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市州县新闻>铜仁>江口县 > 正文

江口闵孝:奏响乡村振兴最强音

  江口县闵孝镇位于武陵山主峰梵净山脚下,距江口县城20公里,幅员268.3平方公里,辖10村1社区,总人口3万余人。2017年全镇出列贫困村6个,贫困人口减少到147户328人,贫困发生率1.1%,农民人均收入实现了8572元,顺利通过了脱贫攻坚国家第三方考核评估验收。在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闵孝镇结合自身特色优势,采取“八步走”举措,走出了一条符合闵孝实际、具有闵孝特色的绿色发展之路。

  加强支部建设。基层党组织,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心骨”,更是乡村振兴的具体组织者、实施者和推动者。该镇在全面推行杨再炼“十个一”工作法的基础上,探索实施“动车组支部”创新提升工程,着力在基层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村级阵地建设、综合实力建设、村级制度规范化建设四个方面狠下功夫,切实发挥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前线指挥部”作用,使得基层党组织真正成为巩固提升脱贫成果的“红色引擎”。推行1名致富党员联系3名困难群众和帮助1名贫困户的“1+3+1”党员帮带模式,充分发挥致富党员在巩固提升脱贫成果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全镇11个基层党支部已建立全天服务制、学习培训制度、轮流坐班制,进一步规范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党员活动室、“两学一做”办公室,创新打造“动车组支部”12个。

  配强村级班子。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关键在人,关键在于选优配强村干部。该镇将“三原则、两基础”作为村级换届、选人、用人对照标准,围绕定岗不定人、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原则,及时调整、配备、健全村“两委”干部,确保村干部肯干事、能干事、干成事。建立“1+1+1”帮扶机制,明确每名党政班子成员分别牵头包抓1个行政村,并配备1名主任助理和1名党建特派员充实到村级班子,形成合力。健全选派第一书记制度,有计划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贫困村、薄弱村和后进村挂职抓党建、帮增收、促发展。第十届村级党组织换届后,党支部书记平均年龄44.16岁,大专学历2人、中专学历4人,享受副科级待遇3人,选派6名第一书记开展基层党建驻村帮扶工作。

  强化人才支撑。实施乡镇振兴战略,强化人才支撑是关键环节。该镇以发展需求为导向,统筹建立农村实用人才信息储备库,为农村人才分门别类建档,实行动态管理,着力把农村知识青年、巾帼人才、致富带头人、“雁归”人员等人才培育好、管理好、使用好,为实施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采取“理论学习+实践锻炼”、“请进来+送出去”相结合等方式,加强人才队伍能力综合提升,现有致富带头人、乡村储备人才48名,水产养殖、畜禽养殖、种植业人才57名,其中专业技术人才20名。大力实施“春晖社”人才培育工程,将各类人才摸底登记,建立“春晖社”人才信息库和“春晖励志金”,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人才保障和资金支持。现已建立春晖社2个,吸纳社员62人,建成春晖人才创业示范基地9个、春晖产业扶贫基地7个,募集“春晖基金”58万元,募集公益发展资金40余万元。

  做实特色产业。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该镇牢牢把握农村产业革命“八要素”要求,立足生态资源地域优势,结合“民心党建+‘三社’融合促‘三变’+春晖社”农村综合改革和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三变”改革,采用"以短养长、以长护短、长短结合"发展思路,突出抓好生态茶、冷水鱼、猕猴桃3个主导产业和中药材、蔬菜2个增收项目。探索实施“党支部+村集体+合作社+贫困户+N”党建扶贫模式,采取“621”和“721”利益联结模式,推行打捆抱团发展,切实保障贫困户利益联结分红,实现村村有致富产业、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全镇共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35家,龙头企业带动重点产15个,扭转土地林地发展精品果蔬、山地种植近万余亩,发展特色水产养殖600余亩,发展畜牧养殖1.5万余头、蜜蜂1580桶,利益联结贫困户1658户5924人,贫困户年户均增收2000元以上。

