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市州县新闻>黔南>三都县 > 正文

三都:农村党建“三破” 助力脱贫攻坚


图1:举行村级后备干部招聘考试.JPG

图为:举行村级后备干部招聘考试


  为破解农村党建引领不强,党员带动发展产业作用不明显,党组织引领脱贫产业发展效果不显著的问题,三都县在深入开展调研的基础上,出台《三都水族自治县优化党组织设置方案》,立足实现全面建成小康,以脱贫产业和专业合作社为载体,对农村党组织进行优化设置,充实基层队伍力量,落实经费保障,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助力脱贫攻坚。


  优化组织设置,破解引领作用不强问题。立足破解农村党组织服务半径过大、引领作用不强、党员带动发展产业作用不明显等问题,通过创新设置党组织设置,按照“党带群、强带弱、富带贫”的要求,结合人口数量、党员人数以及脱贫攻坚需要,打破区域界限,以产业和专业合作社为载体,每个村建立1个以村级名义注册成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党支部,切实把党组织建在产业合作社上,引导和推动产业发展。产业党支部以发展产业为主要职责,突出做好强化党组织引领、抓产业发展、抓项目扶贫“一强两抓”。在村级合作社建立党支部的基础上,按照产业类型,在种植、养殖相关产业链上划分党小组,并结合各村区域面积、人口数量、党员人数等实际,科学划分党小组,推动党组织触角向基层延伸。目前,全县建立产业党支部共87个,划分党小组230个。


  选优配强队伍,破解攻坚力量不足问题。立足破解部分村级服务半径过大、村级干部职数设置不合理、脱贫攻坚力量不足的问题,综合运用人口、辖区面积两项指标,进一步提高村级干部基数、设置村级干部职数机动指标,强化培训提高村级干部队伍素质。一是提高干部职数。按照人口或面积将全县行政村、社区分为四类村,一类村设置村干部职数11人,二类村设置村干部职数9人,三类村设置村干部职数7人,四类村设置村干部职数5人,全县新增村级干部职数261个,进一步加强脱贫攻坚力量。二是拓宽选拔渠道。立足破解领头雁作用发挥不强、干部能力不足、选人用人渠道单一等问题,按照“一好双强”标准,开展村级党组织书记作用发挥情况分析研判,及时调整不任胜党组织书记;采取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民主推荐和干部下派等方式配齐配强村级干部队伍,进一步壮大农村基层脱贫攻坚力量,破解有人干事、有钱办事的历史性难题,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目前已配备村干729人,其中公开招聘村级后备干部98人,7个移民社区配备社区干部35名。三是提高干部素质。围绕基层组织建设、脱贫攻坚政策知识、产业发展、扶贫项目申报等内容,举办全县村级党组织书记和村居委员会主任脱贫攻坚集中轮训班,完成了对全县416名村级干部开展集中轮训,进一步提升村级干部能力素质。


  强化三大保障,破解干部激情不高问题。立足破解村级办公经费不平衡、小村经费太少、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未得到有效激发的问题,进一步提高村级办公经费标准,进一步提高村级干部报酬,激发村级干部干事创业热情。一是落实经济保障。将各村办公经费调整为一类村、二类村办公经费10万元,三类村、四类村办公经费8万元;全面提高村级干部报酬,村(社区)“两委”正职报酬为3500元/月/人,副职报酬为3300元/月/人,文书(人口主任)报酬为3200元/月/人,并建立按任职年限每年增长100元的工作机制。二是落实政治保障。加强从村级干部中选拔事业单位人员力度,每年拿出5至10个名额面向在职村干部招录事业单位人员。对符合条件的给予享受乡科级副职待遇,优秀的村级干部,优先推荐为各级党代表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优先推荐参加各级表彰评选。三是落实生活保障。将村干部养老保险补助提高到每年每人1000元,确保了村级干部“退有所养”。注重因公伤亡救助,规定村级干部在任期内因公负伤、因公殉职给予一次性补助,并对导致生活困难的村级干部家庭予以相应专项救助。 (责任编辑:周梓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