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市州县新闻>六盘水 > 正文

文化事业:从弱到强拔节成长


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

  改革开放40年,记录下国家日新月异的变化,记录下六盘水蒸蒸日上的发展,也记录下凉都文化事业从弱到强的拔节式成长历程。

  回望凉都文化事业的改革发展之路,我们会发现这是一条从弱到强、从粗到精、从点到面的成长之路。它给我们带来无限的荣光、历史的责任和前行的自信。

  从弱到强——夯基础,建设文化发展平台

  “比赛中,选手们沿途会经过水城古镇、明湖国家湿地公园、凤池园等地,最后返回人民广场。从历史文化厚重的水城古镇跑向现代气息浓郁的凤凰新区,明湖国家湿地公园见证历史与现代在凉都的完美融合。”在2018凉都·六盘水夏季国际马拉松赛上,主持人热情洋溢地说道。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加大力度补短板,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稳步推进为全市文化大繁荣发展提供了平台。目前,全市县级文化馆、图书馆建有9个;凉都大剧院投入使用;已建成95个乡镇(街道)文化站,1103个村(社区)级文化服务中心。

  按照“城市农村统筹发展、事业产业均衡发展”的广播影视城乡一体化发展思路,我市还围绕广播电视无线覆盖、有线网络、直播卫星及电影放映工作,统筹规划、加大投入,全力推进项目实施。据统计,全市广播和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8.1% 、98.3%,每年完成农村电影放映1万余场;卫星直播、广播电视“村村通”“户户通”工程实施以来,累计投入约11120万元用于工程建设和运行维护,共安装卫星直播接收设备502031套,受益群众达200余万人。

  值得一提的是,蓬勃开展的群众文化活动,让凉都成为一座活力之城。我市成功举办了15届影响较大的“中国凉都·六盘水消夏文化节”、6届六盘水夏季国际马拉松赛、5届中国凉都国际滑翔伞公开赛等重大文体活动,其中,“六马”被中国田径协会批准为全国金牌赛事。

  不仅如此,整合媒体资源建立贵州磅礴传媒集团,翻开了全市文化体制改革新篇章、文旅融合发展打响“贵州屋脊·中国凉都”旅游文化品牌……

  六盘水各项文化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现代文化产业硕果累累,一场场文化“大戏”在凉都上演,让人们处处感受到文化引领发展的热力。

  从粗到精——创精品,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改革开放40年来,全市上下与时俱进,实施舆论引导工程,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推进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市文广局局长杜军表示,在积极做好正确舆论引导的同时,我市还一直致力于提升文化精品创作力度,勇攀文艺高峰。

  近十年,是我市全面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推进区域性强势品牌媒体打造工程,深耕精品力作,不断推陈出新,文艺创作得到长足发展的十年。

  水城农民画多次在“中国农民画艺术节”上荣获金奖,并成功在巴黎举办“中国水城农民画精品展”;原生态民歌《我爱我家》《打亲》及戏剧小品《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一批文艺作品,分获国家“群星奖”等奖项。同时,六枝“梭戛‘箐苗’彩色服饰艺术”、盘州“布依族口传史诗——布依族盘歌”、盘州淤泥“彝族民歌”、水城“苗族芦苼舞”、水城“布依族服饰”5个项目先后被列入国家级非遗代表作名录。

  全市文艺创作成果丰硕,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日益丰富,极大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从点到面——重开发,打造文化旅游胜地

  一个城市的内涵、品味以及生产力发展,归根到底要落实到文化的发展、创新上。因此,打造“文化强市”、建设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先行市,离不开文化的发展和壮大。

  我市蕴藏着丰富的文化资源,盘县大洞、水城硝灰洞等作为人类早期的活动地之一,古老的文明孕育了夜郎文化、民族文化以及新时期的“三线”文化、“三变”文化等独特的地方文化,这些都成为我们发展的优势。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不断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从开始的点滴维护到大普查大开发大保护,深入挖掘六盘水文化的丰富内涵,推动文化遗产进一步活起来。

  “1983年至1985年,六枝桃花洞古人类文化遗址和敞口洞古人类遗址相继被发现,六盘水史前考古引起考古界关注;1990年,发现盘县大洞古人类文化遗址,并于当年进行考古发掘;1993年,大洞遗址被评为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六盘水史前考古进入全国前列;2008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我市‘小冲墓群’‘水塘李氏民居’被收录进‘重要新发现’……”对于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市非遗所所长周友武如数家珍。

  其间,我市开展的“三线”历史文化、民族民间文化、民族融合文化等方面的研究,也取得重要突破性成果。

  1998年10月,六枝梭戛生态博物馆正式建立开馆,首开我省博物馆国际合作先例,为亚洲第一座生态博物馆;2013年8月,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建成开馆,成为国内首座以“三线”建设为主题的博物馆,使得六盘水这座因“三线”建设兴起的城市,“三线”历史文化的功能日益凸显。

  借助文化资源优势,近年来,我市立足于“贵州屋脊·中国凉都”品牌,打造特色文化旅游项目,大力推进景区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初步闯出了一条资源型城市转型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路子。

  在挖掘和传承民族民间文化的基础上,我市还探索出“三变+文化产业”发展扶贫试点,把“三变”改革同文化扶贫有机结合,打造市县级“三变”改革示范带,相续建成了“三线”文化创意小镇、水城古镇、海坪彝族文化小镇、落别浪哨园、凉都国学馆等一批富有文化特色的旅游景区景点。

  目前,我市已经初步建成落别浪哨园农民文化专业合作社、盘州淤泥乡麻郎垤村民族歌舞等10个农民文化专业合作社,注册资金近2亿元,为贫困群众解决就业岗位300余个,切实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