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市州县新闻>黔南 > 正文

惠水县好花红镇:立足支部主体 践行村社合一 助力脱贫增收

  弄苑村位于惠水县好花红镇东部,属典型的喀什特地形深石山区,发展条件较落后,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弄苑村坚持党建引领,成立佛手瓜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围绕走出去请进来的工作思路,采取“合作社+党支部+基地+贫困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基本走向产、供、销一体化服务,逐步实现佛手瓜产业规模化发展。 

 

  目前,弄苑佛手瓜产业辐射带动了清水、幺关、石头关、六马、新门等周边五个村,种植面积9500余亩,其中弄苑佛手瓜农民专业合作社核心区2000余亩,年产量达3.5万吨,带动农户860户(其中贫困户320户)增收致富。实现产值约4200万元,户均增收5000余元。书写了“小捧瓜”助推“大产业”的精彩篇章。


  突出党建引领,助推产业发展


  按照“思想是先导、群众是主体、精神是动力、干部是关键、党建是统领”的思路,以地域相邻、产业相近为纽带,联合弄苑、清水、幺关、石头关、六马等5村54名党员成立佛手瓜产业党支部,在技术、信息、销售方面出谋划策,用党建工作的创新带动佛手瓜产业发展,探索“建一个组织,兴一个产业,活一方经济,树一面旗帜”的同频共振效应。一是宣传发动,统一思想认识。自佛手瓜产业党支部建立以来,党支部委员与各村支两委一起,探索适应深石山区种植的产业,邀请专家实地调研,调减玉米种植,积极培育佛手瓜产业,形成深石山区长效产业发展趋势。


  二是支部牵头,统一规划布局。通过召开支部会议,统一规划,统一标准,规划建设以清水——弄苑——幺关——石头关——六马——新门为一线的佛手瓜产业带。邀请省农科院李桂莲专家把脉,探索瓜下套种技术,实施瓜、菌、菜等种植模式。三是靶向对接,畅通产销渠道。由支部引领合作社积极搭建“农校对接、农超对接、农企对接”平台,与绿康源公司,都匀湘隆公司,贵阳石板批发市场等商家,贵州盛华职业学院、贵州师范学院食堂、贵州师范学院后勤处、贵阳学院后勤处、贵州民族大学后勤管理处等签订佛手瓜采购合同,畅通佛手瓜销售渠道,进行订单签约销售。


  强化技术支撑,丰富产业格局


  目前,合作社正在实施技术指导和产品的升级包装,县农工局提供长期的技术保障,省农科院科技特派员李裕荣、林茂,科技副镇长周文才等人多次组织农业专家到村培训。省农科院名誉院长李桂莲、省农科院园艺所所长王天文长期带队到惠水县弄苑佛手瓜农民专业合作社佛手瓜基地进行技术指导,按季节指导种植春白菜、佛手瓜、食用菌、香菜等,亩产值达2万余元,增产增收效果较为明显。2016年以来,省级以上专家到合作社开展技术指导共计31次,培训农民3800余人次。同时,围绕产业发展实用技术,开展集中培训,让养殖户掌握种养殖科学技术。注重对驻村干部、村支两委、种植大户、合作社负责人等培训,着力培育“技术土专家”和“致富带头人”,提升带动群众能力。


  推进合作经营,促进农户增收


  以效益为导向,采取“一支部一社两户”即“党支部+合作社+农户+贫困户”的专业合作经营发展模式,探索多种利益联结机制,确保群众多方渠道增收。一是由合作社提供优质种苗、水泥柱和技术服务,贫困户自行种植和管理,成品由合作社保价回收。二是针对部分闲置土地,由合作社按照平土200元/亩,岩卡石土100元/亩的标准进行流转。三是一般农户和贫困户均可以到合作社参与务工,根据栽柱子、种瓜、摘瓜、运瓜等不同的工种,按照60—100元/人/天发放工资,每月人均可增收1500余元。四是充实村集体经济。财政扶贫项目量化贫困户入股合作社,所产生效益按照村集体和贫困户2:8比例进行分红。目前已建成冷库两个,佛手瓜交易中转场地三个,好花红食品加工厂一个,受到了群众的一致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