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市州县新闻>黔南 > 正文

长顺:“三定三统”纵深推进农村产业革命

  近年来,长顺县把农村产业革命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举措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抓手,紧扣产业革命“八要素”,大力推行定产业布局、定生产规模、定组织方式,统筹要素保障、统筹技术服务、统筹收购方式的“三定三统”工作法,让农民零成本参与、零风险种植、零距离就业,实现了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为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强有力的产业支撑。


  定产业布局。主导产业按照“北攻果蔬、南强畜禽”的思路,推行“山林山坡养畜禽、低丘缓坡种水果、平地坝区种蔬菜”的山地立体高效农业发展模式,优选确定全县主攻优质蔬菜、精品水果、刺梨、绿壳蛋鸡、生猪养殖、食用菌6个主导产业。同时构建县、镇、村、组“四级联动”产业调整格局。县级突出抓32个500亩以上坝区和长广线、S209、摆代线、G321等四条产业带的产业结构调整;乡镇突出抓500亩以下坝区发展和辖区内主要产业带的产业结构调整;村级通过实施产业扶贫“三个一”工程,发展1个200亩以上的规模种植基地、1个规模养殖基地、1个村集体经济实体;组级发展小种植、小养殖、小加工“三小庭院经济”。目前共发展蔬菜5万亩、精品水果11.24万亩、生态家禽313万羽、生猪存栏3.8万头,刺梨、花椒等经济林种植2万亩,“三小庭院经济”6952户,实现村村、组组、户户都有产业覆盖。


  定生产规模。县级及时掌握产销信息,加强产销对接,结合县优势产业的发展能力和水平,科学制定生产计划。以生产计划指导龙头企业生产规模,以市场调整完善生产计划,使供给侧与需求侧总体保持动态平衡状态;依托32个500亩以上坝区,引进贵阳农投集团、广州江楠集团等龙头企业18家,共发展蔬菜基地25个2.1万亩、生猪养殖基地3个存栏4.5万头、绿壳蛋鸡基地56个存栏313万羽,全力推动龙头企业领办的产业基地扩大规模,形成了“三大基地、十大坝区”的蔬菜产业发展格局、“南有富之源、北有力源”的生猪发展布局;组建专门的市场营销团队积极开拓市场,依托贵阳农投集团、广州江楠集团等龙头企业在贵阳周边、珠三角区域的农产品市场销售体系,建立农产品市场需求信息共享机制,以蔬菜、绿壳蛋鸡等短平快产业为主攻方向,采取稻田菜模式,大力发展茬季蔬菜等特色产业。目前,全县共发展秋冬蔬菜1.2万亩、绿壳蛋鸡120万羽、刺梨1.13万亩、茭白3000亩、花椒0.49万亩、其他品种0.38万亩。


  定组织方式。在全力支持市场龙头企业的基础上,组建国有龙头企业,对于市场龙头暂时难以覆盖的区域,由国有企业当“龙头”统领产业发展。整合县供销社等资产组建了三原实业农业发展集团,下设以蔬菜产业为主、以绿壳蛋鸡产业为主和以林业经济为主的专业子公司,全县82个村实现了龙头企业全覆盖。以基层党建为引领,以组、村为单位组建合作社,推行组织领导、经营管理、利益分配“三合一”的“村社合一”“全民持股”的发展机制,做实做强合作社。龙头企业向各村合作社下达“订单”,由各村合作社选定有条件、有能力、有意愿、讲诚信的农户落实生产“订单”,农户采取“自己领办、就近务工、反租倒包”等方式参与产业发展;参照烤烟产业发展模式,以蔬菜等产业为重点,采取“先借后还”的方式按500元/亩的标准给予赊销补助,向农户统一提供种苗、物资、农业保险等,农户实现效益后进行扣还。同时,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推行村支“两委”领导下的“组管委”模式,把补助政策精准落实到农户,既防止“垒大户”,又避免“一股了之”“坐享分红”,引导群众结合自身实际发展适度规模经营,通过自己劳动尝到产业发展带来的“甜头”,使得他们思想观念发生转变。


  统筹要素保障。研究出台《长顺县500亩以上坝区产业结构调整实施方案》、《脱贫攻坚“夏秋决战”农村产业革命“3+1+1”工作方案》等系列配套措施,针对蔬菜、绿壳蛋鸡、经济林等主导产业,每个产业安排1000万元覆盖的产业资金,实现“双龙头企业”引领全面覆盖。采取以奖代补等方式进行扶持,为产业革命提供了坚实政策支撑。积极争取上级产业项目20余个、资金0.6亿元,贵阳、广州等对口帮扶产业资金2.7亿元;整合高标准农田、水利等涉农资金共1.53亿元,为农村产业革命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研究制定了《长顺县500亩坝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规划方案》,通过整合各类资金,采取以奖代补、基础配套等形式,按照通机耕道、通农田水、通生产电和土地平整的“三通一平”的标准,在三年内对32个坝区分批次进行统一基础配套,让龙头企业“拎包入住”。


  统筹技术服务。不断深化省、州农科院等建立的“产学研”合作关系,整合龙头企业科技力量、科技特派员、农技干部等建立了省、州、县技术专家库;按照“一个产业、一支队伍、一套技术规程”原则,组建了7个支县级农技服务队“分区包片”,统一规范生产管理、分级包装、产品检测等环节。针对6大主导产业,依托三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及旗下的专业公司,通过购买服务聘请技术专家12名进行技术承包服务。整合组织、人社、扶贫、农业等各类农民培训项目资金800万元,依托龙头企业、县委党校、中职院校等资源,通过请进来、送出去,田坎会、院坝会等方式推动农民培训2300次共3.6万人次。


  统筹收购方式。对合作社组织农户发展的蔬菜、绿壳蛋鸡等产业,国有龙头公司根据市场价格信息制定最低统一收购价,并与各合作社签订收购合同,各合作社与农户签订收购协议。当市场价低于收购价时,平台公司按生态绿壳蛋鸡分类分级定价收购;县级平台公司对蔬菜进行保价收购。产生亏损部分由县级统筹予以补贴,有效降低农户养殖风险。当市场价高于收购价时,国有龙头企业按照保护价于市场差额的6:2:2比例分配,即农户环节分配60%,村级合作社环节分配20%,国有龙头企业环节分配20%,让政府扛起风险的“大头”,让农民获得利益的“大头”,逐步推动农业产业标准化、规模化、市场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