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市州县新闻>贵阳>南明区 > 正文

深入推进“三区打造” 助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南明区花果园商圈一角。

  ■题记


  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对人民的庄严承诺。


  早在2013年,南明区就在全省率先实现小康。但作为省会城市核心区,南明区一如既往地在脱贫攻坚中勇担责任,积极开展各项重点工作,助推全省打赢脱贫攻坚战。


  2019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之年。9月19日,南明区委九届六次全会审议通过《“打造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区城市更新先行示范区社会治理创新应用区”全力以赴助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行动方案》,以及配套文件《南明区做强实体经济 推进新产业发展攻坚行动计划(2019-2022)》《南明区振兴商贸“百场千店万铺”建设攻坚行动计划》《南明区加强产销对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助力脱贫攻坚行动计划》,旨在进一步优化城区空间布局、壮大实体经济、推进消费转型升级、加大对口帮扶力度、优化基层环境、保障人民群众权益,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以“三区打造”助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在打造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区工作中,作为贵阳商贸业聚集区,南明区有6大主题商圈、6个大型商超、39个惠民生鲜超市、30个农贸菜场,有以老干妈为代表的食品龙头企业,有一批像贵州柏强、济仁堂这样的知名制药企业。可以说,南明区市场对全省农产品销售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助推“黔货出山”十分关键。


  在打造城市更新先行示范区工作中,作为贵阳的核心区、老城区,南明区坚持推进城市棚户区、城中村改造,以城市空间更新、面貌更新、功能更新、生态环境更新为支撑,以“一河、四路、五大工程”为抓手,进一步形成符合省会城市中心城区的空间格局、产业布局、城市品位和城市品质,逐步提升老城区形象,激发老城区活力,让“首善之区”名副其实。


  在打造社会治理创新应用区工作中,南明区以大数据推进社会治理,花果园治理云脑中心初见雏形,南明区“智慧共治·社会共享”平台等运行良好,各具特色的社会治理创新应用场景正从点上逐渐突破,为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机制,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稳步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行了积极探索,并产生了实践效应。


  聚焦蓝图远景,一路披荆斩棘。通过“三区打造”,南明定能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中作表率、走前列。


  聚焦重点任务 增强内生动力


  根据《“打造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区城市更新先行示范区社会治理创新应用区”全力以赴助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行动方案》,南明区将重点发展电子信息制造、健康医药、生态特色食品等新兴产业,形成一批具有影响力的龙头骨干工业企业,初步形成“南明制造”品牌,培育以服务型制造为重点的制造业良好发展势头,不断增强内生动力;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与工业企业深度融合,基本形成具有南明特色的新兴产业体系。


  坚持不懈聚焦商贸振兴,进一步推进消费升级。以中高端消费为重点,打造区域商贸业和服务业新的增长极;紧盯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完善促进消费发展的激励政策,稳定汽车、住房等大宗消费,以实施“百场千店万铺”行动计划为抓手,加快推进中高端商业综合体建设,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线上线下共同发力,促进消费稳定增长、转型升级。


  坚持不懈抓好对口帮扶,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充分发挥基础优势、市场优势、资源优势,全面落实“八要素”要求,加强产销对接;以市场为导向,以农产品加工、农产品销售企业带动为重点,以大市场带动大扶贫,助力普安县、长顺县鼓扬镇、望谟县石屯镇和罗甸县龙坪镇等对口帮扶地产业建设、提升农民组织化能力建设等,强力助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坚持不懈推进城市更新,进一步优化空间布局。紧盯建设城市更新先行示范区的目标,推进城市基础更新、功能更新、设施更新,进一步优化空间布局,提升城市承载能力、厚植发展优势,优化城市环境、改善群众生活品质、彰显城市品位,实现环境再造、功能再造、产业再造。


  坚持不懈创新社会治理,进一步优化基层环境。持续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应用区建设,围绕民生福祉,持续推进基层社会综合治理,按照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总要求,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逐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坚持不懈补齐民生短板,进一步保障群众权益。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补齐教育、医疗、创业、就业、社会治安等方面的短板,保障群众生产、生活的基本权益,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坚持不懈提升政务服务,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审批效率,优化政务办理。加强政银企合作,加大金融扶持;发挥项目专班作用,加快推进项目建设。


  发展新兴产业 做强实体经济


  根据《南明区做强实体经济 推进新产业发展攻坚行动计划(2019-2022)》,南明区将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新型工业化方向,坚持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目标,围绕新产业聚焦产业链,全力推动工业经济做大做强做优。


