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市州县新闻>贵阳 > 正文

贵阳上世纪 80 年代的时髦生活

风靡一时的喇叭裤


电视剧《血疑》剧照


缝纫机是家庭必备品



老裁缝


上海引领时尚的裁剪书籍


穿白色健美裤跳舞的女孩


幸子衫和光夫衫




  改革开放前,贵阳人和其他全国人民一样,服装都是黑、蓝、灰“一统山河”。到了上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来,被禁锢了30年的人们,个性得到解放,经济有了增长,物资开始丰富,中国在经历了长时间没有颜色的时代,开始变得五彩斑斓。贵阳的年轻人,穿起了“抻抖”的“料子裤”。一时之间,“料子裤”,成了贵阳人追求美好生活的代名词。


  究其原因,上世纪80年代以前,大多数市民穿的衣裤,都是用黑、蓝、灰的布做成,颜色难看,款式单一,大笼大垮,千人一面。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的确良、毛料、哔叽等料子做的衣服、裤子,不仅显得挺括、上档次,还提升了市民的精神面貌。接下来的几年,喇叭裤、T恤衫、健美裤、棒针毛衣、柔姿纱、乔琪纱、萝卜裤、双排扣西装等等,贵阳人的服装潮流,让人应接不暇。服装的变化,演绎了一部城市生活史。


  A“裁缝一条街”黑羊巷的光辉岁月


  讲述人:杨明远,62岁,1985年在黑羊巷当裁缝


  黑羊巷,位于大十字百货大楼旁边,是一条不到200米长的窄巷子。上世纪80年代起,黑羊巷是贵阳裁缝一条街。家家铺面上,摆着16开的《服装裁剪》、《男装裁剪》、《裁剪与裁缝》、《简易童装》等关于裁剪的书籍,显示着裁缝不凡的能耐。2000年以前的20年,这条小巷子,一直是贵阳时装发布的“T台”。


  ★黑羊巷:近水楼台先得月


  黑羊巷,是大十字百货大楼旁边,一条狭长的小巷子,宽度不过4米,一头连着繁华的中华中路,距百货大楼近,所以近水楼台先得月,裁缝生意好得出奇。


  1982年,市场管理部门把黑羊巷毗邻百货大楼围墙的一方,用木板搭出10多间门面,每个门面长两米、宽1米5。狭窄的铺面,一个月租金15块钱,经营者都是当时的待业青年、或是疏散下放回贵阳的人,裁缝的手艺,足够他们养活一家人。


  黑羊巷的裁缝生意好到什么地步?用一个画面来描述:巷子里还剩下两米的道路,人们要想进去,不是靠走——即使站在那里不动,也会被从中华中路方向进来做衣服的人,挤着推进去;然后,又会被在巷子里取衣服的人,推着走出来。


  上世纪80年代,贵阳只有一个城中心:大十字;贵阳只有一个商业中心:大十字上的百货大楼。人们要采购日常生活用品,都得前往这里。


  百货大楼的北侧,是卖布料的地方。走进布料柜,满目都是一大卷一大卷的布料,在柜台上堆成小山一般高。


  成年人做一条裤子,大概需要3尺3左右的料子。营业员拿着一把长约1米的竹尺子,在布料上量好尺寸后,用一块三角形、粉色、扁平的画片,在布料上做好记号,用大剪刀在记号上剪出一条5公分长的口子,然后看也不看,两只手各扯口子的一边,稍一用力抖动,“吱——”的一声,顾客买的布料就撕了下来。这块布料,撕下来的地方,不偏不倚,犹如剪刀裁下般整整齐齐。


  百货大楼对面,是朝阳棉布商店,里面各种棉布,摆出一副货卖堆山的阵势。顾客在柜台上,精挑细选买棉布,售货员总是提醒:”棉布容易缩水,多买两寸,免得成‘二级干部’。”售货员所说的“二级干部”,是贵阳人的一句玩笑话,意思是:穿在外面的衣服,或者是裤子,因洗涤后缩水,短了一截,使里面穿的衣服或裤子露出来。


