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市州县新闻>黔南 > 正文

昌明经开区:打造“节点”经济

  文 当代贵州融媒体记者 袁绍阳

  10月8日,贵州昌明经济开发区举行2018年产业大招商秋季攻势行动集中签约仪式,现场签订了总投资额为4亿元的9个工业项目,这也为开发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近年来,贵定昌明经济开发区始终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推动昌明经济发展的“第一抓手”,依托“六两高一航空”的交通区位优势,贵州(昌明)国际陆港、老干妈油制辣椒产业园、香港百卓鞋业、贵定南铁路1013万吨铁路物流基地、天福茶旅综合一体化、皇冠陶瓷等重大项目相继签约落地,开创了昌明招大引强的历史新纪录。

贵定县昌明省级经济开发区大数据中心 。(贵定县委宣传部 供图)2.jpg

贵定县昌明省级经济开发区大数据中心 。贵定县委宣传部 供图

  2017年度,昌明工业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152.77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43.52亿元;规模工业增加值实现51.15亿元;主导产业产值实现103.66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7.36亿元,其中产业项目完成投资29.21亿元,完成税收上缴26.78亿元。实现进出口总额1103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实现3010万美元。累计就业13648人,新增就业人数2087人。累计入驻企业193户,其中投产企业149户,达产企业61户。

  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

  近年来,贵定县积极构建“大交通”格局,并以贵州昌明经济开发区为载体,全力建设贵州(昌明)国际陆港开发区,打造“节点”经济。

  早在建设伊始,贵州(昌明)国际陆港就被黔南州定位为黔南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节点。贵州(昌明)国际陆港作为贵广—南亚物流大通道的重要节点,将通过铁路向南延伸至珠海港,进而与中巴、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实现互联互通,融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同时,贵州(昌明)国际陆港还可向北延伸至四川遂宁,接入甘肃兰州,打通北上南下的物流快捷通道,实现“一带一路”的有机衔接。贵州(昌明)国际陆港整体规划占地面积3800亩,其中一期工程设有8个主体功能区,以及国际交易品展示中心、物流分拨中心和大通关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等配套设施,建成后将成为提供跨省、跨国商贸综合服务的重要平台。

  同时,按照贵定县委、县政府的定位,贵州(昌明)国际陆港提出了“走南闯北、承东接西”的规划布局,走南,即打通南边的珠海港、广州港、北海港、钦州港、防城巷港;闯北,与北边的遂宁港、兰州港、哈密港、喀什港紧密联系。承东接西,与珠三角、长三角、华中等相结合。围绕陆港和产业相结合,开发区还将延伸发展相关产业,包括陆港与商贸相结合、陆港与城市发展相结合、陆港和服务业相结合等。具体包括,冷链市场、国际商品交易市场、大型家具建材市场,建设陆港小镇,发展工业旅游等。

  在规划开发区产业布局,招商引资和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昌明开发区按照“产业布局三不准”原则,坚决不引进有污染、高能耗、低端制造企业,大力发展物流配套、高新技术、智慧物流、大数据、电子商务等新兴产业。人才引进方面,重点引进熟练通关、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等方面的人才,与珠海港、广州港紧密联系,解决本地高端人才匮乏问题。

  完善基础设施夯实跨越发展根基

  2017年,昌明经济开发区在完善开发区核心区10平方公里的基础设施的基础上,将建设和开发的范围延伸到10平方公里之外,为重大项目落地创造条件,加快推进道路、电力、燃气、给水、排水、光纤、通讯等配套要素建设,建成工业污水处理厂、实现垃圾收集转运系统全覆盖,营造了良好的投资硬环境。在已建成的开发区1至7号路、高铁大道、滨河路等骨架路网的基础上,继续完善开发区配套路网;完成昌明三星、四星级酒店、湿地公园、商业住宅、美食街、幼儿园、医院等一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让开发区硬件的日臻完善。昌明也从五年前没有一条高标准市政干道、没有一家规模工业企业的传统农业乡镇逐步转型。

  同时,制定了《昌明经济开发区2018—2020三年行动计划》,实施重点特色园区提质发展三年行动纲要,并积极推进“僵尸企业”处置工程。2017年,开发区梳理核心区28块可利用开发的土地资源进行储备,共计7100余亩,完成租用标准化厂房的陶氏塑胶、贵能电器、永兴隆科技、光速轻骑摩托、博裕科技等企业清退,回收厂房21467平方米,完成格力重工、威斯特的回购,回收闲置土地112.1亩。2017年度开发区已签约项目19个,投资总额57.26亿元,融信天利、瑞妍日化等项目实现投产,其余项目正在加快建设和推进前期相关工作。

  目前,昌明经济开发区已经发展成为多家工业企业聚集发展,多条开发区干道纵横交错,“九通一平”设施日趋完善的经济开发区。得益于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昌明2015年列入了国家62个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镇、全省“30个重点示范小城镇”,并获得“全国重点镇”“全国卫生镇”等荣誉称号,并在全省100个示范小城镇建设工作绩效考评中位列第8位,黔南州第1位。

  优化产业结构加快转型升级步伐

  2017年,昌明开发区以打造成为西南最大的装备制造业基地为目标,成功引进黔力重工、龙辰集团、水电八局风力塔筒制造等10余家家装备制造企业集群入驻昌明开发区发展,黔力重工自行研发生产的第一台“贵州制造”塔机,填补了全省塔机行业领域的产业空白。依托海螺水泥、晟扬管道等企业和项目的发展,建材产业已在开发区初具规模,下步将着力打造国内知名的高新材料、高端生态建材制造产业集群。

  烟草、特色食品饮品产业得到大力推进。总投资12.95亿的贵定卷烟厂易地整体技改项目,项目投产后预计产值可达60亿元,实现税收30亿元以上,解决就业1800余人;以“苗姑娘控股集团”为代表的一批中小型特色食品饮品企业正不断发展状大,培育出“益肝草”凉茶、“苗姑娘”系列旅游特色食品、“金海雪山”植物饮料、“纯露”系列饮用天然泉水等一批贵州省知名品牌产品。

  全力抓好与广东物流协会以及珠海方面协调配合,加快推进贵州(昌明)国际陆港建设。同时,积极与成都铁路局争取昌明扩建的黔桂铁路800万吨货运场贵定南铁路1013万吨铁路物流基地,紧抓国家对西部地区商贸物流业发展倾斜政策机遇,力争将昌明打造成为建设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生态特色县的主要区域,成为产业转移承接基地、现代农业发展特色基地、休闲度假养生基地、商贸物流集散基地的桥头堡和主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