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市州县新闻>黔南>三都县 > 正文

三都:延伸党建触角 服务省外乡亲

  三都县驻常州党员服务中心服务大厅.JPG


  为服务好外出务工群众,管理好流动党员,三都水族自治县秉承“人到哪里,党组织就建到哪里”的理念,在江苏常州建立了驻外党支部,通过开展党员活动、金融帮扶、法律援助等工作,让务工群众离乡不离岗、外出党员流动不流失,更好地服务三都县脱贫攻坚分战场。


  建强“流动堡垒”,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据不完全统计,在江苏常州、浙江诸暨和安吉等长三角沿海地区有8万余人三都籍务工群众,为更好服务这部分群众,三都县先后在常州成立了驻外农民工金融服务中心、驻外党员服务中心和驻常州党员服务中心支部委员会,驻常州支部共有党员23人,积极分子3人。一是健全交流平台。党支部除组织流动党员正常开展组织生活外,建立微信群和QQ群交流平台,将三都县委组织部相关人员和常州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建”在一起,实现了党员之间“面对面”沟通,架起了开展党建工作指导、沟通交流和动态管理的桥梁,让流动党员在千里之外也能感受到“家”的温暖。二是健全激励扶助。积极开展党员“一帮一”的扶贫帮困活动,充分发挥“主心骨”和“服务队”作用,让群众充分感受到党的温暖。截至目前,共接收10余名三都籍流动党员,发展10名党员,培养积极分子3人;组织捐款救助困难家庭4次,筹集到资金26600元。三是健全网格管理体系。建立1个一级网格、7个二级网格和86个三级网格,由分管该中心支部的县委组织部相关同志任一级网格长(服务中心负责同志为一级网格资料员);党员服务中心干部为二级网格长,负责联系1—2个镇(街道);支部流动党员为三级网格长,负责联系若干个行政村;其他优秀三都籍务工群众为网格员,协助三级网格长开展好定期推送三都变化、宣传政策等工作,让三都籍老乡及时掌握家乡的变化。


  搭建“金融平台”,提升金融扶贫成效。通过创新金融服务方式方法,充分发挥金融杠杆作用,精准发力,主动作为,助力常州老乡创业发展、脱贫致富。一是开设金融服务中心。针对群众汇款回乡受阻、创业贷款难等现实问题,积极协助贵州农村信用社开设常州农民工金融服务中心,为贵州籍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二是开展金融宣传政策。通过采取营业网点解答、微信、QQ群交流平台、展板图说、工地宣传等方式进行宣传,让广大务工群众了解到国家的金融政策,增强了群众的权益保护意识、强化了风险意识。三是助力创业脱贫。积极协调相关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扶持力度,有效破解群众创业资金“瓶颈”。截至2019年6月底,驻常州农民工金融服务中心帮助贵州籍农民工获得创业贷款共计553笔6070万元,免费为老乡向三都汇款5亿余元,赢得了广大农民工的赞誉和信任。


  磨亮“司法之剑”,维护广大群众权益。通过采取派驻干部、加大法律宣传等方式,为群众提供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咨询。一是精准选派干部。从县检察、法院、司法、组织、公安等部门选派党务、法律专业知识强的干部常驻常州党员服务中心,并严格落实工作情况报告、考勤管理、请销假、重大事项报告等制度,以优良的作风、务实的举措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二是“双语”现身宣讲。充分利用节假日、休息日等时间节点,采取“双语”对与群众维权息息相关的案例进行主题宣讲,不断增强群众的维权意识,提高群众法律运用水平。截至目前,已开展法律援助宣传活动10次,累计接待在常州务工的贵州籍务工群众法律咨询3000余人次。三是开展法律援助。通过采取扩大信息收集渠道、主动上门服务等方式,为群众提供基本的法律服务,帮助群众解决维权难题,保障群众的合法权益和财产安全。截至2019年6月,为务工群众协调工伤(亡)事件52余起,落实赔偿金340余万元;协调拖欠农民工工资2起,追回被拖欠工资2.5万元;赴昆山调处务工群众被诈骗事件1起,挽回损失资金56.1万元。


  强化“引凤还巢”,创业就业示范凸显。广泛宣传三都资源秉赋优势,组织有意向回乡投资的成功商人到三都考察、投资、兴业。一是优化政务服务。按照“部门关联、联审联办”原则,设立“集成套餐”服务窗口,优化服务办事流程,编制办事服务指南,实现跨部门的多种事项“一窗受理、内部流转、并联审批、一次办结”全程“套餐式”服务,努力让群众和企业“最多跑一次”。二是优化营商环境。坚持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大力开展司法环境、政策环境和政务服务环境三项专项行动,及时梳理问题清单,推进领导干部入企服务常态化,持续深入企业、深入项目工地,主动上门提供创业政策、司法维权、融资担保等全方位综合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三是实施“引凤还巢”工程。依托三都县返乡创业园区,鼓励和引导流动党员、成功人士、技术能手回乡创业、回村任职,实现流动党员、成功人士、技术能手真正“返乡”。目前,已有2名优秀的流动党员回到家乡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成功引导3名人员返乡创业。


  筑牢“民生底盘”,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积极落实社会保障、卫生健康等惠民政策,不断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一是减轻群众负担代办相关业务。秉承便民利民原则,设立专门窗口,把办“一件事”涉及到的审批服务部门、办理的事项、需要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全面梳理、精简流程,变“群众来回跑”为“部门协同办”,让在外群众少跑腿。二是千方百计为群众解决就业。与常州、溧阳、上海等多家企业联系提供就业岗位16000多个,解决在常州等候务工人员就业难题;与当地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免费为贵州籍农民工开展技能培训,有400余名农民工拿到了技能证书,拓宽了就业渠道。三是强化民族元素拉近民族距离。当地政府将三都籍农民工聚居地作为水族特色村庄来打造,建立“三都籍人民调解室”“爱心基地”,通过定期开展免费健康体检、就业培训等活动,拉近与三都同胞的距离。支部主动与两地党委政府联系,帮助农民工子女解决入学难等问题,开办水族女子学校,开展“双语”教学,联系美国籍教师为农民工子女免费开办“英语口语培训班”。四是筑牢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基础。与常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对接,三都县卫计局在常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挂牌“三都县新农合跨省异地即时结算”成功,让三都老乡在常州便捷地享受到更多实惠。


  唤起“乡愁记忆”,增强群众归属感和凝聚力。驻常州党员服务中心根据三都水族、苗族等同胞生活习俗,每逢水族“卯节”“端节”、苗族“吃新节”、布依族“小年节”等民族节日均组织丰富多采的文体活动,让老乡在常州也能享受到家乡的快乐。通过组织开展系列活动,增强民族之间的团结与友谊,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丰富在外务工人员的业余生活,增进了民族凝聚力。2016年10月1日成功举办了“贵州籍民族团结杯篮球友谊赛”;2017年11月12日成功举办以“贵州·三都“凝心聚力·同步小康”系列活动-江苏常州分会场端节活动”,得到老乡和当地相关部门的认可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