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市州县新闻>铜仁 > 正文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中界镇高峰村驻村第一书记张鲁黔守初心担使命纪实

在“高峰”上践初心





  




  “高峰村两委班子建设、产业发展、乡村治理、基础设施建设、民生事业等关乎百姓和未来的各项工作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突破性、跨越式发展。”在北京2019年扶贫日系列论坛“乡村发展与脱贫攻坚”论坛上,铜仁市生态移民局派驻沿河土家族自治县高峰村第一书记张鲁黔自豪地说道。


  2016年3月,张鲁黔被选派到高峰村担任第一书记。当年,他克服高峰村山高路远、交通不便、缺水缺电等困难,以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共产党人的使命和担当,帮助高峰村改出了新时代新农村新面貌。


  抓党建引领:锻造“搬不走”的扶贫工作队


  高峰村属于深度贫困村。全村辖3个村民组,人口147户561人,建档立卡初有贫困户50户194人,贫困发生率34.6%。通过帮扶,2018年贫困发生率降至16.9%。


  “驻村工作,单靠某一个人的能力是不可能完成的,必须打造一个优秀团队共同协作,这样才会事半功倍。”从驻村担任第一书记的第一天起,张鲁黔就思考如何团结协作、带好队伍、激发合力。


  针对村党员“老龄化”和文化水平不高,村两委不能有效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的实际,张鲁黔以村级换届为契机,将思想更先进、能力更强的村民吸纳到村党组织、选进村委班子。目前,高峰村共有党员18名,预备党员2名,入党积极分子8名,激发了全村党员群众参与、支持家乡建设的激情。


  2018年3月,张家港市杨舍镇善港村与高峰村结对帮扶,每两个月轮流选派15名骨干队员到高峰村蹲点帮扶。


  如何有效整合两股帮扶力量?张鲁黔想到了组建联建支部的妙招,善港村驻村临时党支部与高峰村党支部开展“支部联建”,通过“佩党徽、亮承诺”活动,设置党务公开栏、党员形象栏,并将收集到的党员承诺书张贴在宣传栏内,切实发挥党员在脱贫攻坚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3年的驻村工作,张鲁黔赢得了群众的信任,获得了组织的肯定。他连续3年考核等次获“优秀”,记“三等功”一次,荣获“全省脱贫攻坚优秀共产党员”“全市优秀第一书记”“全县优秀第一书记”等荣誉。


  抓基础建设:打造“聚人气”的生活环境


  张鲁黔刚驻村不久,一天中午,到子弟坝村民组谢庆友家走访时,谢庆友接到通知去七里槽背化肥,谢庆友便安排两个正在读高中的孩子去背。傍晚,张鲁黔返回村委会时,在路上碰见了两个正背着化肥回来的孩子,这时候离两个孩子出发已经3个多小时了。


  当时,子弟坝村民组3.5公里的毛坯路虽然接通了,原本凹凸不平的公路,经过暴雨冲刷后,已经没法通车,村民出行非常不便,急盼道路硬化。


  连月来,张鲁黔奔波于市、县两级相关部门,积极争取项目。项目跑下来了,施工过程中因土地纠纷矛盾层出不穷,张鲁黔带着工作队深更半夜跑群众家中,耐心向群众做思想工作,保证了项目的顺利实施。


  3年来,张鲁黔争取到了3.3公里165万元道路硬化项目,20万元照明项目,60万元七里槽排洪渠项目,80万元产业路开挖项目,8公里茶场道路硬化项目,2公里龙门组至小池组产业路项目及82万元脱贫攻坚经费,为高峰今后发展奠定了基础。


  缺水也是一直制约高峰村发展的一大难题,张鲁黔多次到市直部门汇报高峰村的实际情况,争取到项目资金30万元,项目批复实施后有效改善了村民的生产生活用水质量。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在张鲁黔的协调努力下,一批民生项目顺利实施,自来水进了村、柏油路修到百姓家门口、“美丽乡村建设”工程全面铺开、农业技术培训搬到了田间地头……一件件民生实事暖了百姓的心。


  抓致富产业:探索“可复制”的发展模式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复制善港农业经验,规划实施了“一水一场两园三业”产业布局,采用“村集体+龙头企业+基地+贫困户”组织方式,将贫困户和致富带头人、产业工人融入产业项目之中。


  在七里槽建设高峰生态有机农业产业园,项目前期投资330万元,产业园瞄准精品、精细标准,重点打造特色果蔬超市,建成大棚57个,棚内种植了草莓、限根葡萄、红美人桔子、灵芝等特色品种,为整村脱贫出列奠定了基础。同时,组织群众全程参与,培育了10多名致富带头人,既学习了技术和管理经验,又通过务工增加了收入。


  去年,公司收购了原300亩茶园,今年通过临时加工制作了500余斤高品质的红茶和白茶,销往北京、江苏等地,深受消费者青睐。目前,新建的茶叶加工中心、生态养殖场、致富带头人培训中心正在建设当中,预计今年年底全部投入使用,项目建成后,将有效带动周边乡镇更多贫困群众增收。


  为加强对有意愿创业致富村民的培训,把他们输送进善港村产业基地学习60天,让他们从生手到熟手到能人的转变。


  10月14日上午,2019年扶贫日系列论坛“乡村发展与脱贫攻坚”论坛在北京举办。会上,张鲁黔作典型经验发言,分享他扎根高峰投身脱贫攻坚第一线的工作经验、成就和目标。


  张鲁黔驻村帮扶高峰村以来,在与工作队的共同努力下,不仅引种特色产业推动了高峰村的发展,也提升了群众思想文化素质,转变了群众思想观念,促进了乡风文明,为东西部扶贫协作“村帮村”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样板。


  抓乡风培育:建设“净洁美”的乡村


  “高峰村是全县最脏乱的贫困村。”驻村伊始,村民无意中说出的这句话道尽了心酸和无奈,也让张鲁黔意识到,“脏乱”是这个村子的贫困根源。


  用真心、见真情,融入农村做好群众“贴心人”。为此,他组织召开党员干部会、群众会和院坝会,与村干部谈心,与群众交心,决定以村民自治的方式,开展乡村环境治理活动。


  在善港村的帮扶下,将善港村民自治经验成功嫁接到高峰村。在村里制定了村规民约、成立红白喜事理事会,教育引导村民善字当头,以善为美,开展文明家庭、示范家庭、好婆婆、好儿媳评选等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并结合高峰村土家民俗风俗,找准土家人信奉祖先这个切入点,提炼族谱家风家训对群众进行熏陶,潜移默化地引导群众讲礼仪、知廉耻,规范其言行举止。


  乡村治理,从环境整治入手。针对群众生活习惯不好,垃圾乱倒、污水乱排,工作队划分了责任区,制定了村民组自治、垃圾集中清运处理的常态化管理办法,每个村民组聘用1名贫困群众配合驻村工作队开展环境整治行动,取得了超预期效果。


  “今后我将不忘记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带领高峰村干部群众攻坚克难,砥砺前行,通过善港村倾情倾力‘整村帮扶’,我们一定能把高峰村打造成善港培训基地的第一课堂,苏黔东西部协作的第一范本。”面对未来,张鲁黔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