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市州县新闻>黔南>长顺县 > 正文

长顺摆所:豇豆挂满枝头 百姓笑在心头

当代贵州黔南借记者站 供稿


  “王国秀,97斤。王成妹,91斤。韦二妹,84斤......”

  8月14日上午9时许,在摆所镇老金坝蔬菜基地,迎面扑来的是一阵阵瓜果飘香的味道,从地里采摘回来的务工群众正陆陆续续地把豇豆托上称台,基地负责人杨安辉正在一旁仔细地记录着。

刚从基地里采摘回来的群众正在称重.JPG

刚从基地里采摘回来的群众正在称重。

  大棚里面,有的在分拣,有的在上车,一派十分忙碌的景象。田间地头,豇豆挂满枝头,放眼望去,郁郁葱葱的全是一片令人喜悦的绿。这是摆所镇打响脱贫攻坚“夏秋攻势”第一枪喜获丰收的场景。

  “豇豆采摘以来,每天的产量都在增大,收入也蹭蹭的往上走,让人兴奋啊!”杨安辉告诉记者。没错,在杨安辉的账本李可以看到,每天的收入都清清楚楚的记在本子上,8月10日,实收3350元,8月11日,实收4750元,8月14日,实收9072元......

  来自基地附近的老金坝组村民王成妹,正不停地忙碌着采摘豇豆,她的手脚十分麻利,到上午9点钟左右,她就已经摘了150多斤了,按照3角钱1斤的采摘工价来计算,她已经收入45块钱了,要知道,这只是两个小时的收入。王成妹高兴地告诉记者,在豇豆基地里务工的,有很多像她这样来自附近村子的农户,这里离家近,中午饭还可以回家吃,省钱又省时。

正在基地里采摘豇豆的附近村民.JPG

正在基地里采摘豇豆的附近村民。

  据了解,在基地务工就业的多数为松港村老金坝、尅堤两个组的村民,其中有不少建档立卡贫困户。大部分贫困户直接将土地流转出来,统一集中种菜,一年获得800元/亩的地租,同时,还可就近在蔬菜基地里打工,学习蔬菜种植技术。现在,摆所镇老金坝蔬菜基地长期带动了当地村民近50人在地里务工就业,月均收入可达1800元以上。

务工村民的脸上露出了喜悦的笑容.JPG

务工村民的脸上露出了喜悦的笑容。


  摆所镇老金坝蔬菜种植基地由镇农业平台公司统一经营运作,蔬菜种植面积大约500亩,蔬菜种类有豌豆、豇豆、黄瓜、无经豆等蔬菜,产品主要销往长顺、贵阳等地的农贸市场。据悉,该蔬菜基地今年夏季蔬菜单季的平均亩产量预计为2500公斤,平均亩产值预计7000多元。

  据杨安辉介绍,公司采用“豌豆—豇豆—黄瓜—无经豆”等蔬菜轮作模式,一年种植蔬菜3季,每一季蔬菜种植3至4个月后可上市销售,每年产值可达百万元。采用不间断的轮作模式,不仅收益提高,土地得到了高效合理利用。

  “我们的基地现在和蔬菜销售公司、农产品超市等签订了产销协议,他们负责上门收购,确保了稳定的销售渠道,再多的豆子都不怕卖了。”杨安辉说道。

  除了松港村,摆所镇的五星、尅炳、热水等村近年来都在大力发展“菜园子”。全镇依托农业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合作社+基地+农户”等模式打造蔬菜种植基地,采取土地流转、示范带动、政策扶持、技术支持等措施,供应大中城市的蔬菜产业体系逐渐形成。“菜篮子”工程既拓宽了当地农民就近就业的渠道,又为贫困户们指明了一条脱贫之路,短短一年多的时间,蔬菜这一绿色产业也成为摆所镇脱贫攻坚进程中引领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产业之一。

  摆所镇蔬菜产业的发展,呈现出了复种面积逐年扩大,产量逐步提高;产品结构呈现多元化,带动效应逐步扩大,订单农业逐步拓展,品牌建设初见成效,助农增收成效明显等特点。

  “下一步,我镇将继续加大蔬菜产业扶贫力度,围绕蔬菜基地建设提质增效,继续完善配套设施建设,加强标准化生产,合理布局蔬菜品种,确保蔬菜基地面积稳步推进,通过蔬菜产业覆盖或直接带动贫困人口增收。”摆所镇党委副书记、镇长罗义信心满满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