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市州县新闻>黔西南 > 正文

黔西南州多渠道创造岗位稳就业

  就业是民生之根,就业是民生之本。今年以来,黔西南州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把就业工作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全面发展实体经济,促进就业的条件和基础更加成熟,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坚持以创业带动就业,统筹城乡就业,综合解决就业,多渠道创造岗位稳住就业。


  培育壮大新动能,创造就业岗位。黔西南州按照“六稳”要求,不断培育一批新经济创新创业先进典型,示范带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积极推动大数据、大生态、大旅游、大健康、装备制造、新能源等新兴产业骨干企业发展壮大,创造新就业岗位。同时,积极参与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推进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等对外合作,不断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开发更多服务型就业岗位,全面发展数字经济、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等新业态新模式,释放新动能带动就业效应。


  完善城市服务功能,挖掘就业潜力。黔西南州全面加快推进交通畅通、水环境治理、供水安全、城乡洁净等城市服务工程建设,深入挖掘就业潜力,发展研究设计、电子商务、文化创意、全域旅游、健康养老等现代服务业,培育一批领军企业,开发更多生活性服务业就业岗位,合理引导产业梯度转移,不断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积极创建特色小镇,增强城镇聚集产业、吸纳就业能力。


  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扩宽就业渠道。黔西南州将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与增加就业相结合,积极发展资本密集型和高新技术产业,高度重视发展劳动密集型和第三产业,加快构建多元化、多层次产业结构体系,增加就业岗位,不断引导和推动更多要素向农业农村流动,促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大力发展村级产业和集体经济,带动就业。同时,发展农产品加工、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传统民俗民族工艺和编织等特色产业,促进就业创业,创新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新型农业产业模式,加快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就业扶贫车间等新型企业经营主体,扩大新型职业农民就业规模。


  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岗位。黔西南州不断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单列涉农信贷计划,确保信贷资源向三农、小微企业倾斜,催生更多就业岗位;鼓励银行金融机构立足本土、结合实际,不断探索农村财产抵(质)押方式,扩大农村担保物范围,大力支持引导民营经济向重点区域和产业聚集,着力破解民营经济面临的突出困难和问题,为民营经济全面健康发展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增加岗位促进就地就近就业。


  优化公共就业服务,提高就业质量。黔西南州全面落实政府购买基本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制度,充分运用就业创业服务补贴政策购买社会服务,为劳动者提供职业指导、创业指导、信息咨询等专业化服务,提高就业服务质量和效率,重点支持易地扶贫搬迁居住区、165个深度贫困村等通过购买服务,拓宽就业创业渠道。同时,依托全州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整合优惠政策,通过整合用工企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培训机构等各方资源,实行用工需求监测、技能培训匹配、人员招募对接,推动人力资源从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服务转变,打造“培训——就业——跟踪服务”一条龙模式,提高就业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