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市州县新闻>铜仁>江口县 > 正文

迎风再起航 绽放新希望——江口县整县退贫“摘帽”之际乡村走访见闻

   迎风再起航 绽放新希望
  --江口县整县退贫"摘帽"之际乡村走访见闻


  “江口脱贫‘摘帽’了!”今年9月,江口县整县退贫出列的“捷报”传来。从此,江口县撕掉贫困标签,摘掉贫困“帽子”,翻开新的篇章,广大干部群众深受鼓舞,齐声呐喊出了“再见,贫困!你好,小康!”的新时代最强音。


农家乐.JPG

农家乐一角


  脱贫“摘帽”之际,笔者走进江口县乡村一线,只见村村寨寨处处呈现出基础设施大改善、扶贫产业大发展、干群关系大融合的良好态势,24万江口人民正不断上演万众一心夺取脱贫攻坚全胜、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连台好戏。
  百业兴旺 万象更新
  “香蕉、柑子、柚子……”10月12日,笔者刚到闵孝镇新田村口,还没看见村子的模样,就先听到了乡村“移动超市”车的叫卖声,不由感叹通路带给群众生活的便利。
  村主任龚文笔介绍,在2016年以前,新田村和其他偏远山村一样,交通落后。“要说哪个组的交通最老火,那是矮子中间拔高个,个个组都老火得很!”龚文笔无奈地说。
  得益于江口县脱贫攻坚工作的强力推进,农村路网全覆盖工程全面铺开,新田村迎来了一场全新的变革与转机。
  “4月14日,新田村麦子塘村民组通组路完工;5月26日,新田村石马村民组‘天路’工程完工……”翻开脱贫攻坚工作笔记本,龚文笔清晰地记下了村里发生的历史巨变。
  如今,通往新田村的泥巴路已经变成了3条平坦宽阔的水泥路,9条通组路、136条连户路连接到组组寨寨、家家户户,极大改善了村民生产生活条件,彻底告别了行路难。
  一路通则百业旺。路之所及,满目苍翠,绿意盎然。一个路通、业兴、村美、民富的新田村正焕发出新的生机。
  连心路,也是致富路。结合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新田村通过引进铁骑力士、吉草堂等公司,采取“公司+基地+村集体+农户”的利益联结模式,先后发展起中药材、油茶种植和生猪养殖等产业,带动群众户均年增收1200元以上。
  不仅是新田村,近年来,江口县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始终聚焦“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扶贫、异地扶贫搬迁、教育医疗住房三保障”四场硬仗,用美丽战胜贫困、用实干谱写新篇,走出了一条绿色发展脱贫新路。
  脱贫攻坚江口答卷上:农村基础设施全面改善,建成通村路582公里、通组路1213公里;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优化,发展茶叶15.92万亩、经果林5.34万亩、中药材3.3万亩、蔬菜9.9万亩,发展特色水产养殖5600多亩……
  其实,不仅是看得见的人居环境和基础设施在发生变化,还有看不见的文明新风润入心田。村在变,人更在变。
  政通人和 鱼水情深
  “祝你生日快乐!”9月26日,在闵孝镇鱼良溪村黔馨家园,镇村干部、扶贫帮扶干部以及黔馨家园的其他残疾人朋友一道,陪伴村里73岁的残疾孤寡老人阳国喜过生日。
  鱼良溪村是远近文明的产业村、小康村。近年来,该村通过实施“党员先锋”工程,使全村的蔬菜、西瓜、养殖等产业日渐形成规模,休闲旅游产业也日渐兴起,村人均纯收入早已突破万元,绝大多数村民早已经脱贫致富奔小康。
  但是20余名无依无靠的残疾人因缺乏劳动能力,仍然贫困。“同步小康,不能落下一人。”如何帮助这些残疾人脱贫,是村党总支书记杨再炼和驻村工作队最关心的问题。
  2016年,鱼良溪村借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契机,为残疾村民、五保户争取“精扶贷”资金入股村贫困残疾人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共同创建黔馨家园生态养殖基地,规模养殖江口特产萝卜猪,专门集中解决残疾人、五保户就业增收。
  像阳国喜一样,住进黔馨家园的残疾人还有22人。他们不仅有各自的居住房间,还有自己的工作岗位,每月按时发放工资,工资从650元到1500元不等,还有年底分红。
  “住在黔鑫家园,我们衣食无忧,村里每月还给我们发工资,感谢党的政策,感谢杨支书。”谈到自己在基地的幸福生活,负责厨房的贫困残疾人姚金花高兴得合不拢嘴。
  民之所呼,政之所向。江口县始终坚持以民心党建引领脱贫攻坚,以组织振兴推动乡村振兴,先后创新实施了基层党建“六亮、七化、十个一”工作法,推行党组织“末位管理”和党员“亮牌服务”机制,筑牢筑强基层战斗堡垒。
  同时,江口县还紧紧围绕脱贫攻坚排兵布阵,先后选派了897名驻村干部和第一书记,组成104支驻村工作队,全脱产开展驻村帮扶工作,安排2850多名干部与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以干部“辛苦指数”换取群众“幸福指数”。
  “干部脱皮,群众脱贫。”不少扶贫干部说,扶贫工作很辛苦,但是“苦中有甜、先苦后甜”,后面“越来越甜”。
  顺势而为 奋斗不止
  “服务员,麻烦给我们再来一份山麻鱼!”今年国庆节期间,走进太平镇寨抱村级集体经济田源春·乡愁别苑农家乐,宾客爆满,生意红火,“服务员”吴迤忙碌又高兴。
  吴迤是江口县委党校派驻寨抱村驻村干部,因村里开的农家乐生意火爆,人手忙不过来,便主动到农家乐当起了服务员,帮衬着打理“生意”。“虽然忙,但是生意好,能让村里有钱赚,还是觉得值,我乐意帮这个忙。”吴迤说到。
  白天打理完“生意”,晚上吴迤还要到离村委会不远处的脱贫户曾兴民家里去看看,还要继续跟踪帮扶两年,确保他们不返贫、能发展,驻村扶贫还没到放松的时候。
  作为村里曾经的贫困户,曾兴民在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的精准帮扶下,于2017年10月开办起了一家名为“山水人家”的农家乐,因服务优、味道好,生意不错,回头客也越来越多,旅游高峰期,一天能有1000元至2000元收入。
  靠着经营农家乐,曾兴民顺利脱了贫。但曾兴民并不满足,“好房子是建起来的,好日子是干出来的,脱贫全靠党的政策好,小康还得自己加油干,还要加把劲。”曾兴民说。
  虽然脱了贫,摘掉了贫困“帽子”,但广大干部群众的干劲丝毫不减,都抢抓着梵净山申遗成功和江口县建设“一核两区”的历史机遇,大干快上,顺势而为,奋斗不止。
  “不是‘帽子’一摘就能一劳永逸,‘摘帽’只是对我们此前工作的肯定,2020年我们还要奔小康,就像爬坡不能停在半山腰,小康路上得快跑。”江口县扶贫办主任刘元兴表示,必须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让群众生活得更加美好。
  为此,江口县按照省委、市委关于脱贫攻坚的各项决策部署,坚持措施“三个不减”、政策“三个不变”、发展“三个提升”,通过不断强化驻村帮扶、提升发展质量、推动基层善治等务实举措,确保脱贫不妥责任,脱贫不脱保障。
  百尺竿头进一步,中流击水正当时。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江口县24万颗心同频共振,迸发出前进的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