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市州县新闻>黔南>长顺县 > 正文

长顺:激情,在脱贫攻坚一线挥洒

长顺县脱贫攻坚工作队驻村工作纪实

  激情,在脱贫攻坚一线挥洒

  ——长顺县脱贫攻坚工作队驻村工作纪实


  当代贵州黔南记者站 供稿


  在不知不觉中深夜已经来临,在长顺县摆所镇热水村坝地组,县委宣传部驻村脱贫攻坚工作队还在贫困户王普良的家中商量如何解决他家今年紫王葡萄的销售问题。举办紫王葡萄节,通过宣传把游客吸引到热水村,带动葡萄销售,脱贫攻坚工作队献出了良策,得到了王普良的支持和拥护。

  今年3月份以来,像长顺县委宣传部驻村脱贫攻坚队这样为群众谋发展、找出路的工作队共有82支1163人,他们活跃在全县82个村居的脱贫攻坚最前沿,以“完不成任务、提头来见”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他们竭尽全力当好脱贫攻坚战役中的“调查员”、“指导员”、“战斗员”和“联络员”,让激情在长顺广袤的大地挥洒,让世代贫困的山乡,发生着沧桑巨变。


  村级干部· 与贫困群众同呼吸共命运

  “在进村入户走访过程中,与村民沟通时得‘走心’,要对他们格外关注,想方设法为贫困群众排忧解难是脱贫工作的关键所在。”代化镇纳傍村第一书记寇永华说,脱贫攻坚队的工作就是要把贫困群众的事放在心头上,把贫困群众的困难当成自己的困难,把贫困群众的疾苦当做自家的疾苦,扎根基层热土,奉献心血才智,用一颗真心、一片真情、一腔热血,带领村民脱贫致富。

  长顺县代化镇纳傍村脱贫攻坚队有23名队员,分别驻扎在纳傍村四方地组、新屯组等13个组开展扶贫工作。大家逐村逐户进行走访,确保着精准识别和精准退出工作的顺利完成。

  刚开始驻村时,一些队员在生活和工作方面都不太适应,但大家一刻也不敢松懈,不断克服生活和工作上的双重困难,顶烈日、冒大雨连续作战。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现在大家慢慢都适应下来。

  “我们这里的脱贫攻坚队网格员帮我联系去村里的刺梨种植基地上班,现在不用外出打工,家门口就有活路干呢,一天上班70元,一个月下来可以挣1800元以上。”纳傍村村民钟跃芬乐呵呵地告诉记者。

  目前,通过网格化管理工作,纳傍村攻坚队对全村408户1720人进行走访,围绕农村“三变”改革,在广泛倾听民意,集思广益基础上,确定了“一企二业三转”的“123”工作思路。即按照村企合一的模式,创办一个企业统领村集体经济发展各个要素;全力发展两个具备自身优势的主导产业,做大做强村集体经济;着力推动农民身份上、就业方式上和管理方式上实现三种关系转变。

  在代化镇纳傍村网格员陈未荣负责的四方地组,杜贤平户作为2018年拟脱贫户,家有四口人,孩子俩在省外务工,夫妻二人则在家种庄稼维持简单的生活。一向都不愿意配合村委会工作的他们,在开展网格化管理工作宣传政策的过程中,网格员陈未荣激励杜贤平在本村的建筑工地上务工,鼓励其妻子张小妹到刺梨套种辣椒基地进行务工,两人一个月工资收入达到了5000多元,实现如期脱贫。

  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深入推进,居住在偏远的山区,土地匮乏、交通不便的村组,成为脱贫攻坚最难啃的“硬骨头”。脱贫攻坚工作队所涉及的工作大到发展集体经济、做产业、搞培训、扶志扶智,小到宣传政策、打扫卫生、调解家长里短。他们用实际行动区打动帮扶对象,让他们相信扶贫干部的真情实感,扶贫干部成为群众可信赖的亲人。


  县级干部· 千方百计强健致富“体魄”

