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市州县新闻>贵阳>开阳县 > 正文

用干部“辛苦指数”换取群众“幸福指数” ——开阳县城关镇毛家院村党建引领乡村振兴

文/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高伟


  绿色的藤蔓爬满了架子,垂下一根根长条形的牛腿南瓜,圆圆的脆红李挂满枝头。走进开阳县城关镇毛家院村农业产业园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映入眼帘。


  望着眼前一行行丰收在望的水果蔬菜地,70多岁的村民黄志飞不由得说起了村里的“先锋队”,“他们帮村里拿到了大订单,村里变了模样。”


  黄志飞嘴里念叨的“先锋队”,便是毛家院村90余名驻村干部。走街串巷、牵头牵线,他们把自己融入了这片土地,也融进了群众心里。在他们驻村帮扶的日子里,毛家院村47户贫困户中脱贫30户,不仅村容发生巨大的变化,如今的毛家院村更是走出一条依靠种植水果蔬菜、产销全链条对接的致富路。


  走村入户 足迹遍布每一寸土地


  在毛家院村委会大厅的办公桌上,有几张醒目的A4纸,纸上写着毛家院村40户贫困户的信息。1995年,党支部书记罗子银来到毛家院村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带着这张纸走访入户,深入了解每一家贫困户的情况。


  “6月份,天气很热,走几分钟,后背就湿透了。”毛家院村党支部第一书记罗子银依然清楚的记得当时逐家逐户走访的情景。


  顶着烈日走几里路来到村民家,罗子银顾不上喝口茶,就关切的询问贫困户家的情况。“谁家的娃娃在上学,谁家的房子需要改造、谁家有人需要就医,罗书记都记得很清楚。”在村民黄志飞看来,罗书记是个“热心肠”,将贫困户的各种需要记在心里。


  “刚来毛家院村的时候,没有一条像样的主干道,路窄,没有大车愿意进来,导致村民们种的粮食卖不出去。”谈起毛家院村十几年前的场景,罗书记不禁打开了话匣子。为改变这一现状,毛家院村完成组组通硬化路15条、串户路4,5公里,同时修建了长达14。5公里、宽6。5米的产业大道,随着这条连接20多个村民组的产业发展“大动脉”开通,不仅极大的改善了村民出行条件,更是打破全村交通瓶颈制约,为平衡全村产业发展提供了完善的交通配套。


  要占用村民的地修建产业大道,村民们心里开始打起鼓来,为彻底打消村民们心里的疑虑,罗子银亲自带领全村90名党员走访不同意的人家,进行思想宣传,跟村民摆事实,讲道理,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直到村民们接受了,同意了为止。听了罗书记的介绍,大家信心倍增。


  短短20多天,罗子银带领90余名党员走遍了村子的每个角落,走进每户人家摸头情况,为后来村子的改造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带头实干 产业发展多点升级


  近日,在毛家院村菌棒种植大棚内,村民们正在装着菌棒籽种,一袋一袋籽种正在“整装待发”,准备洒满种植园区的每一寸土地,等待新一年的丰收。


  村民谈起种植蔬菜,大多都会皱起眉头,“运气好,菜贩就会收购;运气不好,我们就只能贱卖或自己拉回去。”村民刘敏霞告诉记者,实际上,村民并不是懒,可是种出来的蔬菜常常要拉到镇上卖,只能靠运气。


  “以前多是种植玉米等收益低的农产品,村民们没有主打产业支撑,靠天吃饭。”毛家院村党支部书记罗子银回忆,2016年,毛家院村根据自身的发展优势明确了产业发展方向,汇集村民资产、资金、剩余劳动力,开始实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通过建立精品农业产业园区,朝着打造开阳县市民休闲、度假、旅游和农业体验于一体的“后花园”方向不断努力,成功为村民寻找到新的创收致富之路。


  “我每天都来工作,菌棒长得快。忙都忙不过来。”菌棒厂里,村民刘敏霞快速装着一袋又一袋的籽种,“进菌棒厂工作,一个月下来能挣2700元,每年还有土地分红3000元,日子越过越好了。”


91a496e02939a90d5d6dfd772817998_副本.jpg

开阳县城关镇毛家院村村民正在菌棒厂工作


  眼下,毛家院村种植面积达7000亩,其中水果蔬菜种植7000亩,中草药种植200亩。为了将产业做精且强,毛家院村充分利用南江乡旅游生态资源,与贵阳市科技局合作,引入品质纯正、肉质细腻的脆红李、五彩泡椒等多种蔬菜水果,同时引入专业的技术人员针对如何培育水果蔬菜进行授课,引导群众科学种植,此外,村“两委一队”对于产业发展做了合理分工,明确每个产业都有主要联系人,确保产业有序、高效发展。


  一头连着农户,一头连着收购商。如何解决“卖不出去”和“卖不了好价钱”?罗书记四处奔波,为村里农产品寻找出路、穿针引线。经过多次洽谈,通过建立合作社,和微小型企业合作,为地里的蔬菜找到了大订单。


  “现在村民们收了菜,就会有企业主动前来收购,村民们再也不用担心卖不出去的问题了。”在毛家院村驻村书记罗子银看来,这种模式提高了农户种植蔬菜的热情,也为他们创造了增收的机会。去年,全村产业年产值突破100万元,村集体经济收益达160万元——这样可观的收益是村民们以前想都不敢想的。


  如今,虽然书记罗子银是“外来雁”,但在毛家院村民眼中,已成为自家人。更让人高兴地是,年初种植的中草药已经长出繁茂叶子,连接成片,未来也将成为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柏木产业。罗子银希望,带着村民们种瓜种豆种草药,“种”出一片富裕来。


  凝聚合力 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又来走过场,别耽误我们干活哩!”“我才不相信你们这些城里干部哩!”新官的“第一把火”还没烧起来,村民们的冷嘲热讽就迎面而来。然而,这些并没有动摇驻村干部为村里谋发展的决心。


  在党支部书记罗子银的带领下,全村90名党员一头扎进了繁忙的工作中,由点及面对村情做了全面的分析,并就村务管理、村基础设施建设等各方面提出了详细规划,一张发展蓝图清晰地展现在村民面前。“我们这些土生土长的村里人,在很多方面还不如罗书记了解得详细!”村民们由衷叹服。


  “家里的老房子还是木架房,年久失修,损害严重。”每当回忆起以前的生活环境,毛家院村黄香组村民黄兴华愈发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去年,村里将他家老房子纳入危房改造名单,拆除后新建了一所靠近路边的大房子。“新房有厨房、厕所,接通了水、电,住起来太安逸了。”黄兴华喜形于色。


  青山不语,流水无声。短短几年的时间,毛家院村驻村干部充分发挥行业优势和资源优势,积极筹资筹劳,大力推进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卫生等各类社会事业发展——一座300立方的高位水池修建完成,全村饮水巩固提升率达100%;


  完成危房改造12户,圆满完成年度任务;


  建成公共厕所3座,垃圾中转站1个,集中收集处理点9个;


  2018年新农合新增参保85人,实施贫困户教育扶贫32户,帮助275名贫困家庭子女在外就学;


  占地168平方的群众服务中心、灯光球场、羽毛球场拔地而起,人居环境和村容面貌进一步提升改善,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高。


  村里的路平了,灯亮了,毛家院村人心中的灯也亮了。“这样的热心干部,为我们带来很多改变!”村民黄志飞的话道出了毛家院村人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