  夯实基础设施。基础设施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首要条件。该镇坚持民生至上的发展理念,把改善基础设施,增进百姓福祉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该镇大力实施“交通扶贫”工程,积极向上争取专项扶贫基金7097.97万元,硬化通村通组公路53条118.49公里,联户路100.52公里,实现"村村通油路、组组通硬化路、户户通水泥路"目标。坚持以水利设施建设为根本,大力实施人畜饮水巩固提升工程,投入735万元资金,改水45处,巩固2.5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切实解决贫困户无供水设施、供水保证率低、水质达标率偏低的问题。大力实施“三网融合”工程,实现光纤宽带乡村全覆盖,移动通讯网络村村通,4G网络交叉覆盖率达100%。全力推进“五改一化一维”和安居保障工程,建立县镇村队“四级联动”责任落实体系,把帮扶责任和具体措施落实到户、落实到人,实现整村推进全覆盖,全镇共实施“五改一化一维”贫困户2069户,完成易地扶贫搬迁414户1722人,改造整治农村危旧房1106户,完成危房鉴定1009户,达标率100%。打造了路通水洁、电通讯畅、村美寨靓的美丽乡村。

  筑牢民生保障。实施乡镇振兴战略,增进民生福祉是根本目的。该镇扎实推进“2+3”幸福老人计划,根据地域位置、孤寡老人分布情况,在坡上连片区新建两所村级幸福院,在坝下集中区新建三所村级幸福院,并配齐附属设施和完善服务功能,切实解决了孤残寡老群体集中供养问题,现已入住空巢老人、残疾人、政策兜底对象43人,其中贫困户28人。按照“应助尽助”“应补尽补”原则,对全镇建档立卡贫困在校生进行全面摸排、走访调查,并建立帮扶实施台账,确保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教育补助全面落实,现已为贫困学生发放各类助学金123.49万元。组建11个驻村医疗服务工作队,全面摸清建档立卡贫困户参合就医、医疗报销等情况,并造册登记,确保医疗救助对农村贫困人口全覆盖,全镇11个村级卫生室实现规范化管理运行,做到24小时留诊值班,杜绝群众看病找不到医生现象发生,切实减轻群众医疗路途成本支出。

  抓实基层文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风文明是保障。该镇围绕“书香闵孝、孝行天下、水产重镇”的发展目标,在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文化“软实力”上下“硬功夫”。建立村级文化教育基地,大力倡导勤俭自强、爱国守法、明礼诚信的基本道德规范,通过开展寻找身边“最美+”系列活动,把先进典型事迹作为教育素材,用群众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事教身边人,积极弘扬真善美、大力传播正能量。定期组织群众开展乡村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孝老爱亲文化等方面教育,通过传承“金钱杆”、“傩戏”及举办国学孝道讲座等形式,传承地方优秀民族文化,使文化建设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大动力。全镇已组建文艺队伍7支175人,组织开展金钱杆、傩戏、摆手舞等文艺演出75场次,其中闵家场村金钱杆队赴省内外演出达65场次。

  狠抓村级治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治理有效是基础。该镇以村民组为单位成立乡村治理巡逻劝导队,对农村环境脏乱差、滥办酒席、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问题开展巡查,积极引导劝导村民割除陋习,规范日常行为。创新推行村级环境卫生整治“亮分制”,组与组、户与户每月进行环境卫生评比,由工作队打分考评,张榜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培养群众主动参与环境卫生、爱护环境卫生的良好习惯。在全镇各村开展“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活动, 将尊老爱幼、邻里和睦、勤劳致富等家风家训理念融入群众的生产生活中,引导形成良好文明新风尚。同时,在“村与村、组与组”交差路口、村级公共场所和村主要交通干道安装了75个高清摄像头,对全镇治安情况进行了“全方位”监控,并设立扫黑除恶专项举报电话,严厉打击村霸、宗族黑恶势力,为村民群众筑起了道道安全防线,营造良好的治安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