  “大娘,您最近身体怎么样,家里要是有什么困难,就开口给我们说,我们这支工作队包您随叫随到。”在白云山镇金山村,攻坚队队员到贫困户家里走访,这样贴心亲切的交流很常见。遇到农忙时节,脱贫攻坚工作队的队员们还会走到田间地头,帮着村民干农活;遇到贫困户家里发生变故的,会自掏腰包送上力所能及的关怀和慰问。工作队点点滴滴的帮助,实实在在的关心,温暖了村民的心,与村民建立了深厚的情谊。

  在长顺,个体帮扶与集体帮扶相结合的现象随处可见,一队驻村,全员帮扶,整合了集体的智慧和力量,逐步形成了“一队驻村、全员帮扶”的良好局面。

  广顺镇鼠场村是省级二类贫困村,全村576户2543人中贫困户就占了313户1228人贫困发生率达25.48%。

  2016年4月,长顺县审计局干部余芝荣主动请缨,来到鼠场村当起了村第一书记。刚到鼠场村,群众对这个一眼看起来稍显文弱的第一书记并不怎么看好,大家对他投来的多半是怀疑的目光,“没有下过乡,没有扛过枪,一个戴着黑框眼镜的文弱书生,是来混光阴的还是来真心扶贫的?”

  今年4月,同样是那帮群众,不同的是对这个文弱书记多了满满的肯定和赞扬。两年的时间,余芝荣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给鼠场村2543名群众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改变了多年来鼠场村群众在贫瘠的山坡上刨食的穷困窘境。

  在余芝荣的带领县,鼠场村以140亩集体土地入股成立了“长顺县强民种养殖农民合作社”,发展种植猕猴桃产业。群众担心路不好,猕猴桃运不出去,余芝荣请求“娘家”长顺县审计局支援,帮助野洼冲组修了便民桥,向省检察院请求支援,打通了三岔河到背后冲6.5公里的通组路。群众说没种过猕猴桃,担心赚不了钱,他就组织村里30多名群众到修文县扎佐参观猕猴桃示范基地种植,让群众亲眼去看看人家是怎么靠种植猕猴桃走向致富路的。

  摘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鼠场村群众不等不靠、自力更生发展脱贫致富的故事深深感动了修文县农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董瑜。在实地考察鼠场村140亩猕猴桃基地后,决定投资1500万元与鼠场村委合资成立了长顺县曙长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开发1000亩荒山荒地建立修文·长顺猕猴桃示范种植基地。

  基地每天用工需30人左右,鼠场村的群众们都纷纷来到基地务工。贫困户王忠祥说:“我们以荒地入股,每天还能在基地务工领到80元的工资,等猕猴桃丰收了还能参与分红,真是三全其美呢。上有天堂,下有苏杭,除了香港,就是我们鼠场”。

  “一业为主、多品共生、以短养长、种养结合”是长顺在探索农业结构调整中总结出来的“长顺做法”。

  猕猴桃是长效农业,5年才能见效益,余芝荣便思考如何发展短频快的项目实现以短养长。恰巧有一个千亩辣椒种植项目,余芝荣便召集村干部开碰头会,并与邻近的湾河、安乐、杜鹃湖等村的支书、主任商议,共同种植朝天椒,化整为零分块实现规模效益。

  如今,鼠场村原本贫瘠的大地被满山的猕猴桃和辣椒披上了一层绿衣,春风略过,绿衣浮动,原本死气沉沉的荒山被这新绿装点得愈发活泼,一眼望去,挂满枝头的猕猴桃俨然把这片本来荒凉的山坡点缀成了一座金山,到处弥漫着致富希望。

  长顺县委书记高晓昀指出,脱贫攻坚工作队要与所属乡镇进行对接,把已形成的特色产业项目、“一村一品”向其他村辐射,形成联动效应;包联单位要注重整合社会各方力量,帮助脱贫攻坚工作队发挥更大的作用,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引导民营企业及各类社会组织参与进来,推动信息、技术、人才、资金等各类资源下乡进村,政府、社会帮扶力量成为了脱贫攻坚工作队的“大后方基地”。


  挂帮干部·新思维新理念奏响脱贫“曲”

