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市州县新闻>铜仁 > 正文

铜仁市1.13万帮扶干部尽锐出战 在脱贫攻坚一线浑洒青春

这一年,他们辛苦了

——铜仁市1.13万帮扶干部尽锐出战,在脱贫攻坚一线浑洒青春


  2018年,铜仁预计实现14.26万贫困人口脱贫、519个贫困村出列,贫困发生率从8.41%下降到4.62%。


  在这份沉甸甸的成果背后,有一个个帮扶干部的辛勤付出——是他们,顶风沐雨,访遍穷沟沟山窝窝,给贫困户带去温暖和希望;是他们,披星戴月,奔波不停思考不止,为农民增收致富想路子;是他们,无私无畏,放弃节假日休息时间,日夜奋战在脱贫攻坚战场上。


  这一年,他们付出了真心、真意。


  “群众要脱贫,干部要脱皮。”在铜仁1.8万平方公里的扶贫战线上,1.13万帮扶干部与乡、村、组干部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扑下身子扶真贫,用心用情有力带领群众打通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


敖寨乡驻村干部带领群众铺晒干木耳.jpg

敖寨乡驻村干部带领群众铺晒干木耳


  “3瓶矿泉水6个馒头、午饭晚饭管饱”,是松桃自治县正大镇塘边村“第一书记”徐勇驻村帮扶的“生活照”。2018年12月,徐勇因连日奔波突发脑溢血引发瘫痪身体不遂,经抢救暂时脱离了生命危险。虽然身体在床不能动弹,但他仍时刻惦记着塘边村脱贫攻坚工作,叮嘱看望他的驻村工作组员:“走访帮扶不能停,工作力度不能减,贫困户的资料袋以及复印整理好的村级扶贫资料还在办公室的档案盒里……”


  德江县龙泉村贫困户谭仕芝患有脑梗塞,不能从事强度较大的体力劳动导致生活十分困难,但他却一直想靠自己扎扫帚挣钱脱贫。可是,由于村内人口稀少,自己又行动不便,成堆的扫帚和拖把难以销售出去。了解到谭仕芝这一困难后,德江县委组织部驻龙泉村第一书记王勇不辞辛劳,积极联系各处单位,帮他寻找扫帚销路,仅上半年,就帮谭仕芝卖出扫把40余把,获利上千元。每当提起王勇的帮助,谭仕芝总是感激不尽:“王书记对我,比我儿女都好。”


  越来越多的扶贫干部将驻村从要求变为自觉。“现在驻村驻出亲戚了。扶贫干部走在村里,狗都不乱叫。”德江县枫香溪镇组织委员杜国锋说。


  这一年,他们忽视了亲情、爱情。


  “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在铜仁,特别是碧江、万山、玉屏、江口四个拟出列区县,扶贫干部白天进村入户抓扶贫,晚上披星戴月做业务。2017年6月以来,全体干部取消休假,有些家在外地的干部两三个月没有回家一次。


  万山区黄道乡锁溪村第一书记彭慧娟从2016年3月驻村起,她就将未满两岁的儿子交给了自己的父母,开始了忙碌的驻村生活。去年5月初,区镇扶贫工作一波波袭来,连续两个月她一直在岗位上忙碌着,没有午休、没有周末。儿子生病住院,哭着找妈妈,她也只能在电话里哽咽地哄着……为了锁溪村顺利脱贫,她也一做好了推迟生育二胎的准备。


田间地头的黄道乡驻村干部.jpg

驻村干部奔走在田间地头


  自从松桃自治县牛郎镇矮红村第一书记李冰峰驻村以来,他的爱人龙倩已经习惯了一个人生活,一个人筹备婚礼,一个人跑去医院产检……


  歉疚太多,也错过了太多,李冰峰甚至觉得对自己刚刚出生的孩子有些“陌生感”。“说实话,这两年的精力全都用在村里的工作上了......”笑了笑,又叹口气,这位苗乡汉子眼圈红了,男儿有泪轻弹落,只因亏欠亲人情。


  脱贫路上无怨尤!决战决胜,不胜不休! 有的干部产假未休完就主动上班,有的干部轻伤不下火线,有的干部克服家庭特殊困难,有的干部带病坚持工作,有的干部积劳成疾倒在扶贫岗位上……


  这一年,他们流下了汗水、泪水。


  1565个贫困村,43万名贫困人口,意味着帮扶干部必须人均“包脱贫”4名贫困群众。这还不包括非贫困村非贫困人口的全覆盖帮扶。


  既然选择了扶贫,就不怕流汗珠子,就要干出成绩!