  大力发展以集成电路为基础的电子信息制造业——


  推进以集成电路为重点的电子信息制造。聚焦集成电路产业,以华中科技大学贵州ICC研发平台建设以及集成电路重点企业等为依托,成立集成电路产业联盟,建立关键核心技术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实现自主芯片规模化应用,将南明区打造成为贵阳集成电路产业生产力布局的重点区域;聚焦智能元器件制造,围绕智能传感器产业,发展设计工具、系统集成、制造设备和测试设备等产业链,打造智能传感器生产基地;聚焦数字印刷包装,引进武汉华工图像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国际先进的高端防伪技术以及设计制版技术,培养企业的自主研发及集成创新能力。


  推进以智能端设备为重点的中高端消费品制造。聚焦智能终端电子产品制造,推动智能电器、消费电子产品等产业领域产品创新,加快发展智能终端制造及配套,加快推动产业项目落地,通过以市场换投资,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发展电竞电脑、智能电视、智能吸尘器、智能可穿戴设备等智能电器和电子产品等;聚焦智能家居家装制造,推进智能家居产品制造,建设工业楼宇,引导企业“上楼”升级,加快聚集智能家居制造企业总部,分区域实现产业集群效益。


  推进以智能网联汽车为重点的汽车零部件制造产业。聚焦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加快推进智能网联汽车零部件产业化项目建设,重点推进鹰明智能制造生产线项目,开展生产环节智能化转型升级试点,构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体系,到2020年,实现鹰明车云信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汽车连锁服务、融资租赁、保险经纪、汽车智能硬件制造等业态落地投产;加快充换电基础设施生产发展,以城市更新为引领,引进和培育新能源汽车储能电站、充换电桩(站)等基础设施生产制造企业,开展新能源汽车充换电桩生产项目建设。


  大力发展以生物制药为主的健康医药产业——


  做大做强医药制造产业。着力发展生物制药,完善软硬件设施,提升欧美医药产业园区的承载力,积极引进国内外优质制药企业和优质项目,服务好美鑫达、欧鑫达等已有医药企业,全力推动生物医药产业集聚;持续发展中药(民族药),依托贵州柏强、济仁堂等制药企业,研发一批创新性强、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中药。


  加快延伸健康医药产业链。大力发展医疗器械、康复器械,以中瑞合资医疗器械生产线项目建设为平台,加强与欧美发达地区的合作交流,围绕重大疾病防治和临床诊疗需求,鼓励企业开展医疗器械产品自主研发设计、专业化制造和配套服务;推动智慧医药物流集群建设,支持贵州鑫运现代医药配送有限公司等医药流通企业对接疫苗、血液制品、注射针剂、酊剂、口服药品、外用药品等医药冷藏品生产经营企业需求;创新发展老年智能端产品,吸收和引进国外先进科技成果,着力推动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智能血压仪、智能血糖仪、养老机器人等智能老年设备开发创新。


  大力发展以龙头企业为引领的生态特色食品产业——


  大力培育发展特色产品。培育和发展辣椒调味品、大豆制品、糕点等产业,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战略,应对消费需求升级,拓展特色产品开发。


  培育壮大骨干企业。重点引导贵阳南明老干妈风味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联动“乡下妹”等辣酱生产企业;支持贵阳南明春梅酿造有限公司、贵阳义邦食品有限公司采用现代工艺技术,提升豆豉、风味腐乳产品种类和质量。


  促进产业链高标准转型升级。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加快新型产品研发,鼓励和支持各企业与贵州大学、贵州理工学院等高校、科研院所构建产学研用技术创新平台,加强生产技术创新改造,加快新产品创新研发;融合信息化数据化,提升智能制造水平,重点推进老干妈、南明春梅酿造、兆明羊城西饼等企业实施信息化和数据化融合,实现市场销售信息与车间生产计划、库存信息等全面对接。


  推动产业创新发展。推动产业融合创新,促进生态特色食品工业与农业、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推进生态特色食品工业与关联产业交融互动,探索建立三产融合发展模式和利益共享机制。


  推动营销模式创新。加快与消费领域知名创新型企业的对接,引导生态特色食品企业在全区布局新零售、无人零售、跨界零售等新消费业态。


  南明区还将强力推进南明智造产业集聚区建设,夯实产业发展支撑。围绕贵阳市“三区一极”工业发展格局,借力“一核一城,两廊四区多园”的产业发展格局,加快推进南明电子信息产业园建设,打造形成南明智造产业集聚区;以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可穿戴电子设备、智能产品等产业为重点,面向欧美、日韩,以及国内制造业发达城市开展精准招商,着力引进一批顺应趋势、技术先进、前景广阔的重大项目。


