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市州县新闻>黔西南 > 正文

10万公里!宁波第一代对口帮扶模范干部用脚步丈量云贵高原

  74岁的张祖安,每天坚持读报看新闻。今年初以来,我市掀起新一轮东西部扶贫协作热潮,对口支援地区尤其是贵州大山那边的变化再次让他魂牵梦萦。

  踏遍青山人未老。从1997年到2007年的十年间,张祖安50次踏上贵州土地,行程达10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两圈。

  从无到有,他摸索出一套对口帮扶的成功做法,为贵州的千家万户送去宁波人民的大爱,助力当地千万家庭摆脱贫困。

  为了两个“千家万户”,发扬“两千”精神

  1996年底,中央决定宁波市对口帮扶贵州的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和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次年3月,时任宁波市林业局局长的张祖安,突然接到新的任命,担任宁波市对口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

  当年52岁的张祖安已在林业局局长岗位上干了12年。扶贫工作,以前从没干过,这不啻是一次全新的挑战。尽管身体不好,但张祖安没有退缩:“既然领导信任,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当然要倾尽全力去干好!”

  一间简陋的办公室,几把旧桌椅,四五个人,宁波市扶贫办成立了。

  上任头一周,张祖安跟随市党政代表团第一次踏上贵州的土地。一路所见触目惊心:从贵阳到黔东南、黔西南,没有高速公路;农户住的木板棚低矮潮湿,烧饭没有灶台,屋中吊一铁锅;学校的教室桌椅不齐,有的连窗户都没有;医院很少,乡镇卫生院里只有一把听诊器、一支体温计和几瓶常用药……

  “市委、市政府把对口帮扶贵州作为宁波的一件大事,并提出‘让千家万户得益、让千家万户致富’的目标。”张祖安说,全市上下动员,形成共识,同时选定黔东南和黔西南两个州的12个国家级贫困县为帮扶对象,与市里25个区县(市)和局委办结成对子。

  使命光荣,但任务艰巨。张祖安下定决心要想尽“千方百计”,哪怕付出“千辛万苦”。他走遍黔东南、黔西南州的每个乡镇村寨,在云贵高原的山山岭岭留下了足迹。

  装自来水、修道路、建学校、造医院,一个个项目在对口帮扶地区实施,苗岭侗寨的基础设施有了改善,百姓生活有了提高。

  万水千山总是情。除了市委市政府和各帮扶单位的大力支持,最令张祖安感动的是,宁波市民把贵州贫困山区的各族同胞视作自己的兄弟姐妹,纷纷伸出援助之手,捐款捐物,“万人助学”盛况空前。

  造血式”帮扶,开创“宁波路径”

  随着帮扶工作的深入,张祖安渐渐意识到,“输血式”扶贫,扶得了一时,但扶不了长远,在“输血”的同时,更要“造血”。

  1998年,张祖安到黔东南州的丹寨县、黔西南州兴义市万屯乡考察时,意外地发现了山岙里长着几株野生杨梅树。而雷山县乌秀村的23株杨梅树,竟是1989年从慈溪引进试种的。

  “这说明当地的土壤、气候均适宜栽种宁波杨梅树。”张祖安欣喜地对同行的人说。他找到慈溪市有关领导,建议将引种杨梅列入帮扶项目。很快,一批批杨梅树苗从慈溪运到了千里之外的雷山。如今,雷山杨梅种植面积已达5300亩。一棵杨梅树每年可以为当地农民带来六七百元的收入。

  长毛兔、雷竹、黄花梨、波尔山羊、乌骨鸡……宁波带去的一个个种养殖项目,在贵州贫困山区落地生根,帮助农民走上脱贫之路。

  在深入走访、交流中,张祖安发现,除了土地贫瘠、交通不便等因素外,贵州部分基层干部思想观念封闭,也是制约发展的一大因素。“智力扶贫”由此拉开序幕。

  1999年,在宁波市委的大力支持下,张祖安和扶贫办的同志组织贵州100名村干部到宁波考察培训。听报告、参观新农村、考察企业,深居大山的村干部们脑洞大开。

  之后,一批批贵州干部来到宁波各级机关挂职,不少医生来到宁波医院进修;而一批批宁波的农业专家、教师、医生、青年志愿者远赴贵州,为山那边带去新思想、新观念,解决了许多生产、生活难题。

  宁波开创的“造血式”帮扶路径,在当时引起轰动。2004年,宁波市政府、张祖安分别被国务院授予东西扶贫协作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同年,张祖安还被评为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他的扶贫事迹被中央、省级多家媒体广泛报道。

  大爱宁波,帮扶精神代代传

  兴义职中的宁波楼和浙江楼、望谟县的余姚大道、册亨县的宁波桥、楼纳村牌楼上的“宁波援建”……一批具有鲜明宁波元素的基础设施拔地而起,矗立在贵州黔西南州的大地上。

  21年来,甬黔对口帮扶协作在两地的共同努力下深入推进。截至目前,宁波已在黔西南州实施帮扶项目1701个,投入资金6.47亿元。

  从2016年起,我市又对口支援吉林省延边州。跨越万水千山,宁波大爱不仅传递到云贵高原的苗岭寨侗,还播撒到吉林延边州的白山黑水间。

  今年4月,我市74名挂职干部分赴贵州黔西南州和吉林延边州开展扶贫协作,他们和张祖安当年一样,历经千辛万苦,走村入户、进企入园,谋项目、求发展。张祖安等第一代扶贫干部摸索出来的许多帮扶路径,在不断地延伸、拓展。

  张祖安有一个心愿:再到曾经跋山涉水过的苗岭侗寨去走一走,亲眼看看那里翻天覆地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