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市州县新闻>黔东南 > 正文

办好特殊教育 为“折翼天使”带去新的希望

  办好特殊教育 为“折翼天使”带去新的希望

  —— 州民族特教高中创新方法推进特殊教育工作综述


  每一个残疾孩子,都是“折翼的天使”。他们善良、可爱、充满阳光,他们需要更多的关心和爱护,需要教师用特殊的教育方式,倾注更多的心血让他们能够自食其力、快乐成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都不能少”的承诺正在实现。

  自1995年,黔东南州民族特殊教育高级中学创立以来,全校教职工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按照《贵州省示范性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标准》的要求,逐步推进各项工作,学校秉持“无私奉献、育残成才”办学宗旨,明确建设 “一流环境、一流设施、一流师资、一流质量” 和办学水平位居全省前列为努力方向,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残疾学生提供优质教育和服务。

  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办好特殊教育。而“办好特殊教育”则意味着不仅要有特殊教育,更要有高质量、高水平的特殊教育。为扎实推进特殊教育建设,近年来,该校不断完善、细化各项教学管理制度,推动学校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有效调动了全校教学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促进了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2010年,在州委、州政府关心和省残联的帮助支持下,州民族特教高中搬迁到了新校区,经过8年的建设和发展,设施设备不断完善。目前,学校已建成教学综合楼、食堂、男女生公寓,校内有大礼堂、200米环形跑道、篮球场、足球场、多媒体教室、图书室、职业培训教学基地等多个教育教学场所。高大的教学楼、干净的操场、盛开的鲜花、吐绿的小草,为学校师生的教育教学提供了优质、舒适、安全的环境。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特殊教育的目的,就是“折翼天使”们能更好地融入到社会中去。州民族特教高中自成立以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按照国家《全日制聋校、培智、盲教课程计划》,深入开展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围绕“无私奉献,育残成才”的办学宗旨,整体推进和谐校园建设,形成了“真水无香 至爱无言”的校风,“博学善导 厚生乐教”的教风和“勤学敏行 智能并重”的学风。

  进一步提升残疾人受教育水平,是推进教育公平、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任务。学校根据特殊教育的特点,既关注大多数残疾学生,也关注个别学生,并采取分层教学、个别教学等方式,力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发展,让每一个残疾孩子都得到进步。由于在校少数民族学生众多,学校教师在微课中逐步推广汉语、苗(侗)语以及手语“三语”教学,为少数民族学生提供更多学习的机会。

  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能力,为学生今后独立生存打下坚实基础,学校在初中阶段实施素质教育,高中阶段则实行“升学、就业”双轨制教育。自学校职业培训部成立以来,结合我州实际,开设了非遗传承(黄平苗族泥哨制作、苗族蜡染制作方向)、民间传统工艺(银饰加工、民族刺绣方向)、美甲和摄影等专业,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同时,学校还依托美术教育对学生进行特长培养。其中,邀请了黄平苗族泥哨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王登书老师和苗族蜡染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靳秀丽老师到校亲自授课,借助非遗传承人的帮助,以技能教学为主要抓手,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从行动到心灵自然迸发出对传承民族民间文化的憧憬与热爱。学校还与黔东南州手工艺品行业协会签订协议,搭建残疾学生创业就业平台,为他们将来踏入社会、实现自立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发展特殊教育是推进教育公平、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弘扬人道主义精神的重要举措,是保障和改善民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黔东南州民族特殊教育高级中学正在把温暖和关怀灌注到教育事业的“每一公里”,积极为每一位“折翼天使”带去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