  朝阳棉布商店的店面不大,一进门的两边是玻璃柜台,进深有20多米。两边柜台的上方,大约两米的地方,各自拴着两根5号铁丝,铁丝上挂有大号铁夹。收银员坐在柜台的中间位置,而且收银台垫高了50公分,让高高在上的收银员,对柜台上的销售情况一目了然。售货员卖出多少布,开上一张三联单,夹上顾客递来的钱,“唰——”地一下,把铁架子朝收银员滑过去。收银员看了三联单,取下两联留做存根,把中间一联和退给顾客的钱,又“唰——”地一下,滑向售货员,一桩买卖就此完成。


  无论是在百货大楼,还是在朝阳棉布商店,买到布料的顾客,都会朝同一个目标——黑羊巷走过去,找一个裁缝,做自己想要款式的衣服或裤子。


  ★★裁缝三件宝:剪刀、皮尺、画片


  黑羊巷的每一家裁缝铺,平整的案板上,都摆着一把雪亮的张小泉12寸裁缝剪刀。这把剪刀,除了裁缝,任何人都不能碰。


  张小泉12寸裁缝剪刀,纯钢打造,重约两斤。裁缝在布料上剪一个口,然后用刀刃对准口子,在“咔咔咔……”的声音中,将剪刀推向前,在匀速的力道中,沿着布料上画片画出的直线条、弧线条,就能把布料裁出需要的形状。完成这一系列动作,功夫全在刀刃上,这工序也将决定一条裤子或一件衣服的成败。


  晚上6点下班,裁缝别的东西不拿,唯独剪刀,用一块红色绒布包裹,顺手别在背后的皮带上,潇洒的姿势,好像电影中别枪的样子。“命可以丢,剪刀不能丢。”文化不高的裁缝,打的比方不太恰当,不过,也说出一个道理:这剪刀,是裁缝养活一家老小的命根。


  站在铺子里的裁缝,都是一个模样:颈上挂着一卷皮尺,这是用来给每一位做衣服、裤子的人量尺寸;案板上放着一把竹尺,是用来在布料上画线条所用,还有一个就是划片,能在各种布料上画一条清晰的白线,便于裁剪。这几样东西和剪刀加在一起,就是裁缝的全部家当。


  大十字的市中心地位,以及百货大楼和朝阳棉布商店,给黑羊巷带来的人流量,可以用“熙熙攘攘”来形容。每天中午11点过,到下午6点过钟,狭小的巷子里,总是人头攒动。


  为啥会有这么多的人?黑羊巷的裁缝,在贵阳的名气太大,不止城中心的人来这里裁剪做衣服,贵阳郊区厂矿的人们,也慕名来这里。当时,贵阳郊区的厂矿--西郊的贵州轮胎厂,每周二休息;北郊的新添光学仪表厂,每周四休息;还有一些厂矿,休息周一、周三、周五不等。大家常常在各自的休息天,就坐着郊区开往市区的公共汽车,晃悠一、两个小时,来逛大十字,扯上一段布料,做一件心仪的衣服。


  每天滚动的人流,为黑羊巷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顾客。


  从剪裁到做出一件成品衣服,裁缝给出的时间,至少是一个月。心急的顾客,焦躁地问裁缝:“能不能一个星期取?”裁缝摇头。顾客继续说:“半个月呢?”裁缝还是摇头。顾客问多了,裁缝不耐烦了,指着案板上堆得成小山的布料,说:“看,那么多衣服,哪一件不是一个月后取?”顾客磨不过裁缝,还得央求裁缝,怕把裁缝弄得不耐烦,裁缝在做衣服时搞“孤拐”(使坏),只好留下自己的尺寸和布料,心欠欠地离开。


  要想半个月之内取到衣服,真得和裁缝是“天关系”。


  裁缝一般是男的,女的都在家里,按照裁缝的思路,踩缝纫机缝衣服。在黑羊巷,总会看见男顾客给裁缝“铲烟”(递烟);女顾客,就会把自己买的盐葵花,放一把在案板上,或者是把买的水果糖,抓几颗留在案板上。要想把自己的小日子过得美美的,先从“抬好”(奉承)裁缝开始。