  推进商圈建设 提升消费品质


  根据《南明区振兴商贸“百场千店万铺”建设攻坚行动计划》,南明区将以“一河四路两园两区六商圈”建设为重点,推进商圈建设及地标打造,提升消费品质,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造“爽爽贵阳·消费天堂”消费品牌,加快建设中高端消费品贸易之城。


  实施商圈协同发展行动。重点依托南明河和人民大道两大载体,加快推动传统商圈和传统商业企业升级,努力实现“六大商圈”差异化协同发展。其中,将升级花果园商圈、提升大南门商圈、重塑大十字商圈、培育河滨商圈、拓展贵钢商圈、转型火车站商圈。


  实施特色街区改造提升行动。深入挖掘甲秀楼、南明河、人民大道的文化内涵;积极推进花果园贵阳街、鸿通城二七路小吃街改造建设,打造高品质步行街。


  实施优质百场引进提升行动。完善中高端卖场布局,培育主题卖场,鼓励传统商场、老旧厂区等改造为多功能、综合性新型消费载体,引进一批国际国内流行品牌、优质品牌,新建、改造一批优质卖场。


  实施品牌千店聚集提升行动。大力发展首店经济、买手经济、网红经济、微商社群经济,打造创新商业思路和经营业态的特色商店、买手店等,推进各类商店发展壮大、提档升级。


  实施便民万铺壮大提升行动。改造或新建一批便利店、城乡便民服务中心、供销合作社系统网点,实现消费便利化、品牌连锁化、服务特色化。


  实施新兴商业发展提升行动。强化商旅文一体化,探索夜间经济、跨境贸易、流量经济、绿色消费等新业态、新思路,推动文化旅游带动,培育商贸业发展新功能,切实加大消费流量。


  实施商贸主体培育提升行动。精准招商引业,引进培育一批中高端商贸领军企业,健全完善“百场千店万铺”供应链体系。


  实施消费品牌塑造提升行动。围绕本土消费品牌塑造,将南明区打造成为西部地区重要的商业创新地、品牌聚集地。


  强化产销对接 助力脱贫攻坚


  根据《南明区加强产销对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助力脱贫攻坚行动计划》,南明区将以农产品加工、销售企业带动为重点,推进大市场带动大扶贫,助力对口帮扶地强化产业建设、提升农民组织化能力,助推对口帮扶地农产品产销对接,为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注入市场活力。


  全力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全面提升桃品质。淘汰市场认可度差、品质不高、上市时间相对集中的品种,精准选择新的桃品种,加快推进桃品种更新换代。

  培育中高端水果品牌。大力发展包括桃在内的绿色有机果品,推进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积极注册商标,重塑永乐桃的市场影响力和品牌形象。


  推进大数据与农业产业深度融合。建立植物病虫、疫病监测预警数据库,提升监测预警、预防控制、应急处理和决策指挥的信息化水平。


  扶持帮扶地发展产业。按照“种植在全省、加工在贵阳、销售在贵阳(全国)”的农业产业发展思路,引导、扶持帮扶地建设规模化、标准化、特色化农业产业基地。


  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


  宣传引导培育消费群体。以永乐乡水塘村桃花坞项目为载体,大力开展桃文化节等推介活动,引导贵阳市民到永乐乡购买时令水果。

  构建小农户与大市场联接机制。立足贵阳市民对时令水果的需求,开展农批、农超、农餐对接,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建立小农户和合作社衔接机制,采取“合作社+农户”方式,以联合社或“村社合一”合作社联接小农户,将小农户组织起来面对大市场。


  建立特色农产品认购模式。结合永乐乡的区位优势,在小农场产销对接上创新销售理念,开展生产种植认领工作,形成农户与消费者直接联接,农场主按照消费者的标准和需求,进行订单式生产,为消费者提供优质农产品。


  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建立标准化体系,统一收集、包装,采取“互联网+合作社”“互联网+合作社+小农户”“互联网+小农户”等组合方式,大力发展农户直接联接消费者的电商平台。


  推广“企业+合作社+农户”组织方式——


  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体,探索农银企产业共同体SPV融资方式,促进财政资金和农村资源带动社会、金融资本更多投入农业产业。


  支持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发展,将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收入中的集体股份分配向农村低收入户倾斜,确保低收入户稳定获得收益。


  立足贵阳生鲜大市场和贵阳企业省外市场,精准发力,大力推进农批、农超、农企、农校等各类产销对接,拓宽对口帮扶地农产品销售渠道,切实助推对口帮扶地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