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市州县新闻>黔南>三都县 > 正文

三都:加强农村党组织建设 强化基层政治功能

  村级后备干部招聘考试.jpg

村级后备干部招聘考试


  为进一步夯实党的执政基础,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战斗力、凝聚力和号召力,更好地服务民生、服务群众、服务发展,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三都水族自治县根据《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主动谋划,狠抓重点,多措并举,全面加强农村党组织建设,强化基层政治功能发挥,助力脱贫攻坚。


  选派精兵强将,配强基层脱贫攻坚干部队伍。通过选优配强队伍,强化素质提升。一是尽锐选派干部。在2018年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轮战驻村,在原县直集团包保单位不变的原则下,全县共抽派1554名干部与村干部组成脱贫攻坚工作队,全脱产下沉专抓脱贫攻坚工作,实行“包干制”,负责网格内人口精准识别和精准退出、教育医疗住房“三保障”、易地扶贫搬迁、产业扶贫、基层党建、政策宣传等各项工作。二是提升履职本领。结合三都脱贫攻坚实际,举办专项培训会。组织全县脱贫攻坚领导干部900余人,从精准扶贫、易地搬迁、产业发展、危房改造、党建工作等内容展开培训,全面提升履职本领。三是加强监督管理。下发《三都水族自治县脱贫攻坚工作队管理办法(试行)》,加强对脱贫攻坚驻村干部监督管理,定期对驻村工作组和驻村干部进行督导、问责、考核,层层压实责任,推动工作落实。


  全面分析研判村,确保党组织书记素质过硬。一是确保排查程序过硬。以“六二三”工作法,围绕“德、能、勤、绩、廉”等方面的情况,对全县村级党组织书记作用发挥情况进行分析研判,对作用发挥不好、不胜任的坚决予以调整更换,进一步选优配强。二是确保研判效果过硬。对于分析研判结果为“一般”和“差”的村级党组织书记坚决及时调整更换,按照“一好双强”标准,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2018年以来,排查出不胜任村党组织书记10名并给予撤换,对符合条件的7名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予以享受乡镇副科级干部经济待遇,进一步激发村干部干事创业热情。三是确保后备力量过硬。建立完备村级后备干部人才库和村级后备干部档案。将年轻优秀的党员、群众培养成村干部,为新一届村“两委”换届储备人才,定期培养教育。目前,三都县通过公开招考了村级后备干部98名。


  深化组织体系,破解基层服务管理难题。一是优化党组织设置。结合各村区域面积、人口数量、党员人数等实际,成立村党总支,设置片区党支部,科学划分党小组,推动党组织触角向基层延伸。按照“党带群、强带弱、富带贫”的要求,结合人口数量、党员人数以及脱贫攻坚需要,打破区域界限,以产业和专业合作社为载体,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党支部,目前,全县建立产业党支部共87个,划分党小组230个。二是提高村级干部职数。按照人口或面积将全县行政村、社区分为四类村,一类村设置村干部职数11人,二类村设置村干部职数9人,三类村设置村干部职数7人,四类村设置村干部职数5人,全县新增村级干部职数261个,村“两委”正职报酬达3500元/月,副职达3300元/月。三是推进移民社区组织建设。采取“123456工作法”,建强易地扶贫搬迁党组织。按照建强“一个支部”,抓住党员示范和能人带动“两个关键”,组建搬迁动员专班、社区建设专班、助民增收专班“三个专班”,运用算账法、现身法、体验法、渐进法“四个方法”,落实场所建设、机构设置、制度完善、监督管理、经费保障“五个到位”,提供思想引导服务、就学服务、就业服务、就医服务、培训服务、帮带服务“六个服务”,帮助深度贫困地区易地搬迁群众实现“搬得出、稳得住、有收入、能致富”。目前,全县6个移民安置点共建立8个社区党支部,已配齐社区干部4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