  抽了顾客的烟,或是吃了顾客的盐葵花、糖果,裁缝也会拿着张小泉剪刀,在画好线条的布料上比比划划,好像是马上要给顾客一个答复。看见裁缝动手了,顾客也笑眯眯地走了。望着顾客远去的背影,裁缝吐出一个圆圆的烟圈,放下手中装模作样比划的剪刀,说:“心理安慰。”这句话,成了裁缝忽悠顾客的一个总结,他们在一起常常说:“接下来的缝纫活路,在家里都堆成山了,一个月能做出衣服来,已经是最快的速度,哪里可能提前!”


  ★★★时尚:从喇叭裤到“三根筋”


  在没有网络和智能手机的80年代,逛街是人们重要的消遣、娱乐方式,也为沿街商业聚集了大量人气。


  1982年,我的邻居华勇,当时19岁,在中华中路街道的服务社工作,一个月工资15块钱。他上班的地方在正新街,距离黑羊巷100多米。每天没事,他就喜欢逛街,尤其喜欢到黑羊巷看人做衣服。


  那时,贵阳刚刚流行穿喇叭裤。这种裤子低腰短裆,紧裹臀部;裤腿上窄下宽,从膝盖以下逐渐张开,裤口的尺寸明显大于膝盖的尺寸,形成喇叭状的裤子,成为青年人的时髦。每天,在黑羊巷做喇叭裤的的男女青年,趋之若鹜。而且,他们在做喇叭裤时,明显有竞赛的气氛。你做七寸的裤口,他就要做八寸的,这种裤子穿在年轻男女的身上,屁股包得紧绷绷的,好像要“炸线”(开裂)。喇叭裤口盖住了整双鞋子,扫在地上,把“渣渣”(垃圾)都扫干净了,看不惯的老人们,称喇叭裤叫“扫地机”。


  更让老人们看不惯的,是男青年穿喇叭裤,配上高跟鞋。老人们说,女的穿高跟鞋,是女生普遍个子矮,穿起来显身高;男的穿高跟鞋,“母眉母眼”(像女人样妖娆)的。


  有男青年反驳,说高跟鞋是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发明的,也有人说油画《查理一世行猎图》中,查理一世的脚上已经有高跟鞋了。当时,人们不知这两种说法孰真孰假,但是,年轻人强调的理论,是想为男人穿高跟鞋找出依据。


  1983年,贵阳的男青年,开始穿一种叫“三根筋”的红色高跟鞋。这种高跟鞋,鞋根的高度有5公分,鞋面上有三条隆起的斜杠条纹,故名“三根筋”,主要在中华南路的皮鞋店售卖。


  在黑羊巷做一条喇叭裤,涤纶布料加工艺,10块钱;在中华南路买一双“三根筋”,20块钱,这些都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贵阳时髦男青年的标配。


  华勇和贵阳众多的男青年一样,想追求喇叭裤、“三根筋”的时髦,却没钱。华勇聪明,他家住在黑羊巷旁边,他发现来剪裁衣裤的人们,一到中午,要走到两、三百米外的小十字附近,才有粉、面吃。华勇找到商机,他辞去街道服务社的工作,自己用装汽油的铁皮桶,敷上耐火粉,做成炉子,在家里开了一家素粉店,一碗粉卖一角钱。华勇的父母很生气,认为他不务正业,好好的工作不去干,情愿当没有工作的“社青”(社会青年,贬义指不务正业)。不过,倔强卖素粉的华勇,第一个月就挣了27块6角钱。当时,一个上了20年班的人,每月工资30元左右。


  华勇如愿以偿,穿上喇叭裤、高跟鞋。他以这幅时髦打扮的样子,站在家门前,胸前多挂了个围腰,依旧天天卖素粉。


  B 一夜之间 街头尽是“撞衫人”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贵阳街头在一夜之间,所有的店铺就会风靡售卖同一种服装,整条街上的男女,一旦有新的流行款式,大家争相模仿,争相掏腰包,购买和大多数市民相同的服饰,如果不这样做,他们就会觉得自己落伍,被甩在时髦的后面。20多年以后,这些在80年代追求时髦的人,才知道自己的行为叫:撞衫。在当时,大家穿着一样的T恤、裤子、裙子,以致于一夜之间,街头尽是“撞衫人”。


