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市州县新闻>铜仁>江口县 > 正文

脚下有泥 心中有民 扶贫有方——记官和乡泗渡村党支部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刘迅伟

   他,有“铁面书记”的外号。这位身材瘦小,看起来特别精干的年轻人,肩披斜挎包,正老道地播撒着白萝卜种,时不时与村民一起唠家常,家里今年收了多少斤谷子、母猪下了几个崽 ……
  他叫刘迅伟,因做事沉稳老练,长期从事基层一线工作,农村工作经验丰富,在脱贫攻坚期间,他临危受命,出任官和乡泗渡村党支部书记、脱贫攻坚驻村工作队队长。自担任泗渡村党支部书记以来,以公正严明的工作作风、公道正派的处事原则被大家所熟知。他铁腕治村,敢于干事担当,处理问题不讲情面,被干部群众冠以"铁面书记"。然而,这位"铁面书记"面对深度贫困村的窘境和村民期盼的眼神,却处处流露着铮铮男儿的铁骨柔情……


泗渡村驻村工作队队长刘迅伟到寨云组非贫困户白云江家了解白班富老人退休工资情况。.jpg

泗渡村驻村工作队队长刘迅伟到寨云组非贫困户白云江家了解白班富老人退休工资情况


  善化缘行善举感动众乡亲


  去年9月中旬,刘迅伟和驻村工作队到泗渡村开展工作,到农户家走访时,村民们普遍认为:“这些个干部,也就是来镀镀金,装装样子罢了,不会待多长时间,有些事和他说了也没什么用,反而得罪人”。刘迅伟察觉后,暗暗下定决心:要做点实事,改变村民对他的看法。
  他仅用一个月的时间,用脚步丈量了26个村民组的民情,走访农户200余户。渐渐的村民发现这个每天在村里窜来窜去的后生实实在在是来帮助大家解决问题的。村民一看到他就热情的招呼:刘书记这么晚了你还没吃饭吧。这么大雨在我这里避避雨。这么大太阳给你个草帽……;这个“铁面书记”渐渐得到了村民们的肯定。
  刘迅伟通过走访发现,村里最老火的是五保户、残疾人和留守儿童等弱势群体,他们也是刘迅伟心中最牵绊的人。
  杨德成,泗渡村五保户,早年丧子,妻子改嫁他乡,精神受到严重打击,从此一蹶不振,家徒四壁。刘迅伟了解情况后,主动提出要与杨德成结为“亲家”。
  走进杨德成家中,家里被柴火熏得漆黑漆黑的,歪歪斜斜放着一只木制小凳子,一堆干草格外显眼,外面是泥土块和烂木板堆砌而成的板壁,整个房屋已偏塌……他心情一下沉重起来:“这样的房子遇到稍微大一点的风或雨就塌了!”当机立断,他马上拨通村里“五改一化一维”施工队的电话,把施工队负责人叫到了杨德成家里,现场商讨整改计划和施工细节。现在,杨德成住上了新房,家里添置了电视、棉被、电饭锅、电磁炉等生活必需品,逢年过节,刘迅伟都会去他家看看,谈起刘迅伟,杨德成总是赞不绝口。
  刘迅伟随身背着一个挎包,里面除了笔记本、手电筒和脱贫攻坚资料外,还装了各种小东西:香烟、饼干、兰花根……每到一户人家,不抽烟的他都会主动发烟,给家里的小孩送饼干,与村民们摆龙门阵。
  “刘书记看起相当严肃,又是乡里面的领导,但是他在这里就像我们的老乡一样,我们有哪样困难,他都想办法帮我们解决。”贫困户罗兴辉如是说。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


  不仅访,还要听,更要谋!
  驻村不多一个月,刘迅伟组织召开民情恳谈会,听取群众的呼声、对脱贫攻坚的想法和建议。52名代表中,有党员致富带头人、村干部、驻村工作队,还有贫困户代表、村民代表。
  他刚进入村委会议室,贫困户黄子军便一把握住他的手说:“过去我们认为你是来‘镀金’的,走走过场,哪会真的帮我们老百姓做实事。但自从你来了后,我们村确实发生了许多变化,村里昨天通知我来开会,说是讨论脱贫致富的法子,激动得我一晚上都没合眼。”
  “我们村属于深度贫困村,村里要脱贫,大家有什么好的意见建议……”刘迅伟说到。
  “主要是产业结构有些单一,大多种植水稻,养殖业也不成规模,生产效率低下,经济效益不高。”“主要还是路太难走了,下雨天纯粹无法出行……”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建议。
  听了大家的意见建议,他找出了泗渡村贫困的“结症”:基础设施薄弱、产业结构单一、土地不成规模,劳动力素质低下。在认真对比分析中,他也发现了“良机”:泗渡村自然资源丰富,气候条件优越,干部群众脱贫致富愿望强、信心足。同时他还发现,许多村民都有种植或养殖的想法,但又担心自然灾害、销不出去等问题,造成了畏难情绪。通过认真思考,他心中已描绘出泗渡村脱贫的蓝图。
  为尽快解决泗渡村交通不便的问题。白天,他沿路走访调研,电话协调县交通局和水泥、砂石等物资;晚上,他组织召开碰头会,与驻村干部和施工方商讨公路建设事宜。一个月后,余家庆村民组、余家庆至楠木山村民组2条长约6.4公里的通组公路全面竣工。
  昔日的产业“空壳”村,在姑苏区的对口帮扶下,建成了铁皮石斛基地,立体种植铁皮石斛50亩;建成了休闲垂钓基地,目前已投放野生山麻鱼16万尾,泗渡村正在悄无声息的发生着巨变。


  基建先行扶贫扶路扶智


  脱贫攻坚就是要让当地群众丢掉头上“贫困帽子”,能否甩掉村民头上这顶“穷帽子”,关键还得有人带动。经过与驻村工作队商讨,刘迅伟决定从产业发展入手,发展一批秋、冬季“短、平、快”项目。
  说干就干!白天,他带着驻村工作队奔走在田间地头搞测量、犁土地,晚上召开群众流转土地、商讨产业……短短一个星期,200亩油菜下种育苗,400亩缬草种植基地完成土地流转,200亩白萝卜种植基地完成播种,50亩铁皮石斛种植基地完成土地流转和测量,60户贫困户完成种养技能全员培训……
  “泗渡村的产业发展叫了这么多年都没有实质性启动,刘书记和驻村工作队一来就落实到位了,动作太快啦!”泗渡村村委委员罗江龙感叹道。
  “2017年建档立卡贫困户共有154户551人,没有产业覆盖是致贫的主要原因,同时,基础设施落后、人居环境恶劣、老百姓思想保守是导致泗渡村贫困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他的扶贫手册上记得清清楚楚。
  于是,他带着驻村工作队,风风火火地干了起来。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全村新建通村公路2条20.8公里;通组公路16条68.9公里,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37户、五改475户;易地扶贫搬迁27户125人。
  这就是他,千千万万奋战在一线的扶贫工作者中普通一员,他没有什么豪言壮语,用自己一腔真情和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扶贫工作的深刻内涵,用忠诚和奉献书写了一个“铁面书记”的为民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