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市州县新闻>铜仁 > 正文

向乌江文学的布道者致敬 ——杨德淮老师文学创作研讨会纪实

  2019年5月27日,位于川硐教育园区的铜仁幼儿师专校园万木欣荣,鸟语花明;窗明几净的艺馨楼会议室高朋满座,会聚了铜仁文学界众多的前辈与后起之秀。简朴而隆重的杨德淮文学创作研讨会,于14点30分拉开帷幕。


1.jpg


  研讨会由铜仁幼儿师专党委委员、副校长张选明主持。党委副书记、校长冉贵生教授致辞,向杨德淮先生表达了崇高的敬意,并对嘉宾的光临表示了热诚欢迎。他说:“在即将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铜仁幼专建校100周年两个大喜日子之际,我们在这里欢聚一堂,举办100周年校庆系列活动之一 ——杨德淮先生文学创作研讨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杨德淮先生是铜仁幼儿师专的优秀校友,师德高尚、学识渊博,真正诠释了学校“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校训。上世纪80年代,在学校的前身——思南师范任教期间率先进行语文教学改革,对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影响深远。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他的一言一行影响了几代学生,他的人格魅力散发着迷人的光芒。”冉校长还引用了高尔基的一段名言:“文学可以帮助人了解自己;提高人的信心,激发他追求真理的要求”,号召全校师生以杨德淮老师为榜样,活到老、学到老、写到老,做一个追求真理的人,做一个值得尊敬的人,做一个堂堂正正、顶天立地的大写人,无愧于自己、无愧于社会、无愧于历史。


2.jpg


  本次活动由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铜仁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共同主办,铜仁幼儿师专党委宣传部、初等教育学院承办,铜仁市诗词楹联学会协办。铜仁幼儿师专党委副书记、校长冉贵生,副书记朱保贤,党委委员、副校长张选明,党委委员、宣传部长张子勇,铜仁市文联副主席刘照进,作协主席龙险峰,诗词楹联学会会长赵幼立等出席了会议。参加本次活动的还有铜仁市作家协会、文艺理论家协会、诗词楹联学会部分代表和铜仁幼儿师专200多名师生。

  接下来的创作研讨气氛热烈。初出茅庐的青年评论家、铜仁幼儿师专青年教师陈晓莉,率先做了题为《论杨德淮先生散文的社会批评与文化传播》的专题发言。她说:“一个出色的文人,应当具有犀利而独到的文学眼光、敢于担当的社会责任、睿智而风趣的人格魅力等,而这些因素竟然毫无违和感地聚集到了一个人——杨德淮先生的身上,这不得不让人称奇。杨德淮先生以学者的广阔视野和敏锐直觉为经,以对自然、社会、人生、人情的感悟为纬,再加之各种社会热点实时分析进行点缀,从而自信、从容的走出了一条自语式的散文之路。身为文人,他在抓住了时代重大课题的同时还能突破这个坚硬的公共话语硬壳,并生发出独到的见解,给人以痛快淋漓的艺术感受。身为一名社会参与意识较强的散文作家,他又常常将目光融入历史和文化的浩瀚之中,冲破了以往传统书斋文人在事、景、情、趣、理上的写作格局,紧紧把握时代的脉搏,直击人们柔软的内心,在张弛有度的笔调中又裹挟着一股万夫不当之勇的气势豪情。因此,杨德淮先生散文最突出的特点是:幽默与自由,批判之处鞭辟入里,欣赏之时不吝笔墨,万物信手拈来皆为文章,其随笔的气韵风骨,能给人以深沉的感动和震撼。杨德淮先生总是自觉地把自己扮演成为一位探险者,从社会人群出发,在历史的洪荒处,在岁月的褶皱里,打捞那些曾经美丽而易碎的片段,这些散文以深刻的思想性、文化性,以及饱满而真挚的感情,不仅向读者展示了历史和文化的碎片,还将人们日渐冷漠的心灵撬开了一条窄窄的缝隙,一个读书人的冥冥思考锲入散文的诗性,烛照着历史的兴衰演变以及历史名士的风韵气度。”


3.jpg

  铜仁幼专党委副书记、校长冉贵生教授致辞


  陈晓莉认为,我们今天的时代不缺乏作家,但在社会和文坛问题多多的当下,缺的是依然匍匐在前行路上关爱弱势群体,大胆批判腐败、不公与不义的良知作家!从这个意义上说,杨德淮先生以良心为基准的批判精神既是对时代的响应,又是令人钦佩的,更是难能可贵的。