  讲述人:代华,71岁,贵阳针织厂退休职工


  ★追星产物:“幸子衫”和“光夫衫”


  “幸子衫”和“光夫衫”,是上世纪80年代追星的产物。


  1984年,中央电视台播放了一部日本电视连续剧《血疑》,这是由山口百惠和三浦友和主演的片子,讲述女青年大岛幸子,不幸受到生化辐射,患上血癌,需不断换血。可是,她的父母和她的血液都不同,只有她的男朋友相良光夫的血型与其相符,而幸子的特殊——RH阴型AB型,引出了她的身世之谜。这部片子播出时,万人空巷。


  《血疑》这部电视剧,让不少中国人了解到三件事:首先,第一次知道白血病这种不治之症,也让一些人萌发了想知道自己血型的兴趣。其次,《血疑》的主题歌《谢谢你》,成为大家在不同场合哼唱的曲子,不懂日语的人们,就用汉字注音,跟着曲拍学唱:“瓦踏西露,这一瓦拿……”第三,“幸子衫”和“光夫衫”在全国风靡。


  “幸子衫”和“光夫衫”,是《血疑》主角大岛幸子和相良光夫所穿的白色高领毛衣,现在叫情侣装。因为男女主角在剧中都以清纯可人的形象出现,在中国观众的眼中,老年人就像看到自己的儿女,同龄人就像看到自己的兄妹,少年人就像看到自己的哥哥姐姐,致使人人都喜欢这对金童玉女似的演员,所以,他们的穿着,也成为年轻人模仿的对象。


  “幸子衫”和“光夫衫”,还有一种说法,是指剧中主角大岛幸子和相良光夫,分别穿的领口有飘带的短袖连衣裙、大尖领衬衫。在黑羊巷的裁缝铺,裁缝们敏锐地捕捉到商机,设法买来《幸子衫裁剪法》的图书,在书的左上角钻一个小孔,用绳子穿过,挂在铺子的屋檐角。这本书,就成了招徕生意的活广告。


  出版商也抓紧时机蹭热点,出版《幸子衫编织法》。本来,当时的贵阳女青年们,就喜欢用勾勾针、竹签子打毛衣,《幸子衫编织法》一问世,她们马上买来或借来这本书,照着上面的编织课程,给自己以及自己的丈夫或是男朋友,织上一件“幸子衫”和“光夫衫”。


  当年的报纸曾记载:《血疑》热播期间,有一家针织厂组织生产了一大批短袖“幸子衫”,受到女青年的追捧,所有商品销售一空。


  ★★源自上海:羊毛衫和棒针毛衣


  1985年,贵阳一夜之间,时兴棒针毛衣。


  其实,在棒针毛衣流行前的两年,流行的毛衣是羊毛衫。这种鸡心领的绒毛织成的衣服,大多数并非用羊毛来织的,而是用羊绒、兔毛等等动物毛纤维为主要原料纺成纱线后织成的毛衣,因其款式新颖,色彩艳丽,从上海风靡到贵阳。尽管一件羊毛衫要30元钱,是人们一个月的工资。不过,在追求时髦的路上,贵阳人从不拖后腿。


  羊毛衫还没时兴两年,棒针毛衣的横空出世,出现在贵阳人追求时尚的视线里。


  棒针,是指比筷子稍细一点的毛线签子。以前织毛衣,都是细电线般的签子,棒针是它的三倍。棒针织出来的毛衣,花纹图案犹如浮雕,具有立体感。


  棒针毛衣的时髦之风来自上海,上海的出版社还专门出版了棒针毛衣的图谱,教授了100种棒针毛衣的织法。而那个时候,最流行的棒针毛衣图案就是“麻花绞”。要织棒针毛衣,最好的毛线是海马毛线,它同样来自上海。所以,从上海传来的编织技巧和原材料,一直影响着贵阳的时髦风向。


