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市州县新闻>六盘水 > 正文

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第二届彝族文化产业博览会在水城开幕

  文/图 当代贵州全媒体见习记者 谌晗


  8月5日,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第二届彝族文化产业博览会在六盘水市水城县海坪彝族风情小镇开幕。


DSC_4641.jpg

六盘水市委副书记、市长李刚主持开幕式


  本届彝族文化博览会以“弘扬民族文化,发展文化产业”为主题,以打造“全国彝族文化产业博览会品牌”为目标,围绕“创新形式、产业增效”打造具有影响力、辐射力、带动力的民俗、文化、体育、商贸等品牌活动,培育彝族文化产业的增长极。其主要目的在于通过举办博览会探索民族地区精准脱贫新模式,持续推进旅游、文化、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建设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是国家战略,是促进民族团结和睦、推动产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工程。本届博览会,在总结上一届办会经验的基础上,具有邀请范围更广、推出产品更优、活动内容更多的特点。邀请了国内知名专家学者,还有省内和周边兄弟省份的朋友;参展的文化产品有彝族特色文化产品,还有本省各民族特色文化产品和川、滇、陕等省的特色文化产品。


DSC_4635_看图王.jpg

开幕式文艺表演


  本次博览会于8月4日-8日举行,为期五天,期间还将举办彝族祭祀大典、民族传统工艺品及文化创意产品展示展销会、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下文旅融合发展和区域联动研讨会、中国凉都·生态水城彝族火把节、文化产业招商引资推介会等系列活动。


DSC_4676.jpg

祭祖大典


  近年来,六盘水始终坚持文化惠民,大力弘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持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创新发展文化产业,文化事业迎来了百花争艳、欣欣向荣新局面。


  聚焦生态水城,近年来水城县高度重视民族文化发展,坚持以文化扶贫为核心,以易地扶贫搬迁为载体,以“三变”为纽带,推动民族文化与地域文化、历史文化、产业文化等实现大融合,按照“看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的理念,厚植少数民族同胞的“根源文化”,成功打造了龙场白族文化园、陡箐苗族文化园、米箩布依文化园、海坪彝族文化园“四大民族文化园”,营造了各民族团结和谐的良好氛围,走出了一条民族文化助推精准脱贫的新路子。


  放眼中国凉都,国际夏季马拉松、国际鞭陀大赛等已成为六盘水的常年赛事,水城海坪彝族风情小镇、盘州彝人谷、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等一批重大文旅项目先后建成投入使用;六盘水“彝族山歌”“布依盘歌”等5个项目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彝族羊皮鼓舞、海马舞、铃铛舞等歌舞在全国、全省会演中获得多项大奖;彝族火把节、祭祖大典等节庆品牌活动蜚声海内外……这一张张独具个性的文化名片,在多姿多彩的中华民族文化方阵中构筑了一道六盘水的亮丽风景线。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六盘水市委书记王忠表示,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山水相通、文脉相连,有着广阔的开发合作空间。将以此次博览会为契机,在已有良好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合作,促进优势互补,不断提升合作地区的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努力开创少数民族地区区域合作和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DSC_4698_看图王.jpg

火把节文艺汇演


  当日晚,博览会的重头戏——中国凉都·生态水城彝族火把节,来自我省内外10余万名彝族同胞和海内外50余万名游客齐聚海坪,共同点燃火把节狂欢。


IMG_2510_副本.jpg

火把狂欢夜


  夜幕降临,毕摩庄严而肃穆地用彝语唱诵着古老的祝祷词,语调悠扬,迈着整齐的步伐,浩浩荡荡的取火队伍簇拥着火把,共同将点燃的火种从引火台传递到火把广场。


  音乐声起,美丽的姑娘们踏着优美的节奏,穿着百褶裙款款走来,百褶裙随风轻轻摆动,腰间精致的银饰“叮叮当当”悦耳动听……火把场上,彝家儿女的心也都被点燃了,他们弹起四弦,吹起唢呐,敲起锣鼓,围着火把跳起欢快的舞蹈,激情飞扬。


  来自全国各地甚至海外的成千上万宾客也与当地群众手拉手、肩并肩,把火把围了一圈又一圈,伴随着跳动的火焰、伴随着优美的四弦声载歌载舞,尽情狂欢,把火把节推向了一个欢乐祥和、热情洋溢的高潮。


  跳动的火把,热情的舞步,优美的身姿,动听的歌喉,来来往往喧闹的人群,构成了一幅火的盛世画卷,将一个火热的东方狂欢节淋漓尽致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清凉山风拂面,火把点亮心窝。在六盘水,彝族同胞用火把狂欢夜年年相庆。如今的野玉海·海坪彝族风情小镇已成为一年一度全世界彝族同胞祭祖朝圣的圣地,成为我省一张靓丽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彝族文化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