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市州县新闻>贵阳 > 正文

小康征程 一路高歌!贵阳市开阳县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 作者:刘娟 宋洪梅 张贵友 冯沛洪
  • 编辑:徐微微
  • 来源:当代先锋网
  • 发布时间:2019-09-20 11:40:06

  文/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刘娟 通讯员 宋洪梅 张贵友 冯沛洪


  开阳,地处黔中腹地,距贵州省会城市贵阳66公里,以2026平方公里的土地养育着45万人口。


  过去的开阳,只是中国西部一穷二白的小县城。建国70年来,在党的光辉沐浴下,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抢抓西部大开发和一带一路等发展机遇,奋发图强,乘风破浪,经济社会发展一路高歌猛进,全县上下呈现出一幅欣欣向荣的景象,综合竞争力跃升至西部百强县的第70位,跻身中国西部经济强县。


  经济发展成绩斐然


  伴随着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改革发展,开阳县地区生产总值从1949年的1467万元,发展到1978年改革开放初期的6223万元,再到2018年249.87亿元。开阳经济发展实现了质的飞跃。


开眼县 深山里的现代养殖  供图 开阳县委宣传部.jpg

开阳县 深山里的现代养殖  供图 开阳县委宣传部


  作为贵阳市的农业大县,70年来开阳对农业发展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和科技力量,农业生产实现了稳步持续发展。至今,已建成省级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9个,市级高效农业示范园区6个,拥有2个国家级、7个省级、26个市级龙头企业为主体的600余家农业企业,拥有各类农业专业合作社221个,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企业112家。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从建国初期的2190万元发展到2018年的54.9亿元,翻了近8番,2010年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创建省级生猪养殖示范园区1个,建成生猪养殖基地20个,年均出栏生猪53万头,在2011年获评“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培育农业企业600余家,拥有“开洋”“金福喜”等30多个贵州省名牌产品及著名商标;“开阳富硒茶”、“开阳富硒枇杷”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其中,开阳富硒茶多次在省级以上评比中荣获金奖、一等奖等,荣获“贵州绿茶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办公室”称号。2011年被评为“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县”。


  多年来,开阳依托资源优势,围绕建设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工业发展倍增计划稳步推进,经济转型成绩斐然。尤其是十八大以来,经开区核心区、贵州开阳台湾产业园等“一区七园”建设的加快推进,全县逐步形成了以磷化工为龙头,磨料制造、电力生产、食用油、肉制品、茶叶加工同步发展的繁荣局面,实体经济逐步发展壮大。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71家,2018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10.22亿元,在1949年的3万元的全部工业总产值基础上翻了19番有多,在1978年的1958万元的全部工业总产值基础上翻了近7番。


开阳”十里画廊“景区风光图 供图 开阳县委宣传部.jpg

开阳”十里画廊“景区风光图 供图 开阳县委宣传部


  延续千年的水东土司文化,苗、布依民族风情浓郁的人文资源和气候凉爽怡人、山奇水秀的自然资源,自然和人文的完美结合,造就了开阳丰富的旅游资源。近年来,开阳县坚持“大旅游”的发展理念,着力培育全域旅游发展体系,倾力打造“水东硒州·诗画开阳”文化旅游品牌,全县旅游业呈井喷式发展态势。各景点提档升级加快,南江大峡谷和白马峪景区被评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云山茶海、水头寨、水东乡舍、猴耳天坑等旅游精品景点车水马龙,“十里画廊”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人头攒动,旅游全域化加速发展。先后获得“中国避暑养生休闲旅游最佳目的地”、“中国最美生态文化旅游名县”、“最佳度假旅游目的地”、“首批国民休闲旅游胜地”等美誉。2001年全县接待旅游人数7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750万元;经过17年的旅游业的发展打造,2018年全县接待国内旅游人数1863.84万人次,翻了8番有多,实现旅游总收入144.78亿元,翻了近11番。


  城乡居民幸福美满


  如今的开阳,路网通达,汽车川流不息!广场上,群众载歌载舞,庆祝盛世!街道上,人来人往,门店繁荣!公园里,扶老携幼,欢乐祥和!城镇里,高楼林立,错落有致!乡村里,环境优美,风景如画!田地中,果蔬飘香,五谷丰登!开阳人,生活富裕,幸福美满。     


微信图片_20190829164242.jpg

 开阳依托乡村打造“体验式”教学点 寓教于乐


  据统计资料记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96年的4118元上升到2018年的34457元,在短短22年里翻了3番;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78年的79元上升到2018年的15032元,改革开放40年翻了近8番。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发生巨大转变,食品消费支出的比重逐年下降,衣着、耐用消费品、文化娱乐、居住条件改善的支出比重逐年上升。饮食上由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已从解决温饱转向了追求营养、鲜活、绿色有机、保健方向,更加注重营养价值高和美味可口的食品,饮食质量不断提高;衣着上也更加注重款式新颖和名牌产品等个性化追求;家电家具上已从简单的“三转一响”迈向了家家户户有彩电、电脑、轿车等现代化智能家居时代;居住条件也由以前的茅草房、木房向注重小区环境优美、屋内宽敞典雅舒适以及生活区域方便等方面迈进。到2018年底,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达46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达72平方米。


  交通网络四通八达


  2019年6月,开阳县构皮滩通航工程机电安装完成并进入全面调试。构皮滩通航工程建成后,将为开阳乃至贵阳和黔中腹地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为贵州省融入长江经济带提供水运黄金通道。


  开阳经济社会发展有今天的成就,离不开先进发达的交通网络的助推。从解放初期大部分乡村没有公路,运输主要靠人挑马驮,到今天全县已实现乡乡通油路、村村通水泥路。从只有西面的开修公路连接外界,到50年代相继完成南面经禾丰至贵阳,北面经冯三至楠木渡连接遵义,东面经花梨连接瓮安的省道县道及全部区公所和部分乡村公路的修建和改造,再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210国道的改造完成,到后来的贵开二级公路、久永货运铁路、贵开城际快铁、贵瓮高速、贵遵复线、开息高速等公路建成通车,尤其是2015年5月1日贵阳至开阳市域快速铁路的建成开通,开阳成功迈入高铁和高速“两高”时代,融入了“贵阳半小时经济圈”,全县“4311”大交通网络基本形成,为今后开阳的持续发展构建了坚实的基础。2018年末,开阳公路里程4206.6公里。全年客运量102.37万人次,货运量5186万吨。


DSC_9018.JPG

开阳县温泉村 通到家门口的通村路


  从短短72公里的通车公路,到如今“进出高速可直通,县内各村皆畅通,航运江湖全贯通,水陆铁空配套通”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开阳“上天入地”的交通网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真正实现从山间走向世界。


  今天的开阳,有着众多的美誉,先后荣获“中国富硒农产品之乡”“中国绿色磷都” “中国散文诗之乡”“国家卫生县城”“中国生态魅力县”“中国绿色发展优秀城市”“国家绿色能源示范县”“中国百佳深呼吸小城”“中国最具投资潜力特色示范县200强”等国家级和省级荣誉称号。


  一个个荣誉,见证了开阳发展的历程,一个个数据,蕴含了开阳发展的辉煌。秉承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开阳,一个中国西部经济强县正在大踏步前进。(开阳县融媒体中心供稿)