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市州县新闻>铜仁 > 正文

“此心安处是故乡”!大龙全力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

  近年来,铜仁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系列重要论述,按照中央和贵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头号工程”抓好抓实。大力实施跨区域易地扶贫搬迁,将生存环境较差的深山区、石山区群众跨区县搬迁到铜仁主城区和大龙开发区、铜仁高新区集中安置,跨区县搬迁人数在全省最多、规模最大,占全省跨区域搬迁总数的53.83%。

  大龙开发区作为重要安置地,围绕基本公共服务、培训和就业服务、文化服务、社区治理、基层党建“五个体系”建设全面推进,以“四个三”党建引领,全力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取得突出成效。最近,2019年全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现场会第一调研组走进大龙开发区,对“铜仁模式”“大龙速度”等给予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

  截至目前,大龙开发区大德新区、德龙新区、龙江新区三个安置点,已顺利承接德江、石阡两县群众20689人入住,生活变迁带来的可喜变化,4465个家庭在㵲阳河畔安居乐业。


微信图片_20190418104147.jpg

家门口就业


  家门口就业乡亲增收有渠道


  最近一段时间,雨水较多,气温变化大。大龙开发区新居民们常打电话回老家,问问亲友们农活忙得怎么样了、孩子们上放学是不是安全。

  因下雨天气,工地暂停作业,德龙新区新居民冯仁德休息在家,接快递员电话通知到小区门口拿包裹,他与乡亲们打着招呼,满脸笑意地往门口走。“换作往年,这样子的天气肯定愁得我笑不出来。”

  2018年1月,德江县楠杆乡冯仁德一家5口离开“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的家乡,沿着高速公路穿山、过桥迁入远在两百公里外的大龙开发区。

  在农村,有10余亩田土的冯仁德也算“大户”。未搬迁之前,夫妇二人一直在家务农,风里雨里围着玉米、稻谷、土豆一年忙到头,年份好的时候也不过是自家取用外,再赚个1万多元钱。为送三个孩子上学,他们再累也不说累、起居环境再差也将就过了,但受限于条件,难以继续支持孩子完成学业。

  “想到离开熟悉的田土、去陌生地方打工谋生,我们也曾犹豫了很久。但教育开销压力太大,促使我们不得不换种方式,以求改变状况。”

  到新家园后,夫妇二人在政府工作人员牵线搭桥打起零工,有务农练出来的力气打底,不愁没事情做。同年秋季学期开学,分别读大三、大二、大一的三个孩子报名费加月度生活费,总计要2万元。“那时我们两口子已打6个月零工,赚满了这笔钱。孩子知道我们在这边比在老家轻松,高高兴兴地上学去了,说毕业后要好好工作赚钱、好好孝敬我们。”

  与冯仁德一样,从石阡县平溪乡搬来龙江新区的李军也很庆幸迁入新家园、并选择就近就业。年过花甲的父亲常年在家照顾患有残疾的二哥,儿子就读大龙中学,在广州打工的李军无法照顾家人。

  李军从事箱包行业多年,从普工做到了管理。因有多年工作经验,他在大龙开发区举办的安置点专场招聘中应聘阳光箱包,随后被聘为生产主管。“每天早八晚六,偶尔加点班,基本上每个月可以拿到5000元左右工资,还能照顾家人,我很满意。”

  大龙开发区通过强化就业宣传、职业技能培训、就业创业服务,引导新居民积极就业、自主创业,新居民群体中,现有劳动力9437人,就业8074人。大龙开发区园区企业众多,用工需求量大,劳动力就业、择业空间宽松;餐饮小吃、杂货零售、窗帘裁缝等店面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原已掌握技能以及通过职业技能培训的新居民在良好的创业平台上一展所长。就算只是像冯仁德夫妇一样灵活就业,迅速发展中的大龙开发区也有诸多项目工地供人以勤劳挣钱。


微信图片_20190418104153.jpg

美丽的校园环境


  就近就学孩子就学有条件


  安土重迁,说的是人们对生于斯、长于斯的家园有深深的眷恋。当搬迁成为保障子女后辈实现更好发展的现实途径时,是走还是留?

  “孩子上学走的那段路,我以前上学的时候就走过。我不愿孩子们再重复那条路、重复我的生活,所以为了孩子有更好的学习条件、更好的未来,我们搬来了这里。”从德江县泉口镇搬入德龙新区的田忠贵认定,教育构建通往美好未来最宽的路。

  早前,田忠贵和爱人外出务工,留下田雪蓉三姐弟跟着爷爷奶奶生活、上学。从家里到学校,有一个多小时脚程。孩子们每天六点钟起床洗漱,打着电筒出发,冬天时,要走到半路天才放亮。如今,田雪蓉三姐弟在离新家只有1公里多点的大龙中学、中心完小上学。生活、学习环境改善,让本就拔尖的田雪蓉在学习上有了更好表现。

  “让孩子有更好的环境,能学有所成。”是新居民家庭选择搬迁的侧重考量。为满足新居民学子各学龄段的就学诉求,大龙开发区高标准建设4所幼儿园、2所小学、1所中学共7所学校,其中已投用3所学校,容纳1950名学生。

  麻音塘中心小学于去年秋季学期投用,目前有6个年级13个班,共600多名学生,33名教师开展教学工作。“新学校比老家学校大得多,就在新家旁边,我在这里很快就交了很多新朋友,生活学习都很高兴。”去年下半年,杨彩玲一家从德江县沙溪乡搬到龙江新区,她很快在小区学校开始了新的学习旅程,适应新环境后,学习效果明显改善。