  贵阳人喜欢棒针毛衣,有一套理论:自己编织毛衣,便宜;自己编织的毛衣,耐穿;自己编织的毛衣,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花样,不像厂家生产的羊毛衫,就那几个花样。其实,这些话,都是为自己追求时髦找的借口——自己编织毛衣,海马毛线要从上海请人带回贵阳;8块钱一斤的海马毛线,织一件成人毛衣,根据编织花样的繁简程度,一般要3--4斤毛线;请人编织,也有费用,比如买几斤糖果表示感谢等。到最后,编织毛衣的费用,也是“豆腐盘成了肉价钱”。


  织毛衣的妇女,从夏天开始,走到哪里,都喜欢带着一个大提袋。大提袋里面,是卷成球的毛线,以及织了一半的毛衣。她们不管是上班,还是出去游玩,只要有空闲,就会十指翻飞,用四根毛线签子,不停地穿、钩、翻、搅两股海马毛线,编织成衣服。有的人手紧,织出来的毛衣,要紧凑一些;有的人手松,织出来的毛衣要稀松一些。有的人,喜欢把两种不同颜色的毛线,混在一起,织出来的毛衣,就要花哨许多;有的人,喜欢净色,用同一种颜色,织出大块大块的图案。反正,各自的风格,是由各自的性格决定。


  自己织毛衣的好处,是哪一天对某一款毛衣的式样穿烦了,就把毛线衣服拆散,按照《棒针毛衣编织》一书上教授的方法,重新织一件新款式的毛衣。这种“旧瓶装新酒”的编织方法,确实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许多妇女爱用的办法。


  ★★★男女通杀:健美裤的别样魅力


  1988年初春,又是一夜之间,健美裤在贵阳风靡起来,风头一时无双。


  接下来的四、五年间,贵阳街头的妇女,穿着的裤子很统一,全部是黑色健美裤。这种裤子,紧身,用丝质材料和人造纤维混纺而成,上宽下窄,裤脚下连着一条带子或直接设计成环状,以便踩在脚下,穿上后,产生一种拉伸感,衬托出腿部的修长,体现出女性的线条美。


  产自于广州的健美裤,最大的特点,是弹性大。不少妇女到了冬季,贴身穿棉毛裤、毛线裤,外面再套上一条健美裤,上身穿一件大衣,脚上穿一双高跟鞋,依然婷婷玉立,显示出自己的身材,真正做到“美丽不冻人”。


  不过,健美裤的风靡,也带来一个审美问题。健美裤相当于是一种舞蹈裤,应该是在特定场合穿,一下子被赶时髦的人们搞成正装,满大街的穿着走,也闹出不少笑话。身材颀长的妇女,穿着健美裤,给人带来视觉享受。而一些体态臃肿的妇女,也穿着贴身的健美裤在街上行走,这种没有量体裁衣的穿着,给人的视觉效果并不太美观。


  几年时间过去,人们的审美水平不再是盲从,到上世纪90年代初期,大家发现既能展示傲人身材,也能暴露体态缺点的健美裤,并不是人人都适合穿起在街上走,于是就根据它贴身、暖和的特点,用健美裤取代臃肿肥大的棉毛裤。这个发明,依旧推动健美裤在贵阳的销量。


  冬天,在贵阳不仅是女人拿健美裤当棉毛裤穿,男人也是这样穿。因为,那时穿的全是“料子裤”,要把两条裤腿用熨斗烫出笔挺的“精神线”,贵阳人俗称“刀刀裤”,有的人为了保持“刀刀裤”笔挺,上厕所都要脱下来,请人提着,免得下蹲时导致膝盖处产生褶皱。棉毛裤臃肿,常常让穿在外面的“刀刀裤”,在膝盖、腰围处隆起,而贴身的健美裤当棉毛裤穿,就解决了这些问题。


  健美裤对女性的贡献,是冬天穿了两条健美裤,外面还可以穿上丝袜,再套上呢子包裙,让人一眼望去,平添“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魅力。冬天穿裙子的画面,以前只在欧美电影中见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