  铜仁幼儿师专副教授黄尚霞,是从杨德淮先生创办的新星文学社走出去又回到母校任教的硕士研究生,她说:“杨德淮老师开创了思南师范文学创作的先河,他对文学的虔诚令人敬佩。杨德淮老师的诗歌体现了他刚正不阿的文人风骨。有一种出淤泥而不染的净气和不畏艰难的豪气,让人敬仰。从小处可以看到他的生命轨迹,从大处可以看到一个变化着的时代烙在个体生命里的印痕。他的古诗写得气势恢宏、雄健有力,诗味隽永,内涵深邃。在意象选择上,诗人有意选择一些磅礴气势的自然景物,如魏巍高山、滔滔江河、皑皑冰雪等,他以“山”为主题的诗歌有80多首,以“水”为主题的诗歌有25首,可见诗人对山和水的偏爱,并运用夸张、比喻等艺术手法,营造宏阔瑰丽的诗歌意境。在语言手法的运用上,以叠字为主要风格的古诗20首,增强了诗歌的音乐美,更是凸显了他的语言功底。”



  本次研讨会,也是杨老师文学人生的一次分享会,杨老师坚持文学创作60多年,百折不回。痴心不改,赢得了人们的尊重。因为发言踊跃,话筒的持有权成为会场的焦点,主持人不得不限定每位发言人的时间,但仍有部分发言者严重超时却感觉意犹未尽。

  92岁高龄的吴光权先生是铜仁市诗词楹联学会名誉会长、原铜仁一中校长,也是杨德淮老师的老师。吴校长对这位80岁的学生爱护有加,充满敬佩和自豪之情。他本来准备了一篇近5000字、题为《文学生涯,诗意人生——德淮诗词笔谈》的长文,深情追忆这位学生在铜中读书时表现出的文学爱好和才华初露,对他少年时代刻印校刊《铜仁中学》的尽心尽力记忆深刻。他认为杨德淮老师身上具有崇尚山川的浩气、崇真务实的正气和不骄不躁的静气。


6.jpg

  铜仁市诗词楹联学会名誉会长吴光权致辞


  他高度概括了杨德淮老师精神世界的“三方面”,精神食粮的“三个多”,养性育才的“三气派”和创作风格的“三坚特”。称赞他是驰骋诗坛的高手、能手,最后以诗作结:“不酒不烟不逞强,敢崇诗脉傲严霜。风前雨后付一笑,百味传承诗万行!”因为时间关系,吴老只好脱稿发言。他精神矍铄、中气十足,忘情处语调铿锵、目光炯炯,再辅以有力的肢体语言,有种不容置疑的气势。

  铜仁市诗词楹联学会会长赵幼立,本来出差在福州,为了表达自己的心情,从清早就赶乘飞机,下午三点抵达铜仁机场,顾不上吃午饭,就背着行李赶到会场。他由衷盛赞杨德淮老师是他心目中的先生与大家。他对第一次见到杨老师的印象记忆犹新,那就是平凡而不高傲,朴素而不奢华,实在而不虚伪,可信、可交、可敬。他说,那时杨德淮老师身为电大副校长、副教授,但家里还是水泥地板,106粉的白墙,12吋的黑白电视机,与此形成巨大反差的是顶到天花板的书架以及装订规范整齐的历年教案,由衷生出敬佩。


7.jpg

  铜仁市诗词楹联学会会长赵幼立致辞


  中国诗词楹联学会会员、沿河县文联主席田贵东,撰文《亦师亦友三十年——我心中的杨德淮老师》,深情回忆了思南师范求学时期,杨老师直接指导和示范他编印社刊《新星》担任新星文学社社刊《新星》执行主编的美好岁月。以及后来以书为媒,杨老师对他的关心与帮助。

  中国诗词学会会员、思南诗词楹联学会会长敖顺波,用一阙创作的《满庭芳·敬赠杨德淮老师》,代表思南籍学生对杨老师的崇敬感恩之情。

  思南诗词楹联学会原会长任若绵则在《幸与先生结俳缘》一文中,重温了杨老师“人生需要表达,表达需要诗歌”的教诲。


8.jpg

  铜仁市文联原主席龙险峰致辞


  铜仁市作协主席、原铜仁市文联主席、诗人龙险峰说:“我虽然不是杨德淮老师的学生,但我也是阅读杨德淮老师的文学作品,受他的文学品质的熏陶而进行文学创作的。几十年来,杨德淮老师把文学创作当成了生命战胜困境的力量,把文学创作之快乐升华为生命的修养与德行。此时此刻,我想起一位俄罗斯著名作家评价帕乌斯托夫斯基作家的一段话:‘凡是读过帕乌斯托夫斯基作品的人,没有不喜欢的。这位抒情散文艺术大师的作品,之所以能够超越国界、超越时代而获得不朽,是因为他始终以真挚坦诚的心灵,关注美妙的生活,关注奇异的命运,关注清新的自然;用细腻的笔触,把人性的关爱、生命的哲理和艺术的体味诉诸读者,让现实的真善美升华为艺术的生命,使读者在对生活的品味中,获得审美的沉醉,难怪人们说,他在散文中发现了诗。’ 在此我将这段话敬送给杨德淮老师,祝他文学创作之心永葆青春,幸福开心每一天。”