  孩子乐学,学生家长也乐在其中。从德江县高山镇迁入龙江新区的曾信鲜,已养成在店里听朗朗读书声的“休闲习惯”。“老家上学路远,孩子去去来来的我们不放心。在外地打工那些年,我们一直把孩子带在身边照顾。却因顾着赚钱养家,忽略了孩子们的学业。”来到新家园后,他不再外出,开起店既做生意挣钱,也方便督促就近入学的孩子学习。

  课堂之外,大龙开发区还组织志愿者到安置点群团综合服务站开设“周末课堂”,辅导新居民学子作业,引导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校内校外多种举措,正帮助着学子们茁壮成长,“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微信图片_20190418104213.jpg

家庭医生


  签约家庭医生身体健康有保障


  “春季是呼吸道疾病多发易发季节”,这句话,王廷河早听老家中心卫生院的医生说过,不过现在再听医生提醒,不需要再从村里折腾去镇里了。

  2017年底,王廷河一家4口从德江县复兴镇迁入德龙新区。到新家园生活一年多,已算是稳定下来。大儿子、儿媳外出打工,留下2岁的孩子交给王廷河老两口在家照顾。“我幺儿子还没结婚,跟我一起搬来大龙后在附近当保卫。最近气温变化大,孙孙感冒流鼻涕,我带他过来检查下。”

  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设在德龙新区中心地段,配有医务人员13人,提供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开设全科门诊,配有相应的诊疗设备,以开药、打针、吊点滴等方式诊疗一般常见病、多发病,并根据群众病情给出转往上级医院就诊的建议。

  老人一边在窗口等着拿药,一边感慨不已。“老家偏僻,离镇上远,交通不便。去医院来回很折腾,我自己有个什么小毛病,一般很少去医院,等它慢慢好。过来这边后,啥都方便,健康肯定更有保障啦!”

  为方便新居民就近就医,大龙开发区与德江、石阡相关部门迅速对接信息资料,采取新农合筹资上门服务等措施,确保每户新居民全家参合,有效遏制一人生病、全家陷入贫困的现象发生。并严格落实“先看病后付费”、“一站式”即时结算、大病专项救治和就医绿色通道四重医疗保障,进一步完善医疗救助,切实减轻医疗负担。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则以上门提供诊疗服务的方式,将便利送到了家中、床前。

  大德新区杨小英的婆婆生活不能自理,带去看医生会让老人很难受,未搬迁时,这事没少让一家人头疼。“签约家庭医生后,有需要时一个电话就能得到一对一的指导或上门贴心服务。按照医嘱到社区卫生服务站拿药,也很方便省心。”婆婆的事处理利索了,若还有空闲时间,杨小英会到楼下的就业扶贫车间做点零工,每月也能挣到几百元钱补贴家用。


  安居乐业社区生活有氛围


  现年65岁的向飞,是全市首批跨区县易地扶贫搬迁户,迁入大德新区。两个儿子就近就业,老两口接送孙女上放学,并经营着蔬菜零售和制售酸汤豆腐,生意不错,收入可观。向飞很了解搬迁相关政策,因为满怀感激之情,这种心态驱使他自力更生、拼搏进取,也促使他主动协助老家工作人员开展搬迁动员。“我结合自家实际情况解释大龙开发区的好,住房好、市场大,赚钱机会多、孩子上学有保障,寻医问药也方便。有好几户老乡听了我的劝,搬过来后,也把新生活越过越好。老乡和新邻居们走动频繁,人际关系很和谐。”

  “四个三”党建引领是“五个体系”建设的有益补充,则帮助新居民完成从农村到城市、从村民到市民、从农民到工人的关键转变。

  其中,围绕扶贫扶志,讲好脱贫攻坚“三堂课”,更有“润物细无声”的效用。以脱贫攻坚夜校为平台,上好党的政策宣讲课。引导新居民了解党的好政策,做政策上的明白人,感党恩、记党情、珍惜好时代,更好更快适应新环境新生活;上好精神文明提升课,鼓励新居民改变落后思想观念、具备新时代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促进社区和谐发展;上好就业创业指导课,带领新居民适应新的创收方式,养成勤劳创造生活的良好意识,过上更幸福的生活。促使新居民实现“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转变,以新的生活方式、文明习惯、精神面貌融入新家园,更密切地参与到地方经济社会建设中来。

  2018年1月,谭文江一家从德江县高山镇迁入德龙新区,“我身体不怎么好,下不得大力气,干部们安排我在小区物业做保安,每个月能拿到2000多元,我挺满意的。”同事们也多是小区群众,他们值班时严格按照时间表定期巡逻,听到有什么响动,会立即开展不定期巡逻。

  无独有偶,在安置点就近就业的新居民们,都对工作和乡亲倾注了深深的专注与热情。从德江县潮砥镇迁入龙江新区的黎启蛟,有着13年家电维修经验,来到新家园后,经常帮助新邻居们免费维修家电。今年3月初,龙江新区为民服务中心刚成立,便将他聘入维修服务队。为提高专业技能,他工作之余常通过网络、书籍学习专业知识,提升解决各种故障的能力。"工资虽然比在外打工略低,但我心里很高兴,因为我不仅住进好房子,还在家门口就业过上稳定生活,能以一技之长帮助乡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