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市州县新闻>黔东南 > 正文

补齐基础短板 建设宜居家园

  ○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珺 通讯员 杨晓燕

  2019年,我州将基础设施建设置于事关全局的重要战略位置,全面拉开基础设施框架,加快补齐短板,打通城乡协调发展经脉。

  这一年,我州基础设施建设迎来了大投入的发展时期,项目多、建设快,“路、水、电、网”领域不断掀起建设热潮。这一年,我州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212.7亿元,建成集中式农村饮水安全工程8943处、覆盖村镇人口367.11万人,全州共新增1070个30户以上自然寨4G网络覆盖……这些都是我州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助力脱贫攻坚的先手棋。

  山里通了小康路

  春节将至,从江县谷坪乡平二村,共1200米左右的通村路已开工两周,完工在即的平整宽敞水泥路延伸向远方,该村四组34户191人即将告别泥巴小路,走上干净舒适的水泥路。

  小康路串联起青瓦白墙的美丽民居,岑巩县客楼镇下寨村游人如织,村民吃上了旅游饭;小车直接开到家门口,凯里市大风洞镇下寨村建起了现代化养殖场,开启了小村的产业奋斗时代……一个个因路而来的美丽嬗变正在山高路陡的山村里不断上演。

  2019年以来,我州瞄准决胜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持续推进“组组通”公路建设。截至目前,我州已完成2019年全部通组硬化路建设任务,建成路面里程8974.7公里,实现全州3806个30户以上村民组100%通硬化路目标。

  路通民心畅,道顺百业兴。2019年,我州累计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212.7亿元,其中超额完成州委州政府下达180亿元的公路水路交通固定资产投资任务。通过持续推进高速公路、快速通道、国省干线、农村公路、航运码头、枢纽场站等交通项目建设,我州持续完善全州交通网格,不断打通乡村振兴的“毛细血管”,城乡处处都有了连接幸福的康庄大道。

  村村喝上放心水

  轻轻拧开水龙头,白花花的自来水便“哗哗”流出。正在淘米煮饭的雷山县丹江镇小固鲁村村民杨光英直夸,告别老水窖,告别黄泥水,煮出来的米饭都白多了。

  “现在这水很清,喝起来放心。政府真是为我们办了件大好事!” 杨光英夸赞的,正是我州实施的农村饮用水安全保障工程。

  2019年,通过农村饮用水安全保障工程,我州已在偏远农村水源地建立水质过滤消毒系统,更好地保障群众饮水安全。

  截至目前,我州已建成集中式农村饮水安全工程8943处,覆盖村镇人口367.11万人。剩余农村人口采取分散式供水工程进行供水有11071处,覆盖农村人口6.74万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已经基本实现农村人口全覆盖。

  电稳网快日子美

  “现在我也会用视频聊天咯。”2019年9月,地处偏远的剑河县观么镇白累村正式通了4G信号。如今,该村村民彭永海想联系外出上学的孩子,打开网络视频便能对话。

  老人用网络视频与外出务工的亲人联系;村干有了稳定的4G网络办公效率更高;产业能人足不出户,用微信、抖音学习养殖技术、推销自家的农产品……网络,让大山里的人有了“一步跨越几十年”的惊叹。

  “小康讯”为实现我州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推进农村贫困地区社会经济综合协调发展发挥了有力的助推作用。截至目前,全州共新增1070个30户以上自然寨4G网络覆盖,覆盖率达98%。

  “通过这一张“互联网”,地处偏僻、居住深山的老百姓都用上高速、便捷的信息网,渐渐步入了一条通向幸福生活的快车道。

  与此同时,这一年,我州供电系统着力解决部分农村配电网薄弱、容量偏小、低电压等问题,实施电网建设精准扶贫,进一步提升农村电网电压质量和供电服务,为脱贫致富提供可靠的电力保障。

  如今,交通、饮水、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为黔东南的经济社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每一位黔东南人的生活也因基础设施的提升而变得更舒适、更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