  思南县天山村是全国第二批传统古村落,少数民族族占了近七成,典型的“九山半水半分田”,上山的路一边是山坡,一边是山坳,到处都是90度以上的急弯和陡坡,一个接着一个,绵延往上。面对沟壑纵横的崇山峻岭,该怎样帮?帮什么项目?从繁华的大都市到偏远闭塞的乡村,生活环境、工作对象的改变,令第一书记李长远倍感压力。


入户调查.JPG

驻村干部开展入户调查


  然而,困难并没有让李长远退步。他一边琢磨,一边开始了艰难的调查研究。每天徒步上山下山,走家串户,根据天山村的自然条件和生产习性,经过认真的考察和摸索,邀请专家对该村1100亩油茶进行实地的技术指导,帮助村民提升管护技术。如今,满坡的油茶长势喜人,部分油茶已经开花结果,绿了一山又一山。村委会里,满屋子的人把第一书记李长远围在当中,今年春茶卖了个好价钱,大家正等着分红呢?李长远一边仔细检查着村民入股证、核对人数、盖章续约,一边心里盘算着“一地生四金”之外还有什么增收模式。


  真情赢得人心暖。在江口县净河村,为打通苕湾组和磨槽组1000多米的断头路,第一书记向丽与驻村工作组一道在多方筹集资金后,自掏腰包填补8000多元的资金缺口。


  一天,村会计李世洪追上正要出门的第一书记向丽,“向书记,我们筹的款8800元就够了,多的这500元还给你们,你们养家糊口也不容易。”暖心的话瞬间击中了向丽的心窝,只觉得两年来的所有辛苦、委屈都值了。两年来,600多个日子奔波在村里,也让这个原本白净甜美的“萌妹子”成了略显黝黑的“女汉子”。


  这一年,他们爱上了农民、农村。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乌江河畔悬崖之巅的龙山村绿意盎然,副支书张凯进每天一早起来就习惯四处转转,抚今追昔感慨万千:“要是没有国家的好政策,没有扶贫干部掏心掏肺帮扶,龙山村的日子,难!”因病、因残、缺劳动力、缺技术、缺发展项目……远离城市、地广人稀、土地贫瘠的龙山村被确定为深度贫困村。


  两年来,龙山村新建通组到户硬化公路3.8公里,投入资金近42万元,基础设施体贴入微;1960多亩油茶长势喜人,300多亩黄花初产甚丰,200多亩黑豆子远销省内外,龙山村生态产业扶贫渐入佳境;建成龙山村综合文化广场,以文化来扶贫扶志,向上向善育精气神……


  这一路亲历参与,沿河自治县新景镇选派到龙山村任党支部书记的副镇长赵涛如数家珍:驻村工作组为村里争取到42万元公路硬化扶持资金;协调项目资金460多万元,完成新改建饮水工程7处;全村9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其中51户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拔除了穷根;实施农村危房改造项目21户,兑付资金21万元,人居环境得到了彻底改善……


先洋村第一书记除雪.jpg

寒冬之中,驻村干部帮助当地居民除雪


  在帮扶干部的结对帮扶之下,村民看到了脱贫致富的希望,经济好转了,干群关系和谐了,村民和驻村干部朝夕相处,建立起了深厚的情谊。村民有发展思路记得找驻村干部商量,有啥好吃的更不会忘了驻村干部。这不,前不久,村民集体一再挽留赵涛继续担任村里的第一书记。


  驻村近两年来,赵涛不仅皮肤更加晒黑了,身体也更加壮实了,同吃同住同劳动让他从内到外都像是个“庄户人”,和乡亲们站在一起,难分彼此。在他看来,扶贫是人生难得的经历,虽然生活条件很艰辛,但是真正为村民的生活带去希望和帮助时,内心充满着难以言喻的快乐与满足感。(通讯员:杨通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