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市州县新闻>贵阳>息烽县 > 正文

织密民生保障网——贵阳市息烽县实施“新农保”工作纪实

文/何胜华  当代贵州融媒体记者 张天旭


  “我一次性缴纳了1500元,不到两年的时间就领回来了。”在谈到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时,获得实惠的永靖镇猫洞村村民杨广荣高兴地说,养老再也不用犯愁了。


  2010年,时满62岁的杨广荣夫妇主动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按照相关规定,年满60岁的老人可按照每年100元的标准补缴保险费,补交最低时限15年。当时,杨广荣两老筹得现金3000多元钱补缴了保险费。“当月交清,从第二个月就开始领取养老金,当时每人每月领取115元,后来涨到了150.83元。”杨广荣说,听说从今年12月起,养老金将涨到173.83元,两老一个月就可领取347.66元,足够基本生活开支。


  早在2008年,贵阳市就在全市范围内试点推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2011年,党中央、国务院全面推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息烽县被列为全国试点县之一。2014年,国家在总结“新农保”和“城居保”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又将两项制度合并实施,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消除了城乡差别,使城乡居民共享一个政策标准、共用统一服务平台、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解决了“养老不犯愁”的后顾之忧。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推行之初,大家还是下了大力气的。”猫洞村村支书陈孟菊介绍,最开始收取养老保险金时,很多人都有顾虑,怕缴纳保险金后不划算,村支两委就通过开院坝会、村民代表会,深入每家每户做思想工作,给群众算细账算长远账,充分打消大家的顾虑。“针对少数确实交不起费的群众,我们还去银行给他们贷款,最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大家都乐意购买养老保险。”


  据县社保局局长陈克贵介绍,群众自愿参保是农保工作的基本原则,政策推动之初,由于大家还没有享受到政策实惠,特别是受传统“养儿防老”的观念影响,工作推进一度受阻。为扭转群众思想观念,切实提高参保率,我县对社保经办人员和乡镇、村、组干部进行政策强化学习和培训,使他们完全吃透中央政策;由县社保部门、商业银行与乡镇、村居干部一道,根据每村每户的具体情况,深入群众家中走访调研,现场解答群众疑问,帮他们算好经济帐,讲透政策“福利”。“2010年,我县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仅为7.5%,2011年就达到了90%。”


  10年间,城乡居民养老保障体系建设从无到有,改革力度从弱到强,政策调整从浅入深,参保群体从少变多。参保人全部建立起了个人账户,全面实行信息系统管理,保费收取、待遇发放由银行代扣代发,实现了参保人缴费和领取待遇“不出村”。目前,息烽县28377名60周岁以上的农村老人享受养老保险“福利”,实现了应保尽保。


  2008年以来,息烽县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共95299人,参保率达96%。征缴金额1.98亿元,享受待遇的60周岁以上老人每月人均可领取养老金160元。2012年,县人社局被评为“全国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先进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