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市州县新闻>铜仁>江口县 > 正文

江口怒溪镇:党建引领同频共振 产业发展强村富民

   骤雪初霁,冬日里的太阳似乎拉近了与人的距离,显得格外地清晰,格外地耀眼。在江口县怒溪镇河口村铁皮石斛大棚里,一群农民工人正在上水、站苗、施肥、粘贴……,忙得不亦乐乎,个个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脸。


原生态紫葡萄.JPG

原生态紫葡萄基地一角


  “现在一天70元,干完活就结账,从不拖欠。”河口村凯里沟组62岁村民冉有莲告诉笔者,以前一到冬季,农活忙完了,就是一群老人围着火坑“摆龙门阵”,“坐吃山空”。
  “现在一个季度下来,近4500元的收入,离家近,即能照顾家里老人,又能帮助带小孩。”村民刘金风数着一张张崭新百元新钞工资,乐呵得合不上嘴。她说,自村里发展了铁皮石斛产业,能在家门口打工,一年四季有活干,这好日子是越过越红火了。
  河口村距江口县城22公里、怒溪集镇6公里。全村国土面积12.74平方千米,耕地面积2250亩(田1200亩、土1050亩),辖20个村民组12个自然寨、总人口637户2520人,全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41户503人(脱贫户122户449人、未脱贫户19户71人)。2014年以来,全村共完成减少贫困人口122户449人,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的21%下降到2017年的2.16%。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4年的5450元增加到2017年的8530元。2017年底,在凯里沟组和沈家洞组发展铁皮石斜产业,采取大棚立体种植占地200亩,野生(移栽在树上)种植500余亩,利益联结75户贫困户215人,解决贫困户30余人长期就业。同时,该村还新发展肉牛养殖基地一个,年出栏量400头;茶叶种植基地350亩(全部进入摘采期),建立碾茶加工成一家;冷水鱼养殖基地一个,农家乐3家。
  近年来,江口县怒溪镇不断提升党建工作引领水平,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助力群众致富增收,实现党建工作与经济社会建设同频共振,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
  该镇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引领,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积极探索“支部+专业合作社+农户一支部+公司+农户”等“高矮搭配、长短结合、以短养长”多种模式,打破传统单一的生产模式,大力推广“经果+辣椒(蔬菜)”、“经果+养蜂”、“苗木+中药材”、“茶叶+包菜”、林下种养等效益明显的轮作、套种优良组合模式。健全完善12个行政村“村社合一”农民专业合作社, 形成“村社合一、社企互融”新格局,让广大群众在村集体资产发展壮大中享受改革红利。助力乡村振兴。
  该镇依托境内骆象村“万亩茶海”、黄岩传统古村落、孟家屯四季“花海”、张家坡户外写生基地、骆家屯冷水鱼养殖基地、田坝溪村“万亩雪山”精品水果、怒溪社区郑家屯花卉苗圃基地、科学规划村一品村一特特色种养项目,发展茶叶套种辣椒(蔬菜)5000余亩、经果林套种蔬菜(包菜)12000亩、乔木套灌木、中药材1400余亩、实施“稻+”工程600亩,探索启动“稻+鲫鱼”“稻+草鱼”“稻+螺”“稻+虾”“鱼螺虾共生”产业模式,依托温氏一体化生猪养殖场,发展种植原生态紫葡萄400亩(猪粪作为有机肥)。林下乌骨鸡5000余羽、生态冷水鱼养殖30余万斤,多样化、无公害、高品质的特色生态种养项目,让集体经济有真效、群众致富见实效、乡村振兴显成效。
  2018年,该镇麻阳溪村以“支部+公司(企业)+农户”模式,流转农户2000余亩土地,发展牧草种植800亩,油茶400亩,油桶350亩,人均增收1200余元,实现互利共赢。
  与此同时,该镇深入实施“4+1”工程(即打造万亩茶海、万亩“雪山”(精品水果)、万亩“林海”(翠山竹),万亩特色蔬菜和养殖3.5万羽家禽),翠山竹18000亩、茶叶30000亩、黄桃5000亩、苗木2300亩、柚子1800亩等长效产业,种植辣椒1200亩、蔬菜12000亩等短期见效产业,发展鲟鱼养殖20000余尾、铁皮石斛230万株、食用菌40万棒、中药材1200亩等特色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