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市州县新闻>黔南 > 正文

罗甸:路通天地阔

路通天地阔

——罗甸县农村“组组通”公路建设侧记 

  阳光灿烂,四野披金。从罗甸县龙坪镇板庚社区至罗化村的通村公路在金黄色的稻浪中穿过。此时,这条通村公路正在经历翻修,每隔几公里就会有人员施工。一辆白色的农技下乡直通车在坑洼不平的翻修道上缓缓开过,车上,贵州省农科院园艺所专家李桂莲感慨地说:交通搞好了,罗甸的蔬菜产值还要再翻几番。

5.jpg

罗甸县农村“组组通”公路。

  从1979年至今,李桂莲已关注罗甸蔬菜产业长达40年之久,罗甸的蔬菜产业已从最初的2分试验地发展到如今冬春蔬菜28万亩次。但是在路上,令李桂莲与其他农技师印象最深的还是罗甸的交通。

  “以前从贵阳下来要走5个多小时,早上出门要下午才到。”当天,李桂莲和她的团队将到罗化村为村民作“贵州蔬菜产业科技扶贫“321模式”示范推广项目”落地培训,早晨8点从省城贵阳出发,10点钟就已到村里“开讲啦”。

  党的十八大以来,罗甸县举全县之力大兴交通,随着惠罗高速的通车,罗望高速的通车,平罗高速的修建,罗甸——这个藏在大山深处的县城北连贵阳、东达都匀、南下广西……罗甸交通“大动脉”逐步打通。2017年,随着贵州省“组组通”公路建设项目的全县启动,一场以乡镇油路、通村通组水泥路为主的“毛细血管”疏堵工程正在进行,麻山深处的村民们得以奔向更广阔的天地。

  “一个村组67户282人的梦想”

  原大亭乡布苏村牛河组距县城80多公里,距茂井镇政府40多公里,是罗甸县最边远的村落。

  布苏村村民罗家军说:“走出大山是我们这里67户282人的梦想。”

3.jpg

罗甸县农村“组组通”公路。

  “我们这里的村民主要靠打渔为生,以前路不好走,打得鱼拉不出去,老板也无法进来收购,没有经济来源,我们的生活都比较困难。”罗家军告诉记者,路难走山货根本出不了山。

  “虽然有山路,但是很陡,而且经常垮塌。只要一下大雨,连步行都困难。”一旁的村民罗家泽接过话。

  出行不畅,最苦的还是读书的孩子。在大亭中心校上学的卢小路感受最深:“我们每个星期天都要走路去学校,要走两、三个小时。有时候路上遇到有摩托车的亲戚也会送我们一节路,但是路太烂了,就像坐拖拉机一样。”

  和布苏村一样,龙坪镇罗化村冗各组的村民们也盼望着能有一条通组公路。从村委会出发,沿着悬挂崖壁的山道蜿蜒而上,穿过一个山坳后,就是冗各组——几十户人家围着一片小盆地散落而居。此时正是秋收时节,山风吹过,金黄的稻浪此起彼伏,景象甚是壮美。

  “如果路修好了,我们这些连片的田地可以打造成一个蔬菜基地,村民们再也不用外出打工了。”冗各组组长王世文说。

  “全县项目库里程达978公里”

  在脱贫攻坚战中,罗甸县把破解大山深处群众出行难放在基础设施扶贫之首。

  交通建设,规划先行。自2017年启动农村“组组通”公路建设以来,罗甸县交通局规划站的技术员任凯和同事就忙碌起来,他们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建立好项目库,为项目规划设计、招投标、建设提供依据。

1.jpg

罗甸县农村“组组通”公路。

  “我们前后花了三、四个月时间,跑完八镇一乡,行程大概有几千公里。道路关系千家万户,我们一刻也不能懈怠。”任凯说,因为过去交通“欠帐”多,罗甸的“组组通”公路建设建立的项目库里程达978公里。

  除了里程长,造价高也是罗甸交通建设的又一难题。由于罗甸山高坡陡、地表破碎,通组公路每公里预算达到了65万元。省级配套每公里40万元的资金解决了大头,该县财政挤出资金每公里配套25万元,并提出两年攻坚提前全面完成通组公路建设目标。

  “通过整合涉农资金、县财政配套和银行融资,多渠道筹集资金,基本解决了当前通组公路建设的资金支付问题,确保工程建设进度。”县交通局副局长罗家俭告诉记者,为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该县实行项目管理责任制,每个交通项目均明确一名交通局领导、一名业主代表、一名现场监理负责,对工程材料、工艺工序、规范标准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跟踪。

  牛河组通组公路施工现场。挖掘机在将碎石铺平、压实,工人们忙碌的安装挡板、铲浆、打磨,一米一米的向前推进,施工现场一派繁忙景象。80多岁的村民罗乃很老人和邻居在一边看着道路施工一边拉着家常。“党的政策好,水泥路修到家门口。等路通了我想坐车去镇上赶场,好多年没有去过了。”

  “为了确保工程能够保质保量的完成,我们增加了运输力量,现场安装了大型的搅拌设备。”牛河组项目负责人李敬波告诉记者,预计到年底,牛河组的通组公路将完成硬化,惠及这里的67户282人。

  “我养的鸡都能‘飞’到重庆去了”

  农村“组组通”公路的建设,改变着山里人的出行方式,也带动了罗甸的产业发展。

  罗悃镇布乃村211户922名村民过去一直“锁”在大山里,几年前,村民们自发开挖了一条通组泥巴路,尽管解决了基本的出行难题,但糟糕的路况让村民出行常常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硬化道路成了村民最热切的期盼和梦想。

2.jpg

罗甸县农村“组组通”公路。

  2017年,布乃村弄项组至布乃上组、杨柳湾至里班公路实施硬化,不仅解决了村民的出行问题,还引来了产业。贵州氧康农业公司看准布乃村气候和土地资源优势,进驻该村流转闲置荒坡400多亩,重点发展脐橙、火龙果等特色水果种植。基地进驻后,累计提供了2000多个就业岗位,每个工人每月至少能拿到3000多的工资。

  罗悃镇沟亭社区村民罗德飞的养殖场紧邻着高速公路,通组路没有硬化前,运输一直是个大难题。现在,路变好了,产业也越做越好,养殖场发展成集种鸡养殖、鸡苗孵化及销售为一体的企业,带动周边20多户群众增收致富。

  “现在运输很方便,硬化路就在养殖场门口,装车上硬化路就直接上高速了,很方便,我养的鸡都能‘飞’到重庆去了。”罗德飞笑着告诉记者。

  路通天地阔。据了解,罗甸县978公里通组路目前已全部开工,项目涉及9个乡镇、127个行政村、272个村民组,覆盖6.4万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01万人。截止目前,累计完成路基780公里,路面525公里,完成投资约3.5亿元,总体形象进度75%。

  如今,一条条“组组通”公路如玉带般百转千回,在青山绿水蜿蜒,铺设到村进寨,犹如一条条连接着大动脉的毛细血管,牵动这山区群众的期盼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