  专程从德江赶来参会的原铜仁市作协副主席张贤春,铜仁幼儿师专副教授包兵兵、铜仁诗词楹联学会会员曾宗和等也分别发言。

  杨老师的学生、现任铜仁市文联副主席的知名散文家刘照进说:“在我的心目中,杨老师就是一位文学的布道者。”

  而不苟言笑、惜言如金的中国作协会员、知名小说家罗漠秉持他一贯的表达方式:“先生之后,再无先生!”

  本次研讨活动,是铜仁幼儿师专百年校庆系列活动之一,得到了铜仁市文联的大力支持。既是向一位德高望重老教师的致敬,也是对年轻教师的激励。尤其是杨老师的曲折人生和坚忍不拔的精神,对后来者有着极大的启迪。

  公元1963年,22岁的杨德淮从贵州大学中文系毕业,被分配到乌江边的思南中学, 1965年秋被借调到思南耕读师范,在1966年开始的文革中遭受十四年的磨难,文革结束后获得平反。上世纪80年代初,杨德淮老师再次回到思南师范。在任教的8年里,他推行语文教学改革,影响了几代学生。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春风化雨,硕果满枝。杨德淮老师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他是文学的布道者,引领着几代人在文学的旅途中求索。他创办的新星文学社,奇花满树,硕果满枝。


8.1.jpg


  这个乌江边的文学摇篮,已经孵化出一批颇有影响的作家诗人,如安元奎、刘照进、王晓旭、田永红、袁景波、张进等,形成了一个思南师范作家群,活跃在文坛。他人格高尚,是大家敬重的长者。他求真理,说真话,几十年坚持做一个正直善良的人。他包容别人,严于律己;把深深的苦难埋在心底,把慈祥的笑容留给大家。高尚的人格,令人景仰。他酷爱文学,始终不渝,对文学的虔诚令人动容。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笔耕不辍,在《贵州日报》《南国诗报》《铜仁日报》等省内外报刊发表大量作品,已自费出版有“深山”“雪斋”“野岭”等系列丛书118部,收录散文、寓言、杂文、新旧体诗歌等1000多万字,真正的著作等身。

  参会嘉宾自由发言结束后,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贵州省作协会员、原铜仁市文联副主席袁景波向杨德淮老师赠送了书法作品,内容是杨老师说的一句话:“人贵诚,书贵真”。

  研讨会的压轴,是研讨会的主角杨德淮老师讲话。杨老师说:“人生需要表达,写作,就是书面表达,是所有表达方式中唯一能够突破时空限制的固化表达,是读书识字的人享有的一种特殊表达方式,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作为文明时代的一名教师,我有责任承担起书面表达的传承职责。我不能不写作。在写作中,我投入了自己的思考和情感,获得了心理上的愉悦和精神上的享受。因为通过写作,借助文字,我得以在精神世界畅游,既感到愉悦,又获得享受。这愉悦,是他人取代不了,也无法赠与的愉悦;这享受,是他人赠送不了,也无法夺走的享受。我热爱写作,因为写作让我快乐,让我愉悦;我坚持写作,因为写作给我快乐,给我享受。”杨老师连用3个“谢谢”,表达了他此时此地的心情。

  最后,初等教育学院师生为研讨会精心准备的一台诗文朗诵会,朗诵内容全部摘录于杨老师笔下的新诗、古诗、随笔、散文等。声情并茂的朗诵,美轮美奂的大屏幕PPT背景,营造出浓浓的画意诗情,一阵接一阵的掌声,不断将朗诵推向高潮。

  当来自故乡玉屏的乡音——箫笛声悠悠响起,当朗诵者《母亲与我》中某个字词触动了杨老师心灵深处情感的开关,这位历经磨难却坚强隐忍、从未当众流泪的八旬老人,极为罕见地双手掩面。


10.jpg

合影


  一丝若隐若现的细流,泛着光,自指缝间缓缓溢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