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市州县新闻>黔南>三都县 > 正文

三都石板村有位“靠谱”的80后村支书

  潘永贤和他的艾草.jpg

图为:潘永贤和他的艾草

  潘永贤是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九阡镇石板村一位80后的党支部书记,2016年,这位水族群众眼中的“高富帅”放弃了省外高薪的职业,回到家乡带领父老乡亲发展产业,脱贫致富。现在,说起潘永贤,当地的老百姓都说他“能干、靠谱”。


  为啥不当公司老总却选择当贫困村支书?


  2003年,21岁的潘永贤只身到江苏打工, 初中学历的他用打工挣来的钱报名到夜校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他还抓住水族马尾绣的商机,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带动许多水族群众就业。


  “外面发展的非常好,我每次回来,看家乡发展的这么落后,我感觉我们家乡有很多资源待开发,所以我就下定决心回来,想为家乡做出点事情。”2016年1月,潘永贤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回乡创业,并竞聘当选为石板村村支书。自此,他的身份由公司老总转变为贫困村支书,月薪也从在外工作时的月均8000元降到了3000元。


  “一个月3000的工资,并不是我的追求,以产业带领全村人共同致富才是我的终极目标。”潘永贤踌躇满志地说。


  发展产业“二话不说”


  石板村坡多地少,长期以来,外出打工成为当地人的主要选择,很多土地被闲置。“要充分利用村里现有的资源,发展几个像样点的产业,增强大家的脱贫自信心。”初任村支书的潘永贤,心里早就打好了“算盘”。


  “现在稻花鱼是场坝上的抢手货,我们村有两个水库,水源充足,很适合发展大规模养殖,肯定能提高大家收入的。”在石板村村民会议上,潘永贤结合水族在稻田里养鱼的习惯,向村民认真分析发展稻田养鱼的好处。


  “支书讲的对,田里面养鱼,这可是我们的传统,可以好好利用啊!”村民的热情都很高涨。


  说干就干。2016年,石板村投入了45万元,发展1000亩稻田养鱼项目。潘永言是尝到“甜头”的人之一。除去各种支出,第一年,他家发展的稻花鱼产业就有约2400元的进账。“第一年就有不少收入,明年我还要继续扩大规模。”潘永言高兴地说。


  “除了发展稻田养鱼还不够。”潘永贤继续琢磨着为村里寻找更多的致富产业。


  2017年,潘永贤接触到艾草项目,他觉得大有可为,认真在网上查阅艾草知识,并主动到企业取经,积极引进公司免费为群众提供技术指导和种苗,并负责收购加工销售产品,加工厂就建在了村里。


  “艾草有很多药用价值,便于种植和管理,村里的土壤也很适合,而且成本低、长得快,一年能收割3回。”潘永贤通过示范带动,熟知他风格的5个村干部也毫不犹豫入了股,流转土地1300多亩,以“支部+公司+合作社+贫困户”模式运营,把村里大批闲置的土地变成了致富沃土。


  “一亩艾草收益在3000元到5000元,扣除各种成本,保守估计,纯利润能达到800元左右,一年收割三季,1300亩,年收入预计能达300万元以上。”潘永贤心里的账本记得“门清”。


  努力实现脱贫攻坚的华丽“转身”


  努力就会有收获。在潘永贤的带领下,两年来,石板村的产业从无到有,461户贫困户1877人脱贫致富。2018年石板村有30多户贫困户主动申请脱贫,为此,潘永贤组织石板村举行了一场独具特色的脱贫攻坚表彰大会,为村里20户主动脱贫户代表颁奖。


  潘永模是其中代表之一,让他做梦都没想到的是,自己有一天也能站在全村人面前,成为脱贫攻坚先进典型。以前,他家是村里出了名的贫困户,两个孩子在上学, 两个老人瘫痪在床,家里就靠两亩多的田地过日子,生活过得很艰难,无奈之下,只能申请当贫困户,靠帮扶过日子。


  潘永贤担任村支书后,经常在村里组织创业技术培训,他多次上门动员贫困户报名参加培训,这其中就有潘永模。后来,潘永模还和48名村民一同到外省进行了45天的焊工培训,并拿到了焊工初级证书。


  “培训回来,潘支书就帮忙,我在离家近的荔波县找到了工作,一个月工资就有5000多元,孩子也享受了教育扶贫的好政策,去年,女儿还考上工作,一个月工资4000多元。”现在,潘永模一家一年至少有10万元的收入,他说,富了就不能再当贫困户了,要把机会留给需要帮助的人。


  “贫困户们主动要求脱贫的举动,让我很感动,希望其他贫困户都能向他们一样,通过自身努力,主动脱贫,不等不靠。”说起石板村的变化,潘永贤竖起了大拇指。 (责任编辑:周梓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