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市州县新闻>贵阳>息烽县 > 正文

息烽县石硐镇:算好增收帐 生活有奔头

文/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高伟 通讯员 罗建普


  “第一年每亩地流转费500元,还没有我种庄稼划算。”夏子云说。


  “估算土地亩产玉米700斤、产值700元。但刨除种子、农药、化肥等费用以及大概10天劳力投入成本,种一亩包谷基本没有多少纯收益。”杨德学掰起指头算了一笔“细帐”,又补充道“发展传统农业是‘靠天吃饭’,简直是‘赔本生意’。”


  “一辈子都和土地打交道,突然叫我不做土地了,放不下啊。今后靠什么维持生计?”夏子云还是犹豫不决。


  “市农投集团入驻后,大家不仅可以坐收土地入股费,还将结合实际安排就近务工。村集体也会开发相应公益性岗位,优先考虑土地入股户就业。”杨德学展望道,“现在农村都是老人留守在家,再过几年大家没劳动力了,许多土地面临要丢荒!”


  年近70岁的夏子云是息烽县石硐镇前丰村村民,当地有名种植能手;而杨德学则是前丰村支部书记。时值春耕春播时节,连日来,围绕动员群众出让土地入股公司发展种植蔬菜,像这样的“算帐场景”在石硐镇前丰村等地频繁上演。


  4月初,贵阳市2。5万亩高准标设施蔬菜保供基地息烽园区一期项目在石硐镇动工开建。前丰村作为石硐镇“500亩产业坝区”之一,纳入园区重要组成版块推进。


  前丰村距镇政府驻地2公里,种植蔬菜已有20余年历史。该村先后组建成立前丰村番茄协会、大地农丰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息烽县捷发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在合作社引领下,常年种植西红柿300余亩,莲花白等叶菜1000余亩次。


  在前丰村虽说村民们有着发展蔬菜特色种植的传统习惯,但在更大规模推广蔬菜种植的时候,因存在青苗补偿费、土地入股金存在偏差等问题,不少群众在出让土地上还是有所顾虑。


  园区涉及土地面积大,建设时间紧,牵涉群众多且群众思维转变难。为打消村民疑虑,杨德学在给群众算好眼前“经济帐”的基础上,还会向大家算一笔“隐形”的长远“发展帐”。“大企业入驻带动,建设标准规格高,道路、水利、大棚等设施配备更完善,市场销售更有保障。有了蔬菜产业根基,扶贫攻坚、乡村振兴也就顺风顺水了。”杨德学举例说,远的不说,就拿前丰村临近的省级农业示范园区石硐中康猕猴桃园区核心区涉及到的中坝、大洪村,以前穷得叮当响。如今家家户户房屋立面、庭院建设等涣然一新,每家都开上了小轿车。“这都得益于园区辐射拉动,注入产业发展强大动力。”


  从家庭经济收入到全村乡村振兴,小帐连着大帐。在“算帐”过程中,群众思想很快做通,个别“刁难户”也各个击破,大家普遍感受幸福生活大有奔头。一来二去,陆续与村集体公司签定入股合同,积极出让土地支持蔬菜园区建设。


  “仅用10天左右的时间,快速把园区涉及到的4000余亩土地全部测量并签订合同。”石硐镇党委副书记张孟碧介绍,为配合抓好贵阳市保供蔬菜基地建设,石硐组建了由镇党员干部,驻村干部,村支部书记、主任等组成的临时党支部。同时抽调班子成员、中层干部、一般职工组成8个工作队,全面推开土地测量、矛盾纠纷调解、合同签定等前期工作。截至4月11日,基地一期建设所需土地全部移交市农投集团经营,接下来,市农投集团将陆续跟进土地平整、大棚建设、蔬菜种植等阶段工作。“激活闲置土地资源、解决就业、改善生态。”石硐镇党委副书记张孟碧信心满怀,借助市保供蔬菜基地落户石硐,全镇决战脱贫攻坚、推动乡村振兴蹄疾步稳。


  据介绍,贵阳市2。5万亩高准标设施蔬菜保供基地息烽园区项目总规划建设面积1万亩。其中一期建设面积4130亩,覆盖石硐镇前丰、龙坪、玉龙等7个村31个村民组。今年10月将建成投用。二期计划建设面积5870亩,主要分布在息烽石硐镇石硐村、新寨村,九庄镇鸡场村、鲁力衙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