巢引凤;二是探索春晖使者+334+脱贫攻坚夜校+电商扶贫等模式,全方位把闲散资金聚成致富股金;三是建好“春晖宣讲小分队”,走好“选树典型”宣传棋,全力保障春晖行动领头有燕,让贫困群众做到自强不自卑、期待不等待、依靠不依赖。截至目前,通过全县层层开展“春晖行动-我与家乡共发展”主题座谈会,收集春晖使者为家乡建言献策1500余条;共成立春晖社185个,春晖社社员3701人,通过礼聘春晖使者651人,为建设家乡募集春晖基金4247.77万元,建立春晖产业扶贫基地28个;感召100余名青年回农村创业,建立春晖黔归人才创业示范基地24个,成立村企36家。全县建设春晖书院9个、春晖文化长廊8个。开展春晖亲缘招商和交流考察活动66次,开展春晖暧心行动52次,建立“春晖行动·雏雁计划”项目数据库17000余人,感召思南籍在外优秀大学生参与基层政务实习、下乡支教、结对春晖社助力乡村振兴等志愿服务,惠及2400余人次。


  抓实干部帮扶,提升群众志智能力。思南县为充分发挥好全县第一书记驻村干部村干部在脱贫攻坚一线战场的优势,坚持“需求”为导向,坚持“缺什么、补什么”原则,加强对驻村干部和第一书记、村干部的培训,切实做到“包干不包办、苦干不苦熬”,要求帮扶干部要有想法、有方法、有做法,真情实意帮扶贫困群众。一是以政策宣传为起点,让贫困群众吃下定心丸。开好群众会、用好讲习所,结合村情制定发展方案,采用横幅标语、广播微信、公告栏等形式将惠民政策下传,集中培训市场形式分析、开展种养殖业特色课程,以扶智和扶志相结合,让群众发展更有底气。截止目前召开群众会议4000余场次,悬挂标语1500幅,举办讲习培训2000余场次,涉及3万余群众。二是以提能增智为重点,抓实抓准干部结对帮扶。按贫困村帮扶需求,选派286名第一书记和532名驻村干部,突出人岗相适、人尽其才的作用,开展干部轮训,实施干部能力提升三年行动,全年计划举办村干部专题培训班9期,开展致富能人培训,争取“三农”服务团队、科技特派员等开展培训266场次5000余人次。三是开展思南县“脱贫攻坚帮扶日”。为进一步发挥好干部帮扶作用,切实抓好贫困群众的思想教育,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增强群众感恩意识,2018年6月2日起,思南县将每周六确定为“脱贫攻坚帮扶日”,通过帮扶日活动开展,办好一件实事解民难、保民生,做好四个好宣传增干群关系、改群众观念,开展五大专题教育竖“勤劳致富光荣”理念,确保五个一致识真贫、真脱贫,着力提高群众满意度。


  巧借“春风”之力,农技培训增志智。充分发挥“农业人”作用,做好借力不省力,科学谋划产业发展方向,以现场教学、亲身示范、专家授课等方式在院坝、讲习所、田间地头对贫困群众“授渔”而不“授鱼”,让贫困群众在政策帮扶下通过自身辛勤劳动实现增收。一是推行“人才+基地+经营主体+”模式改革,依托省、市22名“三农” 选派专家,整合县级农业资源,组建26个调研组对247个贫困村产业布局、发展现状、技术需求等进行大调研。建立专家库,三农专家进村开展技术指导500余人次。二是县农牧科技局派驻了28名中级以上职称的农技专家联合乡(镇、街道)农业服务中心(农村工作服务部)组建技术服务团队,调整充实了蔬果、食用菌、中药材、茶叶、思南黄牛、生猪、家禽等产业专班,负责抓好全县农业产业谋划、农业技术培训、项目编报和指导实施等工作。截至目前,各产业专班、专家技术服务团队共开展技术服务1700余人次,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21期,培训2842人次,其中精准扶贫户452人次,指导申报并获得批复的农业产业项目共156个,涉及资金9656。2964万元,覆盖贫困人口16623户6070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