  从新疆阿克苏到贵州长顺,从南疆四地州到滇桂黔石漠化区,“扶贫”成为了李瑾梁人生道路上的一个关键词,让他的这段青春岁月难忘而与众不同。

  2017年,北京邮电大学校团委组织部长李瑾梁作为北邮派驻长顺县长寨街道杉木村的第一书记,第一次来到了这个在地图上都很难找到的小山村担任“第一书记”,他的人生便与杉木村1371名乡亲紧紧联系在了一起,与杉木村的脱贫攻坚征程联系在了一起。

  “山青水秀、贫穷落后”,这是李瑾梁这位京城老师进村前的印象。

  杉木村是长顺县24个深度贫困村之一,信息闭塞、交通不便、基础薄弱,全村没有任何地表水流,没有一处稳定水源,严重缺水才是杉木村最主要的致贫原因。

  李瑾梁进村就遭遇了3个月的枯水期,看着村民家中干涸的水窖,地里缺水的秧苗,看着乡亲们盼着解决饮水问题的眼神,他真正的意识到了肩上的责任。要解决杉木的饮水问题、完成脱贫攻坚的任务,两年的时间并不充裕,他要求自己必须沉下心、俯下身、动真情、做实事。

  到村后,为了尽快掌握村情民意,他在到村的第一个月就走遍了全村105户未脱贫的贫困户,很快又遍访了全村348户村民,从刚来时完全听不懂本地话到现在已经能顺畅理解和交流。为了推动饮水安全工程,他和村支两委的同志翻山越岭的寻找水源,不到半年鞋子磨破了两双。他把个人车辆从北京运到村里作为工作车,更作为“便民车”为村民提供便利,他帮助贫困户办理残疾证,申请临时救助,宣传解释养老保险、新农合政策,在一件件小事中、在一次次家访中,村民认识了他、接受了他、信任了他。

  2018年,他选择在村里过春节,给村民拜年走访,除夕夜里和家人打完拜年的电话他心里充满了对家人的愧疚和思念,但是想到同事和乡亲们纷纷邀请他一起过年吃年夜饭的热情劲,他又充满了温暖和干好工作的动力。  

  经过几个月的踏实工作,李瑾梁从一名高校青年教师、团干部迅速转变成了一名合格的村第一书记、扶贫干部。在他的帮助下,杉木村党支部与北邮多个支部建立了“红色1+1”共建,在街道的2017年度考核中,杉木村获得了第一名。不少村民在他的鼓励和帮助下开展自主创业、主动脱贫。

  他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利用无人机、数据库、绘图软件等手段,制作了到组到户的脱贫攻坚示意图和村级信息数据库,利用作战图和数据库更精准更有效的落实脱贫计划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异地扶贫搬迁、教育医疗住房三保障、六个小康行动计划等扶贫政策,这套工作方法直观、科学、实用、高效,目前正在全县推广使用。

  目前,杉木村依托合作社,形成了“合作社+带头人+贫困户”的模式,采取流转土地规模化种植的方式,发展了集中连片200亩辣椒、100亩生姜、200亩烤烟等山地高效农业基地。另外,引进专业团队,发展中华蜜蜂养殖150箱。帮助合作社建立了网店,为进一步发展村级电子商务事业建立了基础。为做好产销衔接和技术服务到位,确保产业发展取得增收实效,还帮助合作社与相关农产品加工企业签订了保底销售协议,在他的带领下杉木村的产业发展有了历史性突破。

  不到半年的时间,李瑾梁这个年轻的第一书记给杉木村带来了澎湃的激情、崭新的思路和勃勃的生机,而他青春的汗水将与他的胸前的党员徽章一样,在脱贫攻坚的征程上闪闪发光。

  记者后记:

  余芝荣、李瑾梁等脱贫攻坚队员只是数千名脱贫干部中的一个缩影,带着感情和责任去扶贫,带上家人的支持与包容去扶贫,用情感之温真扶贫。

  长顺县把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变成检验干部能力和实绩的大“考场”,一个一个问题解决,一件一件事情落地,脱贫攻坚队的同志们脸晒黑了、嗓子说哑了、脚底起了泡、眼圈熬黑了、身体消瘦了,但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的信心却越来越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