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市州县新闻>贵阳>息烽县 > 正文

搬迁户变“工薪族” ——息烽县“五个一批”帮助搬迁户稳定就业

文/李小根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高伟


  “表里要写学历、电话等重要信息。”6月12日,在息烽县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永靖安置点创业就业工作服务中心,搬迁户王敏正在指导几名搬迁群众填写《求职登记表》。


  每天为易地扶贫搬迁群众提供就业服务,已经“上班”两个月的王敏,实现了从“搬迁户”到“工薪族”的华丽转身。


6月12日 息烽县易地扶贫搬迁永靖安置点搬迁户正在参加烹饪培训1_副本.jpg

息烽县易地扶贫搬迁永靖安置点搬迁户正在参加烹饪培训


  从“毕业”到“就业”,变化的不只是一个字。王敏说,她是今年的一名大专毕业生,也是一名劳保协管员。今年4月,她们一家搬出息烽县鹿窝镇新民村老家,入住到安置点。随后息烽县人社局通过公益性岗位招聘与她签订了就业协议,聘她到安置点创业就业服务中心工作。


  “跟还没就业的同学比起来,感觉自己是幸福的。”王敏说,自从上班以来,她先后为100余户搬迁家庭办理了《求职登记表》,每个月的工资收入还能补贴家用,整个家庭收入也比以前高了许多。


  像王敏一样得到公益性岗位安置只是息烽县开展就业服务的一个缩影。该县就业局局长李林介绍,在易地扶贫搬迁户入住安置点后,息烽县人社局还采取培育和发展产业解决一批的模式帮助易地扶贫搬迁户寻找就业出路。


  为此,息烽县人社局引进了贵阳市雄娜兴制衣有限公司。6月12日,该公司到安置点举办招聘会。在现场,公司合伙人王土姣积极动员搬迁户以务工形式实现脱贫致富。王土姣说,5年前的她,是息烽县石硐镇难冲桥村的贫困户。在2015年的村支两委工作中,她发现了村里有许多留守老人和妇女等闲散劳动力。经过多方打听后,她联系了一家外省制鞋厂,并尝试拿货做初加工代理。当年,她招聘了村里几户贫困户家庭劳动力帮自己做工,一年下来,自己和务工的贫困户收入增加不少,她和村里的10余名贫困户实现了脱贫增收。


6月12日,息烽县易地扶贫搬迁永靖安置点搬迁户正在招聘会上填写应聘信息2_副本.jpg

息烽县易地扶贫搬迁永靖安置点搬迁户正在招聘会上填写应聘信息


  “就业促脱贫!”王土姣说,为帮助家乡贫困户脱贫,公司将在息烽县易地扶贫搬迁永靖安置点建立就业扶贫车间,建成后可实现100余名搬迁劳动力在家门口就业。同时2000至3500元的月工资,将使搬迁户就地转变为“工薪族”。


  与已经实现有一份工资收入的搬迁户比起来,从鹿窝镇三友村搬出的田应珍是“工薪族”路上的“追梦人”。


  “拿锅的手腕用力,要再低一点!”在针对易地扶贫搬迁贫困户的烹饪培训中,田应珍展现了极高的热情。“等学会了这门技术,就去餐馆找个工作。”田应珍说到,没搬迁前的老家很少有类似培训,以前去餐馆找工作时,老板随便一句“你会什么?”都会让自己哑口无言。如今参加了烹饪培训,可以学习爆菜、烩菜、熘菜、卤菜等近百个菜的做法。“有技术了,再到餐馆里应聘我就有了十足的底气。”想着工薪梦,田应珍无比自信。


  就业服务热潮持续不断,“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是承诺也是目标。李林说,在息烽县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永靖安置点,该县人社局按照主动服务就业推荐解决一批、开展培训提升技能解决一批、培育和发展产业解决一批、公益性岗位安置解决一批、干部包保解决一批的“五个一批”工作计划,先后设立了创业就业工资服务中心,建立了“一人一档、一户一册”档案。搬迁前后培训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210人,涉及网创、家政、计算机操作等多个工种。眼下,县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永靖安置点搬迁的368户1519人,已实现就业创业的就有457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