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市州县新闻>黔东南>台江县 > 正文

台江反排苗寨:不变的年味

文/当代贵州融媒体记者 钱仕豪


  驾车从台江县城出发,开行26公里,经过320国道,864县道,翻越几个浓雾笼罩的山头,穿过几个清朗山沟,就来到了方召镇反排村。


  相对于反排木鼓舞的闻名于世,反排苗寨却一直藏在深闺。这个百分之百全是苗族的村寨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仍然保持着相对完整的高山苗族文化生态圈。木质的吊脚楼依山而建,错落有致。每逢节日,踩鼓场上笙鼓阵阵,歌声飞扬,舞姿豪放。直到2014年,反排及周边村寨的近万名少数民族同胞身着盛装齐聚反排,共度苗年,反排苗寨才正式向世人展露她的真容。此后的每个节日,数不清的旅游车辆沿着山路停到数里开外。

反排木鼓舞.jpg

反排木鼓舞(台江县委宣传部供图)


  要过年了,这里的年味怎样?年夜饭又有哪些菜品?记者将一探究竟。


  一大早,张格谁从谷仓里搬出了一袋特别的糯米,这是今天年夜饭的主角,打糍粑、炖鸡稀饭、做蘸水、煮酸汤鱼、餐桌的主食都必须用到。这种叫香禾糯的糯米颗粒细长,蒸出来的糯米饭粘性好,味道深受反排苗家人的喜爱,种子也一直是代代相传到现在。但这种糯米也由于产量低,长势高不抗风,难于护理,有点不受年轻一代的待见,市场上各种新品种糯米正在大面积侵蚀香禾糯的根据地,张格谁家里也只有一小块田还种香禾糯,仅有的收成,也只有像过春节、二月二敬桥节、苗年以及十三年一次的鼓藏节这些重大节日才会出现在餐桌上了。


  灶台上的糯米蒸熟,儿子张学文也和叔伯们从田里抓鱼回来了,打糍粑这种体力活又落到了男子汉们的头上。鱼一直是反排人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主菜,放满水的稻田里会一次放进几百条小鱼,可以为一家人提供一整年的冻鱼和酸汤鱼。煮鱼的酸汤是用糯米和红辣椒打碎后发酵而成的,抓来的鲤鱼从尾部开口,取出苦胆和肠子即可下锅。糯米和辣椒发酵的酸汤、三到四指大小的稻田鲤鱼、一小撮木姜子就是一锅鲜美的酸汤鱼的全部秘密。冻鱼则是免去繁琐又能多餐吃到鱼的一种做法,将取胆洗净的鱼放入锅里,加入食盐及香料熬煮至汤水发白即可起锅,放在一旁自然冷却,第二天,经过一夜低温的二次加工,汤水凝结成透明的果冻状,一盆冻鱼便做成了。


  包完糍粑,已经是午饭的时间,女儿张艳红匆匆回来吃了几口又跑到踩鼓场去了。今年刚上大一的她和几个小伙伴自发组织了寨里的联欢晚会,舞台今天要布置出来。为了今晚的晚会,张艳红和小伙伴们已经忙了10多天,好在乡亲们都很支持,收到了3万多的捐款。这几年,不管是在外面做演出的还是在寨子里做旅游的,大家收入都还不错。


  1990年9月,张格谁跟随由万政文率领的反排木鼓舞表演队亮相北京亚运会开幕式,又受邀于国庆节到中南海演出,从此,声名远播。目前,反排村在外从事反排木鼓舞表演的有数百人。在跟随表演队走遍了全国各省市以及澳大利亚、法国等国家后,2005年,张格谁到贵阳一家餐饮公司做了迎宾团长,负责培训学员。万政文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继续带领反排的表演队。


  过年,也成为张格谁一家为数不多能够团聚的日子。冻鱼、酸汤鱼、鸡稀饭、黑毛猪肉、糯米酒、糯米饭,一家人一起用传统的食材、传统的做法做一餐年夜饭,于人间百味中品尝那只属于他们自己的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